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反映郑、宋两国早期政治关系的青铜匜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3月,河南省永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永城陈集乡丁集轮窑场征集到一件青铜,现存于永城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青铜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重3.3千克。该青铜的流较长且宽,下附四个兽形足,夔龙形鋬,龙嘴衔住器物口沿。口沿下部饰窃曲纹一周,腹部饰瓦纹。形制、纹饰与陕西扶风发现的中友父、传世的史颂以及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I 式青铜(M1601:16)极为相似,时代应为西周晚期。
  该青铜器物内底部铸有铭文3行,连重文共17个字,铭文内容为“奠(郑)白(伯)乍(作)宋孟姬媵也(),其子
  子孙孙永宝用之”。上述铭文中,“奠白”即郑伯,“郑”为诸侯国国名,“伯”为爵称。“宋孟姬”当是该青铜的主人,“姬”是器主人母家之姓(郑国为姬姓诸侯国),“孟”指她在姊妹中的排行,“宋”为其夫家所在的诸侯国国名。“媵”即古代为女孩出嫁所做的陪嫁妆奁。从上述铭文内容可知,该青铜是郑国的国君特为其女儿出嫁到宋国所送的陪嫁器物之一。
  该青铜的时代为西周晚期,根据铜的时代以及西周晚期郑、宋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进行推测,该青铜极有可能是郑桓公友(公元前806-公元前771年在位)嫁其女儿与宋戴公(公元前799-公元前766年在位)之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公元前748年在位)的陪嫁器物之一。
  《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根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桓公友于公元前806年初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为郑国的开国君主,后来担任过周幽王的司徒,于公元前771年同周幽王一起为犬戎所杀。郑桓公友在担任司徒并参与周王朝中央执政期间,目睹了西周王室腐朽,诸侯叛离,西周王室政权岌岌可危,深恐危及自己,便问计于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雒之东土”指今河南洛阳以东地区,“河济之南”应指黄河和济水的南部,即今河南中部一带。郑国为避犬戎之乱,确保国家安全,准备举国东迁,东迁前首先要考虑处理好与周围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搞好与东迁后东方邻国宋国这样一个重要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从另一方面说,宋国地处中原,面对西周晚期日益形成的大国争霸的形势,必然也会考虑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注意搞好与周围诸侯国,特别是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姬姓诸侯国郑国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互利情况下,郑、宋两国进行政治结盟应在情理之中,通婚联姻则是实现政治结盟的重要手段之一。
  郑桓公友于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所杀,其子郑武公继位。自郑武公初年始,郑国举国东迁到河南中部一带,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武公在位时期,文献对郑国的情况记载较少,仅见“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史记·郑世家》),不见郑、宋两国通婚之记载,郑、宋两国应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往。郑武公死后,其子郑庄公继位。根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庄公曾娶邓女,生太子忽,即郑昭公,后又娶宋国雍氏女,生郑厉公突,亦不见郑国嫁女于宋国之记载。自郑庄公中期,郑、宋两国关系恶化,因宋穆公之子冯(即后来的宋庄公)奔郑,宋殇公与夷十余次对郑国用兵,发动战争,再加上宋庄公九年(公元前702年)宋国插手干涉郑国国君的继立之争,从而导致郑、宋两国之间的长期敌对,战争连年不断,所以已经结为世仇的郑、宋两国自郑庄公以后是不可能通婚结盟的。
  综上而论,该青铜铭文中的“郑伯”應为郑桓公友,受封于公元前806年,卒于公元前771年,在位36年,至西周末年他的年龄至少在50余岁,其女儿也应到了婚嫁的年龄。与郑桓公友并世的宋国国君为宋戴公,立于公元前799年,卒于公元前766年,在位34年,至西周末年他的年龄也应在50岁以上,其子也应该成年。按照周代惯例,一方诸侯国国君之女所嫁之人应为另一方诸侯国国君本人或者太子。因此,我们推断该青铜极有可能是郑桓公友嫁女于宋戴公之子宋武公司空的陪嫁器之一。该青铜的发现,填补了史籍文献对某些历史史事失载的空白,为研究西周末年郑、宋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文物工作队
其他文献
一  海门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置县,治所东洲镇。元末到清初,由于坍江,被迫四迁县治。由于县境人口与土地面积剧减,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废县归并通州,名海门乡。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了有别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所置海门直隶厅,“名同地异,岁久相沿,而厅乡几混淆莫辨”,海门乡丁鹿寿等人赴部呈请,海门乡改为静海乡。  明清时期,海门县民风淳朴,文风昌盛。古海门县出现了一些耕读传家
期刊
饕餮纹觚  饕餮纹觚,1968年河南省温县小南张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大喇叭口,细长颈,直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颈部饰蕉叶纹与蝉纹,腹与圈足下部饰带扉棱的饕餮纹,圈足上部饰弦纹、蝉纹和两个十字形镂孔。通高27厘米,口径16厘米。  觚是古代饮酒器,多以青铜制成,也有陶或漆木质者。觚的主要特征是长身侈口,上部喇叭口,下部为圈足,多瘦长细腰,矮胖粗腰者比较少见,有的腰部有扉棱,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期刊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在元代已有雏形,明代以来愈益成熟,是我国南海渔民普遍记录、使用、相传的航海手册。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翔实记载了我国人民在南海的生存史、航海史、生产史、海外贸易史,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中华民国时为十一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
期刊
子夏门下政事弟子,除了魏文侯、李克之外,知名人物还有魏成子、吴起两位。  一  魏成子,魏文侯之弟,名成,成子当为其字。裴驷《史记集解》引:“徐广曰:《说苑》作季成子。”季,乃排行冠于字者。又称楼季,楼,当以封地为氏者,这在先秦贵族中颇为常见。据《韩非子·五蠹》:“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群易牧者,夷也。”又《史记·李斯列传》:“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胖牧其
期刊
清末民初,上海老城城厢内外,大小街头茶馆遍布,茶客如云,茗香醉人。据史料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有茶馆64家,到民国8年(1919年)有164家。抗战前,大大小小的茶馆达数百家之多,仅城隍庙一处,就有茶馆几十家,可谓“十里洋场奇事多,上海茶馆甲天下”,成为沪上风情旧景之一。  茶馆称呼各地不同,旧上海茶馆多以楼、馆、园、阁、居、社、肆、轩称之。茶馆题名亦雅,如秋月楼、碧玉春、鹏飞白云楼、
期刊
姓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最具有民族“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符号标志。河南是中国众多大姓的祖根地,而荥阳则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祖根地。虽然中华郑姓的起源有着多重姓源,但源于姬姓、以周宣王之弟友即郑桓公所传之河南荥阳一带的后裔以“郑”为氏,无疑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主流姓源”往往成为该族姓人们认同感、归属感最高的最具有“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姓源。我认为,探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应当在郑姓的
期刊
服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形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民族服饰风情万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潮汕,民间就有一种十足“土里土气”的服饰——水布,上了年纪的潮汕人,对水布十分熟悉,一往情深,每每回忆,总是感叹无限。  潮汕水布又称潮汕浴布,是潮汕民间一种男子普遍使用的水腰带,与工夫茶、潮州戏(即潮剧)并称潮汕传统三宝。  潮汕水布长约2米,宽0.4~0.5米,上面的图案不是红白相间的方格,就是黑白或蓝
期刊
微子、箕子和比干,被孔子誉为殷代的“三仁”(《论语·微子》)。与其他“两仁”相比,比干既忠且慧,最后被纣王剖心而死,极为惨烈。忠、慧、惨三字皆有“心”,比干因心而被杀,后人因心念比干。中国官方(含儒家)和民间百姓纪念比干的方式不同,其形象在官方和民间也大异其趣。本文对比干在官方和民间的不同形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比干文曲形象的树立与宣传,裨益于当前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不足之处,敬请方家
期刊
八姓入闽传说之源流考  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人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人闽,至宋代元祜年间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人闽。明清之后,八姓人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第一,由两姓入闽到八姓入闽的
期刊
蚕花节是江南独有的节日,也是江南独有的风俗,就地域而言,具有鲜明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集中在湖州善琏含山、德清新市和桐乡乌镇的三角地带,当然,从广泛的意义来讲,江南蚕桑区都有这样的风俗,但以此地为最。在吴越文化中,养蚕和种稻一样,是农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关系生计问题,也影响到子孙繁衍。千百年来,人类的繁衍总是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的,所以祈求丰收是人们在一年中祭祀的主要内容。含山蚕花节,以一种庙会的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