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彰显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已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师们青睐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史料教学的针对性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史料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史料教学作为历史学科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到了许多历史教师的青睐。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当前一线历史教师在实际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史料教学误区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当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史料择取迷失方向

目前,一些一线历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认为在教学中史料引用的越多越好,导致盲目堆砌史料。同时,史料种类繁多且有真有伪。一些历史教师欠缺史料择取以及鉴别史料真伪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至于在众多的史料面前迷失了方向,更无法對史料的真伪做出鉴别,导致在选择史料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一些教师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与史料教学的初衷渐行渐远。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而且也难以达到历史教学目标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所引史料过于单一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很多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树立孤证不立的实证意识,在教学中所引史料过于单一,这会使得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过于片面和单一化,会导致学生形成狭隘的历史视角,不利于形成对历史事物的整体、全面的认识。

(三)分析史料时未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了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条原则的曲解使用。一些老师得出结论并不是从史料中一步一步的分析、论证得出来的,而是先入为主,所得结论先于史料,在择选史料时是为了印证心中或者历史教科书中已有的结论,甚至把自己心中的结论和观念通过有意识的择选史料来强加给学生,而不是咀嚼史料,从史料中得出结论。这不仅是错误的史料教学方式,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证据意识,使得史料教学浮于表面,流于形式[1]。不能真正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使史料择取更具科学性

针对当前一些历史教师在史料择取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现象,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因此,笔者认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够真正的理解史料教学的内涵,只有在理解史料教学的真正内涵之上,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养成辨别史料真伪的意识,掌握辨别史料真伪的方法。如明朝人所画的《孔子圣迹图》:在孔子的那个时代里,不可能有椅子和用纸抄写的书籍。同时呢,辨别史料的真伪并不仅仅可以靠老师。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完全可以把辨别史料真伪当作一项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去完成,充分发动学生,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把历史思维的培养贯彻于实践中[2]。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师在选取史料时能够更加严谨、认真、科学,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有效落实课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多类型的史料结合引用,避免史料引用单一化

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史料对历史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史料的丰富性,将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等多类型史料结合起来使用,避免史料引用单一化[3]。如在讲述引用多种类型的史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历史,对历史有更加全面、整体的认识。

(三)史料教学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当前一些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先入为主,以论带史”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的知道史学的基本方法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史料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要依据相关史料,仔细咀嚼分析,从遗留的这些史料中步步分析论证,从史料中得出相关的结论。比如在讲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中关于皇帝制度的特点时先出示相关的史料,然后带领学生依据所出示的史料进行分析得出皇帝制度的相关特点,而不是先知道皇帝制度的特点再去找寻相关的史料来印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意识[4]。

三、总结

史料教学作为一种能够彰显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历史教师们青睐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针对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历史教师们应该从自我做起,敢于正视自身的问题,不断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史料教学观念,真正理解史料教学的内涵,掌握正确的史料教学方法和有效应用策略,使得史料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它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和学生。

参考文献

[1]於以传.史料教学应充分关注证据价值及论证逻辑[J].历史教学问题,2013(04):127-130.

[2]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249

[3]张野. 文字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渤海大学,2020.

[4]张汉林.基本史料:思考“史料教学”的新视角[J].课程.教材.法,2016,36(08):77-82.

其他文献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体育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导下引发广泛关注。针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发挥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作用,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全面优化开展,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实施高效化的培养。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和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体育教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画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国画的出现以及发扬,以致于如今的传承,都彰显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思想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除此之外,国画由于用料之特殊,区别于其他西式风格的绘画,也让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并在国际美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对国画的运用以及鉴赏能力,同样也可以被看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国画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代表。因此,中小学阶段对国画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国画
期刊
摘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构建多媒体课堂,运用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直观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并且在学习中快速理解各项知识点,从而推动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作出简要分析。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价值;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小学语文课堂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与时俱进。老师学会灵活地
期刊
摘要:小学生只有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理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树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形象,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同时通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具备稳定的情绪,最终实现心理教育的有效渗透。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大量自然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社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我也在思考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的结合问题。所谓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践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按照这样一个定义,回顾我20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我感觉即使在还没有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的时候,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也始终紧紧围绕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目标,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是高度契合的。数学课和思政的结合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像电视剧中间的令人反感和突兀的插播广告,它应该是一
期刊
摘要:话剧表演是非正式的、体现创新性和合作精神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为。它由人物、情节、肢体语言等勾成。把英语话剧表演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英语话剧表演;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前言:在话剧表演中,表演的角色使学生对语言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对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提升。把英语话剧表演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學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期刊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整改策略,希望能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与借鉴,不断地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学生主观的学习障碍阅读,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段落意思并进行文章分析,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学生在现实的阅读中却缺乏学习主动性,对于需要自己去阅读和理解的文章,有着
期刊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优化,是追随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体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培养,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关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小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重要的作用,要转变程式化、撒网式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全新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并建构小学音乐社团,将其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突显小学音乐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意义,合理选取小学音乐社团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有效引导不同学生的音乐特质。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重要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要转变单一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丰富,开阔学生的音乐
期刊
摘要: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初中生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就必须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而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则恰好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写作能力。本章将从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实践角度入手,并探讨教学实施对策。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选择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推动教学高效开展,又可以推动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优化。一、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存在的目的(一)初中生缺乏良好阅读意识初中生刚结束小学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