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岩溶山地不同恢复模式云南松水分利用策略的差异

来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anM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云南松不同恢复模式下的水分利用策略以探究植物合理的种间配置结构,为岩溶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测定云南松及混交群落内4种植物(清香木、香樟、滇青冈、锥连栎)的茎秆水和不同水源的氢氧同位素值,结合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进而探究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岩溶地下水是喀斯特植物的稳定水源,云南松混交林中20~60 cm土壤层含水量显著高于纯林,旱雨季最大相差10.36%和15.19%,表明混交林内水分条件更好。2)云南松混交林相较于纯林,水源的利用比例季节波动小,旱季香樟与清香木加大了对岩溶地下水的利用比例18.1%、19.2%,降低了种间竞争,其深根提升上来的水分又可惠及云南松及浅根植物。3)与纯林中云南松相比,混交林中云南松叶片δ13C值季节变化小,表明水分利用效率相对稳定。云南松可以与清香木、香樟等阔叶树种混交种植,能够提高云南松的存活率,也减少植物群落在水源利用中的竞争。
其他文献
以硝酸稀土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增脂剂与乙烯利和α-萘乙酸这2种生物增脂剂复合得到化学/生物型复合增脂剂1和增脂剂2,并施用于云南松的增脂实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增脂效果,年平均增脂率分别为31.48%和20.20%。松脂中松节油质量分数提高24.6%,松脂流动性增加,品质得到提高。对施用增脂剂的云南松进行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施用增脂剂后,松针鲜质量、干质量增加率最高可达34.57%和37.89%;叶绿
期刊
【目的】探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配施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磷、镁和硼肥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8年生云南松幼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1)施肥后1.5 a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达23.5%~50.3%、18.0%~31.4%和75.3%~159.3%,均高于对照的22.4
期刊
为探明掘进机服役过程中岩体地质关键参数与掘进机工作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在综合岩机参数静态映射关系基础上,将多维关联算法引入到隧道掘进岩机耦合模型的建立中。在充分利用服役过程地质岩层条件、掘进速度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处理,分类编码后,选取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峰斜指数、薄弱面间距、掘进速度、岩石连续性方向的α角、岩石类型7个主要参数。使用关联规则算法进行分析,总结出20条掘进机掘进
期刊
以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的2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在家系层次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科学评价云南松苗木质量和提高遗传改良的潜在增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2 a生实生苗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地上干重、全株干重、根分配、茎分配、叶分配、地上地下生物量比9个生物量指标的表型分化系数为57.74%
期刊
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是分布于滇、黔、桂交界处的一个云南松变种,其自然生境独特,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该研究以分布于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沿线的8个细叶云南松天然种群为材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及巢式方差分析比较种群间及种群内种实性状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及典型相关分析探究种实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最后对种群进
期刊
云南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其林分普遍存在退化情况,对其提质增效已是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尚缺乏全省云南松林分质量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定量评价作为参考。本文用MaxEnt模型,结合350个云南松分布点和47个环境变量,获得云南松适生区范围;并通过Arcgis 10.2平台,在云南松适生范围区内对1 500个云南松小班的3个关键指标,即公顷蓄积、年龄、生长速度进行插值和分级计算,获得全省范围内各指标分级
期刊
以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不同林龄(15、30和45 a)云南松为对象,通过1 a的定位观测,对不同林龄云南松的养分回流及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深入揭示云南松养分自我保持机制及云南松林地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中养分元素含量夏秋季相对较高,而冬季相对较低,N元素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少,其它元素则以45 a含量相对较高,30 a含量相对较低,总体上,各林龄养分
期刊
为了解采种时间和母树对云南松球果和种子性状的影响,对云南大理弥渡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混合家系种子培育苗木造林的11 a生云南松人工林进行采种研究.选择10株结实良好的母树,于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分6批次采种,以采种时期和母树为因素,构成2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处理组合的球果横径、纵径、干质量、含水质量分数、出种率和种子千粒质量分别为29.6~46.6 mm、51.21~85.67mm、15.
期刊
为解决地铁站后工程管线安装进度的精细化管控问题,提出一种安装进度数据自动采集与可视化分析的智能管控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利用管线BIM模型生成下料清单,将管段BIM模型导入至BIM管理平台;2)工厂按照下料清单打印RFID电子标签,管段加工完成后粘贴RFID电子标签;3)管段到货安装后现场RFID读取器自动识别并远程传输;4)BIM管理平台接收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计算安装进度,以可视化方式管控
期刊
为解决长距离单车道隧道幽暗湿滑环境司机视线受阻、多车辆行车风险大及运输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长距离隧道无线通信传输及定位信息计算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车辆自主避让算法,构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研发车载调度指挥终端,为车辆相向行驶时提供避让提醒、同向行驶时提供车辆跟车距离提醒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了现场隧道车辆相向行驶提前20~35s的避让预警,同向行驶跟车50~200m的精确定位及防追尾提醒,降低了长距离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