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跃金,静影沉碧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那时候叫做玉璞。他便拿去献给楚厉王,但昏君不识宝玉,他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
  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水干涸,双眼流血,这才感动了楚文王。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开玉璞,经鉴别确是晶莹富丽的宝玉,便雕刻琢磨成璧,赐名为“和氏璧”。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和氏璧”的故事。自战国时期就名扬天下、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古老、最值钱的石头了。
  战国后期,“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得到。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赵国假意说“愿以15座城”来换这块璧,并因此演义出流传千古的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机智动人的历史故事。春秋战国之际,几经流落,最后归秦,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乃成。王朝更替,这块玉在混乱中也不知下落。
  在战国时代价值十五座城池的宝玉到底是怎样的一块石头呢?随着“和氏壁”的消失,这个问题也成为一个谜题。
  我国矿物学研究者和学者也一直关心着这个问题,现已基本认可定论“和氏璧”是拉长石。湖北省的地质工作者曾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拉长石,当地地貌特征与古文献记载相吻合,佐证了和氏璧的矿物成分是拉长石。
  其实,“和氏璧”无论是从材料还是从加工上看,都算不上是珠宝玉石中的上等精品和佳作,僅是玉石家族中的普通一员。拉长石是斜长石的一种,属中性斜长石,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但并非很名贵。
  拉长石比较常见,由30%~50%的钠长石和50%~70%的钙长石分子组成,一般为灰、褐到黑色。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种特殊光学效应叫晕彩效应。即光波因薄膜反射或珩射而发生干涉作用,致使某些光减弱或消失,某些光波加强,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现象。
  拉长石的浮光常见深邃的蓝色和闪耀的金色,依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呈现闪烁迷离的效果,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拉长石,往往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碧”的样子。转动拉长石,静静地欣赏那稍纵即逝的光彩,自然而然地,会有一种很舒服的空灵感和空旷感。
  拉长石只不过是普通玉石而已,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在更换主人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残杀呢?主要有两个原因,拉长石虽然不是上等贵重宝石,但胜在材料稀少,并几,色泽吸引人;其次,刻字成为玉玺后的拉长石,在封建时期代表着皇权,新皇帝即位需要“名正言顺、受命于天”,争夺玉玺不免血流成河。
  宝石级拉长石的重要产地是加拿大拉布拉多北部中海岸。该地拉长石与紫苏辉石伴生,呈粗大颗粒状。其次还有美国俄勒冈的来克县沃伦谷和得克萨斯的阿尔平、加州的莫索克县。马达加斯加则产有大块的玉石级拉长石。乌克兰基辅也产大量拉长石,只是质量较差。其他还有芬兰等地。中国湖北神农架和内蒙也有宝石级拉艮石的产出。
  拉长石中的变彩拉长石是拉长石中最常见的宝石,其最大的特征是在拉长石集合体中有大而积叫亮的变彩,其中最漂亮的颜色是蓝色和绿包,儿乎可以和蝴蝶的晕彩比美。除此之外还可见到黄色、金黄色、红色和紫色,从不同方向看可以出现不同的颜色或颜色消失,在转动过程中同一部位的颜色和光彩都发生变化,真正是青绿而玄,光彩照人。
其他文献
[摘要]铁生沟滑坡体位于嵩山西北侧山前丘陵区,该滑坡体属于大型土质滑坡,通过对滑坡体的地层岩性及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滑坡体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对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滑坡体的成因机制,对滑坡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滑坡体 滑动机理 稳定性 铁生沟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
期刊
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所科学家Leonid Ksanfomaliti在对30年前苏联探测器拍摄的一系列照片进行分析后,声称已经发现了金星上的生命迹象。照片是i982年Venus-13探测器拍摄,Leonid Ksanfomaliti说,该照片上显示有“蝎子形状”、“圆盘”和“黑色尾翼”的物体,而且很明显在动。  Ksanfomaliti在《太阳系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
期刊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对于今天大多数生物而言,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中,并逐渐演化成如今不同的物种。然而,由科学家阿尔缅(ArmenMulkania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认为物种的起源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生命可能与热蒸汽在内陆淡水池形成的环境类似,因此原始生命可以从一个富含营养成分的“温暖小池塘”中诞生。  38亿年前,地球
期刊
《地球》:青藏项目是今年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请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张洪涛: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题目有点长,听起来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们工作的场所是青藏高原,做了两件事,一是做地质调查,进行理论研究和集体攻关;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找矿,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总结一下,就是两个关键词,地质创新和找矿突破。从1999年干到现在,干了12年。  《地球》:
期刊
1996年,贵州艺术家宋培伦大师旅美归国,摈弃浮华,定居思丫河穿流的斗篷山下,潜心14年,以"夜郎"为符号,孜孜以求远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在贵阳市花溪区如画的大山深处,用最粗狂的喀斯特岩石,构筑起一个400亩的夜郎古堡寻梦园——夜郎谷。这一个个用苍石砌成的融合着贵州傩文化元素的人物头像和柱子,粗野地裸露着自己的"身躯"和"灵魂",
期刊
近日,国家土地督察派驻地方的督察局密集约谈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政府主要自贵人。2012年新一轮“土地”问责拉开序幕。  国土资源部官员透露,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全国有266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国土资源部的首次问责依据是2009年度的卫星图片执法检查结果。73个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国土部门负责人被给予纪律处分,24个市县政府
期刊
近日,美国宇航局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泰坦”表面的沙丘也会发生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变化,甚至整片沙漠的景象也同样呈现出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景致。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土卫六表面那些近百米高,1.6公里宽的沙丘是冰冻的碳氢化合物“沙粒”,其成分更像是固体的石油,而非沙子。土卫六表面分布着约10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几乎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对这些沙丘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
期刊
把开展专项治理作为加强监督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整纪纠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积极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即着力整治干部队伍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治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几年来,国土资源部着眼于事前监督的预防、事中监督的融入、事后监督的震慑,主动设计抓手和平台,努力探索实现监督延伸和覆盖的方法途径。  堅
期刊
关键句:土地问责约谈进行中  土地问责机制常态化。从国土资源部部长约谈市长,到各地国土督察局领导约谈区长。看架势,将土地问责在常态化下,还将一层层展开。这足以体现了中央保护土地的决心。  近期,国家土地督察派驻地方督察局开始密集约谈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政府主要负责人。截至目前,已经约谈了重庆、四川、宁夏、青海、贵州、湖北、浙江、福建以及上海9个省(区、市)的一些严重违法的地级市以及县市的政府主要负责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流域湿地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还从八个方面介绍了流域湿地研究热点和前沿。这八个方面是:流域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流域湿地的形成、发育、演替及格局变化;流域湿地评价;流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化响应;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动力学研究;流域湿地的退化机理、恢复与重建研究;新技术和新手段在流域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流域湿地 流域湿地评价 全球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