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成为生活方式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go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8月,都是中国出版业最热闹的月份。
  广东的南国书香节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更是已有21年历史,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活动期间蜂拥入场的读书盛况并不是城市生活的常态,但这类一年一度的图书展览活动,还是能够反映出人们对阅读价值的理解在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今年,南国书香节的年度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类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中,政治色彩、产业诉求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导向明显的口号,终于开始让位于这类更接近文化活动价值本源的倡导,而回归本源或许才是文化繁荣的真正开始。
  读书,正在成为广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全民阅读回归南粤


  8月21日,为期一周的201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广州琶洲展馆闭幕。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字,本届书香节总入场185万人次,销售收入5500万元,这样的参与规模,称得上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大节日。
  经过21年发展,南国书香节已成为全国同类书展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书展之一,“多年艰辛努力使得南国书香节如今已成为广东人的一场文化盛宴。”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肖开林说。
  广东这个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度被很多人视为文化沙漠的地方,到今天早已成了中国社会全民阅读氛围最浓郁的地区。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广东省居民阅读调查报告》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广东省居民对阅读重要性有着极高的认知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东省居民对阅读重要性认知的选择比例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9%)5.2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 2011年广东省18~70周岁城乡居民的综合阅读率较全国平均水平(77.6%)高出了13.5个百分点,其中,广州市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高达98.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广东居民人均阅读图书超过10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书香节期间,在琶洲展馆,从白发老者到懵懂孩童,扶老携幼逛书展的情形比比皆是。在这个传统出版业日渐式微的时代,读者的热情让很多参展的出版人感动不已。
  这两年,尽管出版行业受到数字化的严重冲击,但广东出版行业依然保持上升的势头。“主要得益于广东逐渐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巡视员朱仲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建设文化强省,通过南国书香节等品牌活动的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分级阅读、精阅读、深阅读,引导市民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点好书、交点好友、做点好事、说点好话,市民保持阅读习惯,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版就肯定有市场。”
  “过去,南国书香节是单一的图书活动,以出版商参与为主,侧重追求图书销售。而现在,更加突出打造文化氛围,培育读者。” 肖开林也认为,图书销售的方式必须转型,只有引导群众,让读书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才是出版行业的正确出路。

推动学习型社会


  “人家是三十而立,我很可怜,我一开始做学问就过了而立之年。我是33岁考上研究生的,所以我是而立后又而立。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还是做不到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只好‘七十而思’了。”8月16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我国著名史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南国书香节的演讲,引起公众的共鸣,不少人发出“活到老,学到老”的感慨。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形容读书于个体的意义:阅读是为了活着。而中国人更熟悉的,怕是宋人黄庭坚说的:“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不同的论述有着迥异的时代背景,但即使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流通异常发达的时代,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对生命的理解总会比别人多一些层面,更为精细,也更为豁达,对于社会的理解则比别人多一些通透。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国民的整体阅读能力则更被视为是民族文化底蕴和长期发展潜力的根本基础。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在阅读相关历史时,记者发现,当年的惨败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做过许多反思,也有不少人前往日本深入调研,去寻求一个超级大国输给一个一贯被瞧不起的岛国的原因。在很多人留下的著述中,都认为中国人识字率太低,导致知识无法普及,成为近代贫弱的一个主因。他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对比是,日本的下女、车夫都能看书读报,所以国家才强。
  阅读如此重要,以至于以阅读率下降和阅读习惯退化为代表的世界性的阅读危机,带给人们的忧虑感显得格外沉重。从10年前开始,美国人每年都会发布一个关于“阅读危机”(Reading at Risk)的调查报告,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数字来表达,美国人正在远离书籍和文学作品,接近电视和电子媒体,阅读理解的技能也在大踏步退化。
  类似的调查在全世界都被展开,而得出的结论则几乎一样,不同的只是严峻程度而已。中国的情形每年都在最严峻之列。按理说,随着教育普及的目标日渐完成,中国人的识字率空前提升,读书看报在技术上早就不是问题了,但阅读却仍是稀见的行为。一个有着几千年重视文教传统的民族,为什么会这样?学者们给出了众多原因,其中比较普遍的,一是归咎于现代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读书被视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工具,而不再是一种精神活动;第二则与中国过去30年经济至上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关。
  广东的决策者很早就意识到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南国书香节就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工程。历经21年深耕,无论是参展规模、销售额、进场人数,还是影响力、辐射力,南国书香节都已成为全国同类书展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书展之一。
  根据最新公布的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开展“2013年广东省全民阅读体系建设”课题调研结果,南国书香节公众满意度超过80分,65.2%的受访者留下“品种丰富齐全”的印象, 31.9%的受访者赞赏“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郁”,78.72%的受访者认为南国书香节等活动促进了广东全民阅读建设。

电子阅读新趋势


  在朱仲南看来,举办书香节长远意义还是要引领形成学习型社会,为新时期广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青少年是社会的基础,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为书香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书香社会充满活力,不断层。”
  一直以来,南国书香节对于培育青少年阅读习惯都花费了很多心思。今年更专设了5000平方米的少儿馆, 举办 “大手牵小手共筑中国梦”活动,开设青少年阅读馆、亲子阁、南方分级阅读……一系列为青少年和少儿量身定制的展馆,也成为今年南国书香节的“重头戏”。

  这些坚持多年的举措如今都收到了良好效果。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抽样调查,广东省儿童人均阅读图书数量连年上升,2011年达到6.44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人的阅读水准才是真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文化竞争力的根本要素。但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青年人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则是不可忽视的。
  在各类读书调查中,大多是以纸质书为主要调查对象,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因素并没有被充分重视。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介时代的来临,阅读的娱乐化倾向明显增强,内容更具个性,渠道更加多元,阅读需求也从传统图书转移到网络、手机、手持阅读器等新型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也随之得到很大提升。
  南国书香节期间,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在与读者的互动中,将读书比作吃饭,“特别有营养的自己不大乐意吃,有一些特别喜欢吃的东西又不大有营养。读书也是这样,有的书特别好但是读起来困难一点、枯燥一点,就要耐心地读。”
  阎崇年认为,快餐文化也有有利的一面,人们利用手机、iPad等随时能获取信息,不用费事地去查,这些信息大多是知识碎片,对增加知识有好处,但对提高文化、激励智慧又有局限。
  电子阅读带给人类读书活动的变化是忧是喜,多有争论。但无论如何,迎合了现代人多种心理需求的数字阅读空前普及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也将掀起人类阅读史上又一次文化变革与解放的狂潮。对于培育书香社会,建设一个学习型国家的文化重任而言,阅读史上的这次重大变革,是一个挑战,但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把握得当,真正的文化大繁荣或能更快到来。
其他文献
“城中看不出怎样富庶,也没有多少很体面的建筑,但在晴和的阳光下,大家从从容容地做着事情,使人感到安全静美。谁能想到,这就是杜文秀抵抗清兵18年的地方啊!”1941年秋天,老舍来到云南大理时,发出如此感叹。  今年的夏天,日籍摄影师Q.Sakamaki穿越多个滇之古都,以独特的视角与黑白影像记录了这个漂浮在云之彼端的西南“秘境”。
2月11日,加拿大联邦公民及移民部长克里斯·亚历山大证实,政府希望在2014年终止联邦投资移民(IIP)和联邦企业家移民(EN)计划。有评论认为,加拿大此举意在“对投资移民说不”,更有人言之凿凿称此举意在阻止蜂拥而至的中国富人移民加拿大,因为“中国富豪素质低”、“炒高加拿大房地产”等等。  加拿大真的对投资移民,尤其中国富豪们说“不”了么?除了加拿大,世界其它地方对中国富豪们的移民作何反应,是否如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习近平和马英九同时步入会见大厅,在响成一片的快门声中,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习近平和马英九均身穿深色西装,习近平打红色领带,马英九打蓝色领带。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
人类的历史事件在实践中出现以前,经常是在灵魂深处首先宣告的。而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  —罗曼·罗兰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关于“青年”这一概念的现代缘起,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880年,一个日本传教士从唐朝诗人张九龄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中取“青云之志”的含义,率先把英文Young Man翻译
华灯初上的北京城,整个儿被浑浊的灰霾封锁,于阳台上极目眺望,视线受困于天地之间一片灰朦朦的暮色,不能及于远方。  “天气好的话,晚上可以看到国贸和中央电视台,今天这种天气是看不到的。”每天上班,王一坤都会打开阳台上的窗子,拍一些照片存入电脑,隔两周在微博上发布一次,他为此起了个名字叫“环境监测双周报”。至今已经进行了6周。  王一坤意欲通过不间断发布照片,吸引更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城市环境问题上来。
《民主、法治、人权》  罗隆基 著 刘志强 编  法律出版社 2013年10月版  从上世纪初到建国前的半个世纪,中国既是真刀实枪的战争最为惨烈的时期,也是观念和思想上的论争最为激烈的阶段。思想的论争从中学西学的体用之争,到辛亥后迅速转为文化、民主和科学的议题,再到国民政府成立后,进一步深化为宪政、人权、法治等主题。短短30多年时间,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已经完成了从表达形式到概念,到理念上的现代化过
01. 2013年2月16日,云南,紧挨着江城县的景洪市,进入村寨的野象群。  对蔡应升而言,妻子留给自己最深刻的记忆,是在遭到大象袭击后,90来斤重的妻子,成了一坨“只有十来斤的碎肉与碎骨”。  2014年5月5日中午,在蔡应升的家里,他向《南风窗》记者比划着在咖啡地里,他所能寻找到的妻子身上的一些部位。蔡应升是云南省江城县整董镇滑石板村新康组村民。说起54天前妻子张德芬的遭遇,一开始,他还能控
《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欲将“周易”申遗的东邻韩国可谓躬行自明。  60年前,韩国跌入当时世界最贫穷国家的行列;40年前,外向型经济让韩国人集体品尝到幸福的味道;20年前,韩国正值民主蜕变,其GDP俨然中国的3/4;到今天,韩国经济总量仅及中国1/7,虽然人均下来仍4倍于中国,但作为经济样板的意义已大为逊色。  不过,也许正因为发展阶段的趋近,中国才更多被拿来与韩国做比较。韩国在政治民
“特赦”身陷囹圄10年的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并大赦“绿色和平”、“暴动小猫”等示威人士,花重金拉住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不倒向欧盟,让俄罗斯军舰开到苏格兰尼斯湖出海口“调戏”措手不及的英国皇家海军,令俄巡逻机绕日本列岛飞行一周……普京看上去对自己掌控下的内政颇有信心,以至于在索契冬奥会举行一个多月之前,连出让舆论惊叹之举。然而仔细辨识即可发现,普京不断出牌的实质是试图效仿苏联父辈为俄罗斯创造一种基
编者按:因经济低迷正酝酿大规模出售国资的哈萨克斯坦,其总统11月上旬在法国表示,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令哈过境能力增加,希望法国企业对此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久前他还向到访的日本首相表示,希望日企也参加建设从中国经中亚连接欧洲的陆路,可以说是间接要求日本支持“一带一路”构想。  本文作者系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法学院教授,他表示哈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时指明了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