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ALB1基因对烟曲霉菌角膜粘附力影响的研究;课题二小鼠角膜抑制白色念珠菌增殖的机制初探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f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ALB1基因对烟曲霉菌角膜粘附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烟曲霉菌ALB1基因在真菌与角膜粘附中的作用,为阐明真菌与角膜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资料。   方法:   分别利用烟曲霉菌野生型菌株(B5233)与基因突变株(△alb1)孢子粘附单层角膜上皮细胞及角膜的体外器官和体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和角膜上粘附孢子的数量,确定ALB1基因突变对烟曲霉菌角膜粘附力的影响。   1.比较两种菌株在单层角膜上皮细胞的粘附量   将生长良好的角膜上皮细胞(HCEC),接种于24孔板,每孔1×105个细胞,培养6-8小时细胞贴壁,后换无血清培养液过夜。加真菌孢子悬液,真菌孢子量与细胞量比例为10:1,37℃、饱和湿度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60min,用生理盐水冲洗三次,孔中加荧光白染色30s,荧光显微镜照相。再加细胞裂解液裂解上皮细胞,样品按不同稀释度均匀涂布于沙氏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计数形成的菌落。实验重复3次。   2.小鼠眼器官模型观察两种菌株粘附量的区别   Balb/c小鼠5只,经处理后取出眼球,置于96孔板内。10只眼分为两组,两组孔中分别加入B5233与△alb1真菌孢子悬液(浓度1×109CFU/ml),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30min。取出眼球,用生理盐水冲洗三次,每组3只眼球检测载菌量;另2只眼球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糖原染色(PAS染色)观察孢子粘附情况。实验重复5次。   3.体内实验比较两种菌粘附力的区别   8-10周Balb/c小鼠10只,分为两组,每组5只。腹腔麻醉,用滤纸片擦拭角膜表面,再将约0.5cm长的输液管套在小鼠眼球上,缝线固定。管内加0.5%EDTA20μl,作用1h。移液器吸去EDTA后,两组分别加入两种菌株的真菌孢子悬液(浓度1×109CFU/mL)10μl,作用1h,去除套管,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摘取眼球用生理盐水洗三次。每组3只眼球用于载菌量检测,计数形成的菌落;另2只眼球用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糖原染色(PAS染色)观察孢子粘附。实验重复2次。   结果:   1.角膜上皮细胞粘附实验检测两种菌株粘附量的区别   ①荧光显微镜图片可见B5233菌株的粘附密度明显高于△alb1菌株。   ②真菌负荷检测,其中B5233菌株组粘附数量为151635±27330个/孔(CV=18.O%),△alb1菌株组粘附数量为63333±15756个/孔(CV=24.9%), B5233菌株粘附率大于△alb1菌株。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眼器官模型检测两种菌株的角膜粘附量区别   真菌负荷检测,两种菌株粘附量分别为1676±313个/器官、675±102个/器官。 B5233菌株粘附率大于△alb1菌株,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动物实验比较两种菌株的角膜粘附量   经真菌负荷检测,其中B5233菌株组粘附数量为680±21个/角膜(CV=17.8%),△alb1菌株组粘附数量为314±45个/角膜(CV=14.3%)。B5233菌株粘附率大于△alb1菌株。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ALB1基因的突变使真菌孢子对角膜上皮细胞和在体及体外角膜的粘附力下降。   第二部分:小鼠角膜抑制白色念珠菌增殖的机制初探   目的:研究小鼠角膜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机制   方法:小鼠角膜匀浆液上清和灭活真菌孢子裂解液刺激的人角膜上皮细胞、人角膜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每6h测600nm光密度(OD)值一次,最后根据各点测得的OD值绘制真菌的生长曲线。角膜匀浆液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2h、4h、6h后用PI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相,观察死亡真菌(PI染色阳性)比例。   结果:   1.角膜匀浆液上清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角膜匀浆液上清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的30小时,实验组在6h后每个时间点上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   2.HCEC细胞培养上清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HCEC细胞加灭活的菌液刺激后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真菌生长曲线表明HCEC培养上清对真菌生长没有任何作用。   3.HTK与U937细胞培养上清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用灭活的真菌裂解液对HTK与U93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进行刺激,收集的培养上清分别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30小时,实验组真菌的生长曲线也表明对菌液生长没有任何作用。   4.角膜匀浆液上清对白色念珠菌存活的影响   角膜匀浆液与白色念珠菌共培养2h、4h、6h后用PI染色,三个时间点均未见有角膜裂解液有促进或抑制孢子死亡的作用,但在作用4h、6h时,可见角膜裂解液促进真菌孢子萌发出芽。   结论:角膜对真菌具有天然的防御能力,只有当这种天然防御被破坏时(如角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时),真菌才有可能在角膜上定植,真菌性角膜炎才有可能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关键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一、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如今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通过树立幽默形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运用类比并设计有趣的活动,能使学生喜爱学习,快乐学习,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 趣味性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
摘要:如何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围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我开始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思想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即:教师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训练与评价。  第一步:教师导学  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对
丰南市自1997年引种抗虫棉33B的同时,并进行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据1999年调查,全市2000hm2(公顷)抗虫棉平均hm2单产1537.5kg(公斤),霜前花率达96.5%,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主要技术经验是: 一、选用优良的抗虫棉品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 创设情景 注意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如
摘要: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培养优质人才而提出的要求,新课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良好交流沟通、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等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互动与交流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衔接高中与小学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
2001年10月,原已在中国内地有限落地的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以及一直未准在内地有限落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所属的香港华娱电视台,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