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藏书,尤爱收藏关于中国的书。站在书架前,外国人——主要为西方人——所写的中国亲历记,排列成行,穿过百年云烟,与我面对。
  岁月沧桑,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旅行家、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商人、外交官、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他们伴随中国历史前行,甚至参与中国历史的创造。种种不同的体验与叙说,让曾经神秘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变得具体,变得不再陌生,不再遥远。
  走进中国,发现中国,是西方人的亲历记,更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行程记。
  在最初走进中国的西方人中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将近二十年。1271年启程来东方时,他当然不会想到,会是他写出第一本亲历中国的书。研究马可·波罗的西方学者发现,在中国游记中,马可·波罗最爱使用的一个形容词是“伟大”。毫不奇怪,一个来自地中海威尼斯的旅行家,走在杭州、苏州……一个个江南重镇的繁华景象,必然留给他深刻印象。他不止一次来到长江边,注目滚滚而去的江水,发出如此感慨:“这条河流流程如此之长,穿过了如此多的地区和城市,江中来来往往的船只是如此之多,运送的财富和货物是如此之多,实际上比基督教世界所有河流和海洋加在一起还要多!”马可·波罗到底是位意大利人,天生具有与众不同的浪漫。他以艺术家一样的浪漫,渲染着中国印象。在风靡一代又一代的游记中,他呈现的是一个辉煌、壮观、充满诗意的东方古国。
  在马可·波罗之后,更多西方人追随他相继走进中国。最早也最大的一个群体,当然是纷至沓来的传教士。
  著名的利玛窦走进中国。他也是意大利人,成为最早在中国获得永久性居住权的传教士之一。这位耶稣会的传教士,为了赢得中国人的信任,第一个穿起中国士大夫的服装,他掌握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能绘制地图。他很乖巧,或者说他很能理解和迎合中国人的观念,他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中国被标在中央位置。
  著名的汤若望也走进中国。这位德国耶稣会的传教士,在北京城观象台的房子里,观天象,研习历法。他颇受清朝顺治皇帝的青睐,汤若望向顺治皇帝进呈自己制作的浑天星球、地平日晷、望远镜,这些西洋物,令人耳目一新。汤若望成为宫中常客。在顺治皇帝眼里,这位西方人真像一部活字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汤若望被委任钦天监监正,并赐二品顶戴,是最早在中国宫廷中担任要职的西方人。在17世纪英国出版的关于中国的书籍中,顺治皇帝出现在插图中,他被说成是“欧洲化的皇帝”。
  商人几乎伴随传教士联袂登场。大海上,商船来往穿梭,运来西方的香料、珠宝,运走中国的瓷器、茶叶。随之,矛盾与冲突,战火与侵略,不可避免地发生。从此,一个曾经被马可·波罗高度浪漫化的中国,一个长期自尊、自大、封闭的古老帝国,在东西方观念的冲撞中、在现代与传统的相互渗透中、在开放与封闭的替换中,开始了艰难痛苦的历史行程。
  这是一个漫长的行程,为走进中国的西方人,提供了能够发挥他们各自作用的历史大舞台。舞台之上,戏剧上演,不同主角轮流亮相,各显身手,各领风骚。
  19世纪后半叶,随着电话、电报、报业、出版业的突飞猛进,随着航运、火车、航空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走进中国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于是,世界各国关于中国的图书出版,渐趋潮流。那些走进中国的西方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的目击、回忆、叙述,使其成为最好的作者人选。他们生活在中国,旅行在中国,时间或长或短,介入的领域互有差异。无论如何,他们俨然已是中国社会的新面孔,已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走进中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亲历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行程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笔下,呈现中国百年的历史演进。
  在别人的亲历中,我们可以触摸中国历史——细节,人物,故事,场景……
  策划这套“亲历中国”系列的想法由来已久。第一批推出的几种,作者为传教士,分别为在不同区域,如河南、湖北、江苏、浙江、西北等地的亲历记。他们的传教活动、行医亲历,为我们描述百年前中国社会的状况,文化冲突,观念撞击,生活形态演变,尽在其中。传教士的亲历,总是试图渲染他们的传教活动,对于今天的我们,那些场景其实早已成为过去。我们需要的,是在他们描述的故事、人物、场景之中,远望百年之前的中国如何渐渐由封闭走到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一个农耕社会步入工业化社会。这些回忆,辅以大量老照片,可以让我们对历史远景多一些感性认识,多一些不同角度的切入。
  一本书,一双眼睛。一本本书,一双双眼睛。目光所及,中国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生活演变、时代变迁,跳跃不停。笔下所述,呈现复杂、丰富、独特、差异的历史景象。
  于是,在别人的亲历中,我们触摸历史。虽已遥远,依然清晰……
  最后,谢谢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谢谢邓宁辛和编辑同仁的热忱、细致,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书籍问世;谢谢李景端先生自始至终的重视和辛苦。谢谢各位译者,是他们的翻译和历史知识,使今天的读者能够走进文本之中,感受历史。
  我期待“亲历中国”系列能够不间断地翻译、出版,与我们一同前行。
其他文献
姓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最具有民族“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符号标志。河南是中国众多大姓的祖根地,而荥阳则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祖根地。虽然中华郑姓的起源有着多重姓源,但源于姬姓、以周宣王之弟友即郑桓公所传之河南荥阳一带的后裔以“郑”为氏,无疑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主流姓源”往往成为该族姓人们认同感、归属感最高的最具有“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姓源。我认为,探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应当在郑姓的
期刊
服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形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民族服饰风情万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潮汕,民间就有一种十足“土里土气”的服饰——水布,上了年纪的潮汕人,对水布十分熟悉,一往情深,每每回忆,总是感叹无限。  潮汕水布又称潮汕浴布,是潮汕民间一种男子普遍使用的水腰带,与工夫茶、潮州戏(即潮剧)并称潮汕传统三宝。  潮汕水布长约2米,宽0.4~0.5米,上面的图案不是红白相间的方格,就是黑白或蓝
期刊
微子、箕子和比干,被孔子誉为殷代的“三仁”(《论语·微子》)。与其他“两仁”相比,比干既忠且慧,最后被纣王剖心而死,极为惨烈。忠、慧、惨三字皆有“心”,比干因心而被杀,后人因心念比干。中国官方(含儒家)和民间百姓纪念比干的方式不同,其形象在官方和民间也大异其趣。本文对比干在官方和民间的不同形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比干文曲形象的树立与宣传,裨益于当前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不足之处,敬请方家
期刊
八姓入闽传说之源流考  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人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人闽,至宋代元祜年间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人闽。明清之后,八姓人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第一,由两姓入闽到八姓入闽的
期刊
蚕花节是江南独有的节日,也是江南独有的风俗,就地域而言,具有鲜明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集中在湖州善琏含山、德清新市和桐乡乌镇的三角地带,当然,从广泛的意义来讲,江南蚕桑区都有这样的风俗,但以此地为最。在吴越文化中,养蚕和种稻一样,是农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关系生计问题,也影响到子孙繁衍。千百年来,人类的繁衍总是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的,所以祈求丰收是人们在一年中祭祀的主要内容。含山蚕花节,以一种庙会的形
期刊
1985年3月,河南省永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永城陈集乡丁集轮窑场征集到一件青铜,现存于永城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青铜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重3.3千克。该青铜的流较长且宽,下附四个兽形足,夔龙形鋬,龙嘴衔住器物口沿。口沿下部饰窃曲纹一周,腹部饰瓦纹。形制、纹饰与陕西扶风发现的中友父、传世的史颂以及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I 式青铜(M1601:16)极为相似,时代应为西周晚期。  
期刊
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谪知滁州期间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记》)。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曾两书《亭记》,其一为大字楷书,即后世立于琅玡山间的“滁州碑”母本;其二是用楷、行、草兼用字体写成的长卷。明隆庆五年(1571年),苏轼草书《亭记》长卷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得,高拱命门婿刘巡主持刻石,后立于鄢陵刘氏家祠内,人称“鄢陵碑”。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新
期刊
缘起  “鬼”字何意?我读书有限,至今仅识得五种:  一是“鬼”字本义,即以为人死后精灵不灭,称之为鬼。  若深究之,则古今中外文字学家中,我较喜欢日本学者白川静的诠释:象形,鬼之形,义指人鬼。古人相信人死后变鬼。“鬼”字的大头之形,表示鬼与活人形态不同。古字(甲骨4)未加“厶”,加有水滴状之物,表示喷洒香酒,予以清祓。也有“鬼”加祭神,指祭台之“示”的写法(甲骨3)。“厶”是后来加入的字素,“厶
期刊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朝代的更替,宗族组织也越来越制度化、规模化及地域化。尤其是明清以降,宗族组织更为繁盛,而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更是如此。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缩小化便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家庭个体,而这些家庭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形态的基础上、结合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同居、合产、共爨”的社会个体,这些共祖的社会个体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宗族,因此研究宗族必定离
期刊
旧时,镇江城郊及东乡、南乡一带民间建房造屋时,有一个很有趣的民俗现象,即瓦木匠掌尺师傅会一边劳作,一边说出一连串的“吉语喜话”,以示向主家道喜贺吉。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说喜话”,又叫“说好”。  过去,镇江民间建房造屋,大都聘请苏北扬州、江都手艺精湛的瓦木匠师傅承建。他们在建房造屋时擅讲“吉语喜话”,久而久之,建房造屋“说喜话”的习俗,便在镇江城郊及周边农村传开,并传承给土生土长的镇江手艺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