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電教手段 培养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了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如在教《詹天佑》一课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能讲:“之字形”及“螺旋”线路。这些办法会怎么样呢?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因车身过长而在岔口处失败。这样在对比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深入,理解更贴切,运用更灵活。再如教《称象》这一课,教师这样问:曹冲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接着,演示自制光盘,荧屏上出现一只摇头甩鼻的大象,一大群人围着大象或站、或蹲、或坐,一脸愁容。大象说:“哎!我到底有多重呀?”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划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学生想出一系列的办法,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选择可行的办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利用电教手段加强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消化吸收。因此,教师在学生诵读方面,就要进行得当有力的指导。老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朗读欲望及朗读的技巧。
  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首先要做示范。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就容易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但是,如果老师个人的范读不能起到引导的话,就不妨利用一下电教手段了。好的示范可以激起学生亲自体验的兴趣。学生只有自己喜欢朗读,老师在教朗读技巧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容易掌握有关朗读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这样,学生学会了以各种方式,用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声声动情、入情悟理,自然会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感能力在这样有效的诵读中得到强化,学生才会形成自己的体验,才可能有自己的创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完成了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
  三、运用电教手段,启迪学生创造性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龟兔赛跑》后,我重新播放录象,在起跑线上定格,引导想象,问:“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有怎样的结果?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完整。”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我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光盘,此时播放说:"这就是刚才张静同学编的故事结尾,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光盘,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兔立志得第一,于是,一口气跑到了终点,把乌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的说:"这会乌龟自大了,他觉得自己比兔子跑得快多了,这次它肯定又是第一。于是,它爬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休息一下。没想到一下子就睡着了。这时兔子早到终点了……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着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美时,不仅要欣赏事物的外在美,更应该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美。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欣赏美,能去掉事物的非本质因素,抽取事物的本质物征重新构成,并将这种本质特征用明白易懂的形式逼真地表现出来。例如:教学《林海》,让学生感受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美并不是目的。大兴安岭如果没有人去开发,不过是一片沉睡的原始森林,这时用录像播放课文中的第二幅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大兴安岭"参天的古松""穿着银裙的白桦"是祖母建设的良材,祖车建设大至铁路、矿井、不至同学们用的课桌、铅笔,都有大兴安岭的木材,从而理解大兴安岭美的本质是"兴国安邦"之美。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用电教手段来展示事物的外在美,但更生要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外在形式美,理解审美对象所包含的内在本质美。教师要美于培养学生分标美,发现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电化教育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但有可能使学生减少对抽象的语文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手段依赖症”。利用电教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才能使电化教育发挥最佳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如今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通过树立幽默形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运用类比并设计有趣的活动,能使学生喜爱学习,快乐学习,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 趣味性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
摘要: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围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我开始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价。  第一步:教师导学  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对
丰南市自1997年引种抗虫棉33B的同时,并进行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据1999年调查,全市2000hm2(公顷)抗虫棉平均hm2单产1537.5kg(公斤),霜前花率达96.5%,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主要技术经验是: 一、选用优良的抗虫棉品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设情景 注意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如
摘要: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培养优质人才而提出的要求,新课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良好交流沟通、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等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互动与交流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衔接高中与小学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
2001年10月,原已在中国内地有限落地的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以及一直未准在内地有限落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香港华娱电视台,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ALB1基因对烟曲霉菌角膜粘附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烟曲霉菌ALB1基因在真菌与角膜粘附中的作用,为阐明真菌与角膜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春风化雨般地沁人心脾,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逐渐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怎样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作为语文教师,想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英雄主义 审美  祖国,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孩提时期,正当儿童对言语、对形象、对世界的认识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