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办了一份“报纸”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报《汾帆》是一种铭记,它承载了学校历史,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放大”,细看教师与学生,为教师提供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汾帆》背后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主张和行动方式。八年办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办报的过程是办校的过程,也是师生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校报;师生成长;学校历史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65-03
  【作者简介】张菊荣,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校长,高级教师。
  校报无疑是学校的一个文化符号,校报更是文化的本身。八年办一报,报报有深意。
  一、办报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校名很长,十八个字,校训却很短,就一个字——“恒”,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考察之后回去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长校名,短校训》,我们以下将这个长校名简称“汾湖实小”或者“汾小”。这所学校成立于2009年9月,我有幸成为这所学校的首任校长。2009年9月1日,我们出版了第一期校报《汾帆》,到2017年7月1日,我们出版了89期,这是我主编的最后一期校报,2017年6月,我任命为吴江实验小学校长。
  每一期报纸新出,我总是带一份回家,只带一份,我怕带多了,反而不珍惜,会弄丢。89期报纸叠起来,那是岁月。我把这厚厚一叠报纸视为至宝,从黑白版的到彩版的,创刊号早已经发黄。我经常会翻阅那些报纸,我总觉得,我在翻阅历史,厚厚的历史,重重的历史,亲历的历史,鲜活的历史,一起创造的历史。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简单地说一说,汾小这八年,你们做了些什么?我指着那叠报纸说:“这八年,我们办了一份报纸!”
  我曾经在校刊《汾小教育》创刊号上说校刊叠起来,是学校的思想学术史,校报叠起来就是一部学校发展简史。我们为什么办校报?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了见证历史。在那篇《扬起汾之帆:以理想的名义》的创刊词中,我这样写道:“我们的这份小报,这份与学校一起诞生的小报,必将与我们一起,见证这所学校的成长!这是美丽汾湖的一面帆,也将是汾小历史长河中的一面帆。”
  开始办报的时候,也有人说频率能不能高一点。我说:“不,就每月一期!”但我们要坚持好这每月一期。大家办着办着,發现这每月一期,时间来得特别快,一转眼就到了,一不小心,就会拖下,但我一直逼着大家不能松,不管有多少理由,每月一期的校报,雷打不动,年复一年,转眼就是整整八个学年了。人们才发现,我们不仅仅把校报视为文化载体,而且办报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在诠释着我们的汾小文化——“恒”。“恒”不是一曝十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淡定加坚定,重要的不是走得有多快,而是走得有多远!
  二、报纸的背后是顶层设计与落地行动
  八年中,很多教师担任过“责任编辑”,负责一版,或者负责整个报纸的统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份报纸其实也培养了不少的教师。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这份报纸名副其实的“主编”,虽然我们不在报纸上出现“主编”的字样,整个报纸的栏目都是在我的主持下策划的,每期报纸我都细细看过后付印。特别是一开始,教师们编辑的稿子会被我改得面目全非,后来慢慢地,“责任编辑”们都成长了,但第一版的稿件我绝对要细细审阅。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我炫耀,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校报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而不是边缘性工作!校长,一定是一个思考学校核心工作的人。
  报纸的方向,非常重要,那是正能量的信息中心。我们要传递些什么,这是校报必须明确的。而传递些什么,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因此,一张报纸,背后就是一所学校,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主张。策划报纸的栏目,与策划学校的发展,完全是一回事,学校有多少内涵,校报才可能有多少内涵。王逸诗老师说:“《汾帆》的栏目一直在调整,在变化。不变的是,它始终承担着作为文化载体的责任。”一般而言,第一版,我们会推出两篇深度报道,我不太喜欢将很多标题新闻、图片新闻放在一起,看上去报道得很多,但却没有分量,两篇深度报道,一般来说,一篇报道教师的研究活动,一篇报道学生的校园生活。其实这个安排就有明显的价值取向,与学校所倡导的“教师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学生过一个饶有兴致的学习生活,师生一起过一种饶有兴致的校园生活”完全一致!当然,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真实生活,如果我们没有把学术研究作为学校的重要事情,自然无法深度报道教师的研究活动;如果我们没有把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作为学校的重要事情,我们自然无法深度报道学生丰富的校园活动;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文化内涵与生动创意,那么我们的报道也只能全是“简讯”。
  编报纸,最担心的是没有稿源。这往往是因为没有把报纸与整个学校文化“一致性”联系起来。在汾湖实小的大楼还没有交付时,我们就建起了“网上汾小”,学校的论坛设计了“七字栏目”,这“七字栏目”就构成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建立起来了,一年一年坚持下来了,就自然成了学校文化。有人说,校报是学校的文化符号,其实,在真正有文化的校园里,什么都可以是学校文化符号,比如学校论坛,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学科的教研活动,分享观点,“语文课程细揣摩”“数学课程细揣摩”,这个“细揣摩”栏目成了教学研究交流的重要阵地;“如蚕食叶读专著”,反映的是教师们的阅读生活;“聚沙成塔做课题”,看得出教师“慢慢做课题”的过程;“成长话题大家谈”,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网上沙龙”;“教学反思每月展”,每月交流教学反思,这些趣事作为校报的“补白”,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三、看重什么就放大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就是“放大”,看重什么,我们就放大什么。我们最看重的是教师与学生。
  “专栏”也是《汾帆》的一道风景。我盘点了一下,这89期报纸,我们有16位教师开设过“专栏”,一个专栏,一写就是半年: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让科学探究更有效?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还要戴上“望远镜”,及时关注信息的搜索和收集,更要拿出“哈哈镜”,照照学生、照照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教学从模糊走向清晰。  【关键词】科学教学;概念形成;动态生成;三维目标;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47-03 
【主持人语】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国学”又再度成为我国教育的热点话题,各地学校纷纷推出
【摘要】语篇教学前,教师应首先对语篇进行细致的解读,然后结合自己对教材、学情、课型、课时安排的理解,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继而确定教学目标。有了教学目标,就要围绕目标设计一系列的达标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教材解读,重难点把握,目标确定,达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59-04
地平线在前方  张俊平  在中国特有的“五年发展”文化语境中,2016年,是一个特别且重要的时间节点,官方通常会用“开局之年”和“关键之年”来定义它对“十三五”的意义与价值。此时此刻,世人大多不约而同会做两件事情:一是回望——总结过去的五年;二是展望——谋划未来的五年。  回望过去的五年,作为江苏教育人,我们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五年,江苏教育高举旗帜,高歌猛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省域教育均衡。“
【摘 要】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提出“儿童立场”的课程观,把课程建设目标指向儿童发展的“核心素养”,并融入“随化至贤”的学校文化核心内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特色课程个性化、课程评价立体化”为基本特征,采取年级课程与学校课程纵横交错推进的策略,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架构学校课程体系。  【关键词】儿童立场;校本特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
【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有着曲折情节的故事。采用故事进行语言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关注度。当下,各个版本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大多通过故事教学得以实现,如: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第一个板块就是story time。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高,除了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阅读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阅读
摘要 教育仿生是已经兴起的一门教育研究科目,对于拓展教育研究视野,解决教育疑难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科建设角度论述了教育仿生的运用领域,从比喻、借鉴、优化、批判、重构五个方面论述了教育仿生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 教育;仿生;语文教学    教育仿生是指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行为。以往。我们曾无意识地、零碎地将不少外学科的知识或成果
【设计理念】  “三味”,即:儿童味、英语味、生活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表达,关注语言学习的本真,让英语教学回到真实的生活,还要让语言学习与鲜活的生活经验链接,上出富有儿童味、英语味、生活味的英语课。在设计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第一课时时,我针对本课文本的特点进行了整体设计与思考。进行第一课时的
【摘 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重在制度建设,难在制度落实。要强化“以评促建”,定期检查评估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绩效,以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使改革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推动校长从“职务”转向“职业”,实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校长职业化;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
【主持人语】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深化课程改革,应对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程品质提升业已成为校长们的一种新的追求。  南京市在课程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课程。比如,南师附中的课程超市、金陵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北京东路小学的情智教育课程、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等。此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南京市的部分区教育局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