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和羡余现象在“完形填空”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考查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羡余现象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型设计中的体现,并由此总结完形填空题的答题原则,分析学生答题中的一些不当习惯,以期矫正答题方法。
  【关键词】格式塔理论 羡余现象 完形填空 技巧
  从历年全国各省份高考英语试题来看,完形填空题型都是必考题型,同时它也是学生最棘手的题型之一。要想提升学生完形填空的答题能力,除了加强训练,改变一些不当的答题习惯,矫正答题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该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事物并非对个别刺激作出反应,而是对整体作出反应。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强调人感知到整体的现象之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人的感知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也不是先感知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设计理念正是基于格式塔的“完形”理论。完形填空要求考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主体内容,思想情感,行文脉络,然后补充空白,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流畅、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完形填空题的设计还体现了应用语言学的羡余现象。羡余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在完形中,所设空白处的语言对于整个语篇来说是“多余的”语言形式,少了这部分语言形式,不影响语篇的整体理解,反过来,整个语篇的把握又是空白处填写的依据。
  基于此原因,我们不难理解完形填空题为何能够通过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句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来帮助填写空白处的词汇。由此,从答题方法来说,做完形填空题时,一定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行文思路和情感倾向。要达到这一点,关注首句、主题句、表示起承转合的单词的意思和作用就尤为重要。以下以宁德市2015年二月质检卷为例来说明。
  People might tell you, “Oh, boy! Get ready. The move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is a 36 one!”
  As excited as you are to get out of the house and away from the absolute 37 of your parents, there will be a 38 maybe early on, maybe later that you will start feeling a little homesick.
  You can’t go home every time you feel homesick. Even if your school is 39 to your home, resist the urge to return on weekends for food and laundry services. 40 at least until Columbus Day to leave the new 41 you’re trying to create, which will help you step 42 your comfort zone. The whole point of college beyond getting a 43 is for you to get out and make some decisions for yourself, to foster your 44.
  The bes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to get out and 45 in something. Anything! It will help you’re your 46 off your homesickness, and give you the opportunity to get 47 and have a little extra fun as well. You will meet new people who have similar 48, and maybe even contribute to a worthy 49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in somebody else’s 50. Imagine that. Cure your homesickness and provide a service to mankind. That’s a 51 play.
  Another grea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52 exercise. Go for a walk or a slow run around campus. Go to the gym. Or 53 go kick a football with the skaters at the entrance to your dorm. Whatever you do, you’ll feel so much 54 about yourself when you’re done. A healthy mind 55 a healthy body. Plus, it’s fun!
  36. A. wonderful B. Tough
  C. smooth D. constant
  37. A. contact B. Touch
  C. control D. record
  38. A. time B. Way
  C. Place D. transfer
  39. A. similar B. Close
  C. related D. connected
  45. A. put B. Disappear   C. fit D. participate
  52. A. fashionable B. Gentle
  C. mental D. physical
  55. A. turns to B. results in
  C. refers to D. lies in
  首先,借助于文章首句,各段主题句,这篇文章结构很清楚,不看空格部分,我们通过首段和各段主题句不难看出文章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首段首句“Oh, boy! Get ready.”展开谈关于the move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遇到的“homesick”问题,maybe early on, maybe later - that you will start feeling a little homesick…,以后各段主题句都是一个建议。You can’t go home every time you feel homesick. The bes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to get out…, Another grea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52 exercise.所以通过首句话和各段主题句不难了解全文主要内容。其次,关注表示“起承转合”的单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如:besides,nevertheless,however,but,while,yet,so等。如例文中39题前even if让步关系,很容易推出39题填close,“即使家离得近,也不能一想到回家就回家”。
  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很多学生缺少对设计题目意图的认识,会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不当的做题方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答题对提升完形填空的答题能力非常重要。
  一、切不可一遍到底,读一句填写一句,完全不顾篇章结构的整体性
  有些同学为了省时间,不愿花时间先通读一遍,习惯边写边读。可以使用这样方法就能填的空极少,常为语法结构题或固定搭配题,不需要看上下文,仅从本句的语法结构或常识就能确定。而通常题设大多数是通过文章整体结构,连贯的脉络得来的。如例题中几乎所有要填的内容都离不开上下文:有的是前后句语言提示,如36、38两题的提示语言分别为…boy, get ready.既然需get ready,肯定有问题要解决,那36空怎能用wonderful连接。38题后用破折号解释…maybe early on, maybe later.“时间”只是迟早的问题,所以38题归纳为“time”;有的是字里行间如37题“control”,39题“similar”;有的题目设置的四个选项在本句中都行,但符合上下文的就只有一个,如55题B、C、D三个答案从句子本身来讲都对,但是本段支持句部分在说明锻炼身体有助于解决想家问题,所以只能“a healthy mind lies in a healthy body”。
  所以真正省时高效的完形阅读方法,如前所说,先快速通览全文,把握首段首句所传递的主要信息、各段主题句,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情感。总之,放眼全文,找线索,切不可脱离文章填空。
  二、先易后难,不急于填空,寻找上下文提示信息
  由于文章选段的不完整性,在填空时,有的线索比较明显,很容易找到答案,而有些线索跨度较大,可能要等到其它空白处答案逐渐完善后,才浮现出来。如上文45、49题,都需要读完所在段落较长部分,才容易做出。45题前后整段有很多提示词:get out,anything,new people,have fun as well。49题前面worthy,后面有make a difference,provide a service to mankind。所以做完形填空题不能想着按顺序填空,得先易后难,逐渐现出完整、清晰的文章来。急于求得答案,反而欲速则不达。
  三、紧扣语境,不主观臆测,确保行文流畅
  完形填空设题时除语法、固定搭配填空外,其填空在上下文都是有结构或内容或情感的语境提示,而很多同学在做题时都会不自觉地脱离原文,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已有知识来填空,完全忘了文章的结构信息。如例题中的38题,大多数同学都会填写A,因为他们凭感觉认为上大学,应为a wonderful thing,全然不顾上文提示:“get ready”。get ready意味着有麻烦,有问题等着解决。后文也都绕着“homesick”在说,通篇不是在说一件“wonderful”的话题。做阅读题常要根据这篇文章或根据文章中某人的观点来确定选项,因此,做完形要确保所填的内容是文章行文所需,而非主观臆测的选项。
  四、避免汉语式思维
  除了受主观思维的影响外,学生在学外语时,常会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即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语言心理倾向。母语的先入为主,使得学生常犯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英语题,这是由于学生平时了解两种语言文化差异较少造成的。因此,平时学习应多积累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学会使用英语思维运用英语。
  五、复读、检查
  这一环节经常被很多同学忽视。复读、检查即快速浏览一遍,看所填答案放在原文是否顺畅。文章有空缺时,很容易因局部理解不够全面而造成阅读、答题出错,有时也会粗心犯错,通读一遍确保准确性。
  结语
  总而言之,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目设计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及羡余现象原理所揭示的人的感知规律。循着这两个原理,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答题应遵循整体把握全文的原则,避免一些不当答题习惯的影响,运用更有效率答题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永康. 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 毛向樱. 论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J]. 铜仁学院学报,2012(4).
其他文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国际谈判、人生之路、平常小事,还是课堂教学都是如此。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使教学活动在上课伊始就进入有效甚至是高效状态。有人把导入称为“上弦”、“定调”,很形象地概括了它的作用。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上产生的,教师一登上讲台,有的学生就会很快调整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方面来。但也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
首先,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明确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高中的美术教培养出来的高中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1.以个人或者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  2.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以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要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美术这一文化现象,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回到情境中去,回到
【内容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小学课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多依赖课件,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盲目照搬,缺乏创新;“以机为本”,本末倒置等。本文针对其应用误区,提出了一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使用的原则,如适时、适度的原则,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遵守教学规律的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教学 误区 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确,兴趣对于人从事某种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使人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一名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化学现象。化学是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变成被动学习,形成恶
【内容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枯燥”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熏陶,使学生自觉、主动、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情感教育 修养 兴趣 优化 体验成功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了“枯燥”的代名词,很多学生的
适时点拨 理清思路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曾说:“点拨的精髓在于适时点拨,相机诱导。”我在上李密的《陈情表》时注意及时捕捉这种点拨的时机。分析文章时,我引导学生着重抓住李密陈情的对象。在当时的情况下,李密言辞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思考李密是如何陈情的。谈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时,我问学生:李密该怎么说服皇帝?  顿时,大家一片茫然。我知道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内容摘要】音乐和舞蹈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的教学,既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又可以拓展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创造的舞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音舞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舞结合 途径方法 注意事项  一、问题缘起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就落在“表达
今年四月份,江西省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在我校组织了江西省第二届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七百名老师参加观摩。其中政治高效观摩课设置了四节,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高效课堂理念和模式的展示。观摩后感觉四堂课确实精彩纷呈:教学设计新颖,素材丰富、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生生互动活跃,高效韵味十足,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感觉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四位优秀的政治老师在注重解读新课程理念、展示高效教
【内容摘要】一个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其二,要指导学生勤于观察,要做一个有心人;其三,教师要鼓励他们勤动笔。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要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作文指导也很重要,除了指导学生安排层次结构以外,还要教学生一个开阔思路的重要方法——先放后收。天长日久,作文水平定有提高。  【关键词】广泛地阅读 勤于观察 勤动笔 批改方法 先放后收  教育部门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地球这个人类生存繁衍的唯一家园,差点就被扼杀在她哺育的子孙后代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人类在遭受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不仅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更危及到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所以,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让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自觉担负起环保的重任,意义十分重大。但目前学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