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美国宇航局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泰坦”表面的沙丘也会发生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变化,甚至整片沙漠的景象也同样呈现出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景致。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土卫六表面那些近百米高,1.6公里宽的沙丘是冰冻的碳氢化合物“沙粒”,其成分更像是固体的石油,而非沙子。土卫六表面分布着约10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几乎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对这些沙丘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理解这颗笼罩在浓密大气下方神秘的气候模式。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由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3月25日发现,命名为Saturni Luna(“土星的卫星”),天文学家依据习惯把这五颗卫星以数字加以编号。其他的卫星则被称“惠更斯卫星”或“土星的第六颗卫星”(从当时知道的距离土星远近排列,土卫一美马斯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在1789年被发现)。土卫六的英文名称“Titan”和其他另外七颗当时已知的土星卫星的名称来自约翰·赫歇尔爵士。约翰·赫歇耳在1 847年出版的《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的结果》一书中把这颗新卫星命名为泰坦,泰坦在神话中是克龙(即希腊神话中的萨坦Saturn土星)的妹妹。
  神秘的沙漠
  从形状上看,土卫六上的沙丘和地球上纳米比亚或阿拉伯半岛上看到的縱向沙垄并无多大差异。但是它的沙丘规模巨大。平均来讲,土卫六表面的沙丘有1~2公里宽,100米高,数百公里长。然而,它们的大小和空间分布各处存在差异。这一点反映出它们形成和演化的环境条件因素。
  根据卡西尼探测器发回的雷达探测数据,专家推测土卫六表面的沙丘大小至少受到两个因素的控制:海拔高度和纬度。
  研究显示,位于海拔更高地区的沙丘一般倾向于显得更纤细,相互之间的间距也更宽一些。卡西尼雷达侦测到的这种沙丘之间间距的扩大或许暗示这些高地地区缺乏足够的沙粒覆盖。也就是说,形成沙丘所需的沙粒似乎都集中在土卫六表面的低地地区。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表面的沙粒并非像地球那样主要是由硅质矿物组成的,而是固态的碳氢化合物颗粒,其来源是“大气降水”后的凝结。
  而在纬度方面,土卫六表面的沙丘似乎集中于其赤道地区,更具体的说是在南北纬30度之间。并且这些沙丘自南向北似乎显示出减少的趋势。专家认为这可能和土星的偏心轨道有关。
  土卫六上的每一个季节都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土星的轨道显示出轻微的偏心率(即轨道椭圆的扁率),这样的结果是土卫六的南半球拥有一个时间上较为短暂但是更加高温的夏季。因此土卫六南半球的夏季或许更加干燥,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地表湿度更小一些。
  巨大的液体甲烷湖泊
  2005年6月29日,围绕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飞船拍摄到的一张照片再次让世人震惊。照片显示,土卫六南极地带有一处地貌很像湖泊。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土卫六表面的甲烷湖泊之一,而甲烷是一个类地生命生成前必须的元素之一。
  土卫六表面的这个新湖泊覆盖面积有1.3万平方英里(5.4万平方公里),具有部分湖泊特征。科学家指出,这种新湖泊只是浅薄的沼泽地,但是观测数据显示当暴风雨来到时,湖泊将形成足够深、奔流向前的液体甲烷。土卫六表面存在液体的证据增强了土卫六和地球之间的相似性,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具有活跃气候循环的星体,其表面的湖泊蒸发液体形成云层,然后降雨再返回至表面,形成河流和通道。这使得土卫六成为太阳系最佳支持生命体存在的候选者之一。如果土卫六存在液态湖泊,那么其表面必然存在着风流。早期的计算机模拟预测土卫六湖泊波浪是地球湖泊波浪的7倍高。
  科学家非常兴奋这项研究发现揭示了土卫六的气候特征变化,当2004年“卡西尼”探测器抵达土星体系,正值土卫六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处于冬季,暴风云主要聚集形成于土卫六南极地区。季节正接近于春分,这儿不再有任何南半球暴风。人类未来的家园
  地球不是我们永恒的家园,而我们的生命之源——太阳,也只剩下50亿年的生命。再过50多亿年,太阳脱离主序期,那时太阳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太阳将慢慢地膨胀,所有内行星都将被太阳无情地吞没,更别说地球了,而我们人类,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火星一直是地外生命存在和人类移民的理想场所。但是,随着土卫六的面貌逐渐地被揭开,这种观点渐渐地淡化了。
  人类研究发现,土卫六就是45亿年前的地球。泰坦具有两个生命偏爱的特征,那就是沸腾的有机化合物和浓密的有保护性的大气层。泰坦是太阳系唯一拥有合格大气层的卫星,也是太阳系4个仅有的有着浓密大气层的岩石质星球之,其它几个分别是地球、火星和金星。在某些方面,泰坦的大气层最像地球。
  同时,由于土卫六远离太阳,即使是太阳膨胀后,也产生不了影响。另外,原本寒冷的土卫六将被膨胀的太阳的体温“暖和”到人类可以接受的地步,再加上那时候土卫六上的大气压力已基本上适合类地生命生存,这里将变成人类的又一个家园。以上这些,在火星上是很难办到的。
  根据分析,从目前土卫六的活动来看,如果不出现意外,那么一个新的类地生命将会在15~20亿年后出现在土卫六上,人类在太阳系当中将不再孤独。
其他文献
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曾常常仰望星空,叩问: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自己又将走向何方?长大成熟之后,抬头已看不见星空,也不去琢磨这些深奥的问题,因为整日要想着房子、车子,以及孩子的事儿。不过这些问题,有人替我们想,因为他们就是吃这口饭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们。  现代中国人来自何方,北京猿人是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这是最近20多年来中外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界一直激烈争论的学术焦点。作为非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界的
期刊
2012年的事儿真多,有些人可能已经感觉到腻了,不过我们不是在谈论世界末日,也不说诺亚方舟,只是说说太阳。近期,天文学家表示,太阳进入第24个活动周的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峰年很可能出现在2012年,地球上的部分通讯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近的一次地球通讯受到太阳活动影响是2003年10月底的太阳风暴事件,在那次事件中,有50多颗航天器受到影响,地球卫星、航空导航和无线电通信受到严重干扰。日本通讯卫星
期刊
2月14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 (以下简称青藏项目)是唯一一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项目,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是“中国地质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国际上十年来推动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做出的最重要贡献”。  青藏项目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是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填补了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空白区,新发现32个大型一超大型矿床,有望成为中国最大
期刊
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期刊
[摘要]铁生沟滑坡体位于嵩山西北侧山前丘陵区,该滑坡体属于大型土质滑坡,通过对滑坡体的地层岩性及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滑坡体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对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滑坡体的成因机制,对滑坡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滑坡体 滑动机理 稳定性 铁生沟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
期刊
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所科学家Leonid Ksanfomaliti在对30年前苏联探测器拍摄的一系列照片进行分析后,声称已经发现了金星上的生命迹象。照片是i982年Venus-13探测器拍摄,Leonid Ksanfomaliti说,该照片上显示有“蝎子形状”、“圆盘”和“黑色尾翼”的物体,而且很明显在动。  Ksanfomaliti在《太阳系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
期刊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对于今天大多数生物而言,存在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中,并逐渐演化成如今不同的物种。然而,由科学家阿尔缅(ArmenMulkania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认为物种的起源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生活在深海热液喷口的生命可能与热蒸汽在内陆淡水池形成的环境类似,因此原始生命可以从一个富含营养成分的“温暖小池塘”中诞生。  38亿年前,地球
期刊
《地球》:青藏项目是今年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请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张洪涛: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题目有点长,听起来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们工作的场所是青藏高原,做了两件事,一是做地质调查,进行理论研究和集体攻关;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找矿,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总结一下,就是两个关键词,地质创新和找矿突破。从1999年干到现在,干了12年。  《地球》:
期刊
1996年,贵州艺术家宋培伦大师旅美归国,摈弃浮华,定居思丫河穿流的斗篷山下,潜心14年,以"夜郎"为符号,孜孜以求远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在贵阳市花溪区如画的大山深处,用最粗狂的喀斯特岩石,构筑起一个400亩的夜郎古堡寻梦园——夜郎谷。这一个个用苍石砌成的融合着贵州傩文化元素的人物头像和柱子,粗野地裸露着自己的"身躯"和"灵魂",
期刊
近日,国家土地督察派驻地方的督察局密集约谈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政府主要自贵人。2012年新一轮“土地”问责拉开序幕。  国土资源部官员透露,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全国有266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国土资源部的首次问责依据是2009年度的卫星图片执法检查结果。73个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国土部门负责人被给予纪律处分,24个市县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