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胜利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在思想上弥漫着崇洋媚外的风气,到了近几年,中国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了,但这种心态还是大有市场的。
  最近,毛主席语录有点火。
  11月25日,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辩论中,在野党工党的影子财政大臣麦克唐奈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红宝书”,读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教训财政大臣奥斯本。他引用的语录是:“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举办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演讲会发表了演讲,在现场的投影上,她引用了毛主席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指示的手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吸取到养分;毛泽东思想也是充满辩证精神的,虽然他的话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总是得让人想一想,才能真正明白。
  对我来说,曾经让我感到最困惑的一个说法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容易理解的,什么叫敢于胜利、善于胜利呢?初看上去,连文法都不通。随着年纪渐长,经历和感悟多了些,这才慢慢悟出了一点其中的深意。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会议,主题是国际传播。一位先生在发言中说,让外国人理解我们是不容易的,他举了到美国交流的例子,说在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交流时,戈尔说,千万不要跟我讲你们的那套话语,对我们来说那就是“洪水猛兽”,于是他就尽量用西方人听得懂的方式表达,但觉得效果还是不好,对方还不是很能接受。
  我恰好做那个环节的主持,在串场的时候简单地进行了评论。我说,以打球为例,如果对手的反手不好,那么你就要尽量攻击他这个薄弱点,这样才能得分。同理,美国人怕听到什么,我们反而就要多说什么,这样才能占上风,因为中美不仅是伙伴,也是对手。为什么他们怕听什么,我们就不说什么了呢?
  还记得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里面的一个隐喻性场景吗?张麻子将钱分给鹅城人,但黄四郎派了辆马车随便跑了一圈,老百姓就把钱还了回来。这样的事在土改初期也常有发生,分到财物的贫民会偷偷地把东西送回去。这就是因为不敢接受新的变化,不敢胜利。
  敢于胜利的思想在解放战争后期提出来的。有些人不但在面临失败的时候会害怕,在面临胜利的时候也会害怕,高估对手,低估自己,习惯了失败,就不敢接受胜利的事实。所以,在解决战争面临全国胜利之际,毛主席才讲,要敢于胜利。
  建国后,情况有了变化,敢于胜利就有了新的所指。1956年,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在第十点“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他就尖锐地讽刺说,“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象《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
  这个批评在今天仍有强烈的针对性。多年来,在思想上弥漫着崇洋媚外的风气,到了近几年,中国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了,但这种心态还是大有市场的。诸位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跟那位对外国人百般“体贴”的老兄一样的人其实非常多,各条战线上都有。说穿了,这种心态的根源就是不自信,不敢相信自己,在面对胜利时感到的恐惧不亚于面临失败时。
  民族复兴的梦想能否实现,当然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是否敢于胜利的主观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这时重温毛主席的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思想非常有必要。如果不能树立自信心,越是接近胜利,功亏一篑的危险性就越大。
其他文献
“特赦”身陷囹圄10年的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并大赦“绿色和平”、“暴动小猫”等示威人士,花重金拉住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不倒向欧盟,让俄罗斯军舰开到苏格兰尼斯湖出海口“调戏”措手不及的英国皇家海军,令俄巡逻机绕日本列岛飞行一周……普京看上去对自己掌控下的内政颇有信心,以至于在索契冬奥会举行一个多月之前,连出让舆论惊叹之举。然而仔细辨识即可发现,普京不断出牌的实质是试图效仿苏联父辈为俄罗斯创造一种基
编者按:因经济低迷正酝酿大规模出售国资的哈萨克斯坦,其总统11月上旬在法国表示,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令哈过境能力增加,希望法国企业对此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久前他还向到访的日本首相表示,希望日企也参加建设从中国经中亚连接欧洲的陆路,可以说是间接要求日本支持“一带一路”构想。  本文作者系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法学院教授,他表示哈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时指明了哈中
每年8月,都是中国出版业最热闹的月份。  广东的南国书香节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更是已有21年历史,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活动期间蜂拥入场的读书盛况并不是城市生活的常态,但这类一年一度的图书展览活动,还是能够反映出人们对阅读价值的理解在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今年,南国书香节的年度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类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中,政治色彩、产业诉求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导向明显的口号,终于开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城市?官方统计为657个,但这个数字和人们的认知和感受十分不同。  先从一份官方文件说起。2014年7月21日,国家住建部、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发布《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举措,这个重点镇名单的公布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个冬天南方很冷,比往年冷。  人的身体抗不过寒冷,必然要喊出来。所以有了南方能不能“供暖”的讨论。在冬天,南方需要温暖。  南方所感觉到的冷,不仅仅是气候使然。它还托一种特殊主义思维所赐:用一条线,把中国分为南方北方,然后,北方供暖,南方没有。  当然,在南方的人并非都感觉到冷。至少某些权贵、富人就不会。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或集中供暖,或有强大的取暖设备。  人类历史,按照文明的演进逻辑,是一个从特
体制内流到体制外,体制外流到体制内,利用“旋转门”进行人才交流。  换工作对一般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但一些官员辞职去干其他工作,就会引起人们的联想,这跟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性有关,也跟体制内外人才流动的渠道不畅有关,因为罕有,所以就显得稀奇。  最近几年又有一些官员离开体制,这种现象应该怎么解读?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并不存在官员辞职“潮”  《南风窗》:近两年,一些领导
1992年底,黑龙江省木林县原政协副主席蒋开儒到了深圳,有感于所见所闻,他写了一首歌词,后经高手点化,这首歌成了歌颂第二代领导人的代表性曲目。这首歌就是《春天的故事》,歌词用诗意的笔调描写了邓小平在那一年年初的南巡:“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中的描述并不为过。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处于彷徨中的中国指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
在行政楼三楼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虹。这位知性优雅的女学者、管理者自谓在新疆兵团长大,父母是新疆的建设者,“父亲是大学教授,在国内也是比较知名的科学家,他把一生美好的时光贡献给研究工作,我也受到他的影响。”  姜虹说,辽阔的地域和多民族的文化氛围,滋养了她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的性格,对生活充满热情。1996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只身来到广州,在这里成家立业,在暨南大学
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亡党亡国。类似警告,改革开放后历任执政党最高层都向全党和全国提出过。鉴于当下腐败仍然多发的严峻态势,十八大后的反腐败形成了一场较以前更为猛烈的风暴,中纪委打虎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2014年,还会有更多的“老虎”被惩办,亦不排除打虎行动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反腐败对十八大后中国政经格局变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依次展开。  反
距离以“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20多公里,有一个赵四村。该村的一部分村民在过去10年持续不断地斗争和上访,他们的诉求却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矛盾的源头是当年的村办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产权归属问题。  经过了1990年代末期风风火火的改制,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集体企业已经离开舞台中心一段时间了。充分认识一个事物需要时间,发生在赵四村的这一丝改制的余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