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池的二十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狄更斯出生于贫苦家庭,长期接触底层民众,深刻体会到君主专制下无产阶级的生存窘境。经典文学《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两个城市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在二十年制度大变革中的风雨飘摇,无产阶级的狭隘思想在革命胜利后毕露无疑。《双城记》通过对家庭和爱情的描写,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仁爱、宽容、信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批评揭露了当时疯狂的复仇主义和狭隘的阶级观念。
  一、社会现实对于狄更斯作品的影响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童年的不幸经历对狄更斯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更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对自身的境遇反思和目睹身边下层民众窘困生活后,狄更斯看到了现实社会的严重不平等,阶级之间的掠夺与迫害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虽然英国早在17世纪中叶便通过“光荣革命”完成了独裁专制向资本主义的转身,但是政变的温和性使得许多旧有陋习制度保存下来。狄更斯对充满暴力色彩的法国大革命持有一种怀疑和思考态度,暴力革命的血腥和后遗症让充满人文关怀的狄更斯敬而远之,同时又有一种美好的期待,希望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芒可以带给社会一种稳定和谐的生活状态。
  故事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腐朽的封建专制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让无产阶级被迫揭竿而起,攻占了巴士底狱。含冤20年的梅尼特医生走出了巴士底狱,带着女儿离开了巴黎,开始了在伦敦的静谧生活。当一个背叛自己阶级的年轻贵族代尔牵上梅尼特小姐的手时,医生发现那竟是仇人的儿子,但是为了女儿和善良的年轻人的幸福,医生将二十年家破人亡的仇恨付之一炬。而沉默的律师卡尔登因为深爱着梅尼特小姐,在小姐的爱人代尔面临死亡威胁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死换得两个人的幸福。
  二、小说《双城记》中独特的人道主义
  小说的第一章《时代》便将当时的英国社会和法国社会做了清晰的对比,在法国封建政权岌岌可危时,英国并“没有值得夸耀的安宁秩序”。同时,人物在巴黎与伦敦之间奔波往返,无论在那个城市都会面临各种难题,这也间接映射了当时的英国的社会矛盾并不比法国社会矛盾来得温和。一样的剥削压迫,一样的积怨已久,一样的危机重重,如果英国当权者不采取措施,法国大革命的烈火将会迅速蔓延到英国。狄更斯肯定了暴力革命的彻底性和斗争精神,但他并不希望依靠于这种手段改变社会状态,他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烈火燃烧的不仅是腐朽与没落,还有无数青春去陪葬;烈火吞噬着旧势力和黑暗统治,也滋生了疯狂的复仇主义和血腥。
  狄更斯理想中的社会变革是以人道主义的爱和宽容来解决阶级矛盾,化解社会危机,这些思想在《双城记》中都有体现,他用笔冷静而悲恸地描述杀戮,但是冰冷与漫漫黑暗中又有一絲“金线”,牵引着人们进入仁爱与包容的暖流。这丝“金线”便是梅尼特小姐,是她身上的那份真诚、善良、仁爱和体贴的光芒。因为血脉相融的亲情,梅尼特小姐渐渐唤醒了神智失常的父亲,用自己的关爱和温暖给梅尼特医生带去了第二次生命,重新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家庭。这丝“金线”轻轻地将梅尼特小姐身边的人缠绕其中,将几个普通而又生存艰苦的人紧紧连接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帮扶,金线的缠绕,分明是爱的传递。
  梅尼特小姐的光芒轻易俘获了两个善良的年轻人的心,拥有新思想的贵族青年代尔和沉默寡言的律师卡尔登,在这时,金线开始传递,两个善良的人将这份仁爱与奉献做到了极致。代尔是直接导致梅尼特一家家破人亡20年的仇人后裔,他的身份使梅尼特医生重新陷入可怕的黑暗记忆中。他又变得像初出巴士底狱时一样,漠视周围环境,一心敲敲打打,其实打磨的,就是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他要把这颗心打磨得足够坚强,足够勇敢,足够强大,足够与内心的仇恨相对抗,足够包容一切的伤害。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纯洁善良的女儿,他要给她一个家,一个没有伤害和仇恨的生活。这种接受仇人后裔的勇气已经并不仅仅源于一个父亲无私的爱,还源于那份仁爱和包容在心底的生长。当代尔陷入先辈们的仇恨中,当曾经饱受磨难的革命者要求父债子偿,处死代尔时,另一个人站了出来。一直沉默地像故事背景一样的卡尔登律师走了出来,他恰好相貌和代尔极其相似,他恰好爱上了美丽善良的梅尼特小姐,他恰好也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卡尔登代替代尔走上了刑场,留下对恋人们深深的祝福。小说中多处闪烁着美好的仁爱、宽容思想,给那个黑暗的时代带去光明和希望,虽然这只是狄更斯的一种期望,但是也有许多英国的仁人志士和他一样,渴盼着这种仁爱与宽容能够给黑暗到窒息的社会带来一丝清亮。
  与梅尼特一家人相对比的是得伐石太太,这个女人是一个集被迫害和迫害于一身的人,怀孕的姐姐被侯爵兄弟摧残致死,姐夫也命丧侯爵手中,她则被人悄悄送走,得以生存。仇恨生长了20年之后,在梅尼特医生那里得到了解脱,而在得伐石太太身上,仇恨无限的放大,疯狂的复仇思想已经将人道主义挤出脑海,得伐石太太一心想着斩尽杀绝,不仅不放过仇人的后裔,连和他有关系的人都不肯放过,疯狂与血腥已经扭曲了这个可怜又可怕的女人的心智。
  狄更斯已经将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的英国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一直期望着用仁爱观来改变社会的冷漠与无情,用宽容来缓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剥削和矛盾。此时的狄更斯甚至已经把这种伟大的信念作为改变社会的唯一途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他不断地揭露现实社会的残酷和疯狂,歌颂那种简单仁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努力用人心之良善来抵抗生活之阴暗。在狄更斯的笔下,人道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梅尼特医生、梅尼特小姐、卡尔登、代尔、以及劳瑞先生和普若斯小姐身上,他们身上闪烁着英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的光芒。这种人性光芒曾经照耀在英国社会上空,让一些对当时社会不满,寄希望于人性的文人学者看到了自己梦想中的英国。
  狄更斯是反对暴力革命的,他一反许多革命家颂扬暴力革命的行为,用理性的批判观念看待法国大革命,将大革命背后的人性险恶、人心扭曲、复仇主义和血腥屠杀描写得淋漓尽致。但是事实证明,历史的发展需要彻底的变革,暴力革命的诸多弊端抹煞不了其带给社会的进步意义;人道主义作为国家的辅助治理工具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但始终无法代替暴力革命的彻底性。
其他文献
[摘要]3D建模技术是三维影视动画中的关键部分,也是影视动画成功与否的基础,3D中的物体基本上有两种: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建模的过程开始于结构分析,当我们面对一个复合对象时,可以利用软件所提供的现有的几何体来摆出它的大致形状,细节部分可进行进一步加工,這种思路与绘画前期的打稿画出画面构成是差不多的。三维影视动画中的3D建模方法主要有多边形建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建模,细分曲面技术建模。  [关
电影《凝望上帝》(也被称为《他们眼望上苍》)由美国女导演达内尔·马登执导,该剧由有“黑珍珠”之称的哈莉·贝瑞饰演女主人公珍妮,其他所有主角也都由黑人饰演。影片改编自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的小说《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赫斯顿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她既是人类学家又是文学家;该小说系赫斯顿代表作品之一。当今美国批
[摘要]《世界大战》隐含着深沉的现实忧患意识,它的主题意蕴不是对人性悖论的展示,而是对全球化时代生态危机问题的变形反映,它通过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的有力揭示、形象隐喻,构建出一部引人深思的醒世寓言。影片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策略: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观念,关爱一切生命、关爱自然,转变生存态度。  [关键词]《世界大战》主题意蕴生态危机人性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显,人类的生存正面临日益严峻的
摘要 功夫片作为香港影业首创的一种电影类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香港本土文化特征,成为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的响亮招牌,成为域外群体了解中华文化、体察东方艺术魅力的重要中介。以往功夫片在发展上循着两条路径:大量引进喜剧元素和追求动作的视觉效果。近年来功夫片实现了跨界延伸,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域的电影中有着显明的参与景观。功夫片凭借其多变性和兼容性以及独特的文化气质,内蕴着发展和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摘 要: 基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小语种学习的意向,通过对该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对学生小语种学习现状、对开设小语种课程的态度、学习目的的认识、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及学习望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分析了在对外汉语专业中开设小语种可能会涉及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为对外汉语专业中开设小语种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小语种 课程开设    为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小语种的意向
摘 要: 历史小说可谓是当代文学的重镇之一,它本身具有浓厚的跨世纪文化启示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表现和与之具有特殊精神气质连接的这一文类,历史小说在其自身发展进步中对“再造中华文明”作出了自己深沉的回应。其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士”阶层,张扬着本民族的个性与气质,其内涵的丰富性足使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将对当代传统历史小说作品中“士”阶层的文化意义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更
摘要: 面对研究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非师范院校的研究生也加入到教师岗位的应聘队伍中,这使得以“教师”为主要求职目标的师范院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本课题组通过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途径,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2008年(即扩招前后)的硕士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去向及工作状况调查,并在此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师范院校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以期为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尽绵薄之力。  关键
“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 拉康理论学说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早在1936年,他就提出了“镜像阶段论”,一般是指儿童6—18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无法辨识镜中的自己,他们把镜中的物象认为是有别于自己的“他者”,并在凝视镜子、成人指引的基础上认识自己并获得成长。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形成自我与主体的最重要的阶段。  “拉康的‘镜像理论’表明了主体通过‘镜中自我’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完成真
一次,我偶尔从一本日本的摄影书籍上发现了一篇介绍铂金印相的文章,文中对东京国际画廊(PGI)的西丸雅之先生十分推崇,其中还提到了西丸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相比银盐作品,铂金作品更具有手工感和物质感”。那时我刚刚了解到什么叫铂金印相,它那种独特的韵味令我非常着迷。“物质感 ” 这个词一针见血地把我心中那种隐约模糊、难以言表的感受表达了出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记住了西丸雅之这个名字。
[摘要] 《西游·降魔篇》主题多样交叉、情节大起大落、人物原始粗犷,总体看来,给人一种淆乱粗糙之感。然而仔细体味,影片的众多细节可圈可点:人物的姓名、对白、形象设定,道具的角色意义,叙述的详略安排等,使得整个影片“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  [关键词] 《西游·降魔篇》 淆乱粗糙 细节刻画  《西游·降魔篇》的主题多样交叉,可以是爱情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便是影片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