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云南松针叶养分回流及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

来源 :西部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tc8356341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不同林龄(15、30和45 a)云南松为对象,通过1 a的定位观测,对不同林龄云南松的养分回流及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深入揭示云南松养分自我保持机制及云南松林地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中养分元素含量夏秋季相对较高,而冬季相对较低,N元素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少,其它元素则以45 a含量相对较高,30 a含量相对较低,总体上,各林龄养分元素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为Ca、N、K、Mg、P。(2)各林龄云南松针叶中N、P、K在不同季节中均有明显的回流,回流率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而差异明显,大多在冬季的回流率相对较高; Ca元素则在各林龄各季中出现富集,富集率随林龄增加而增大; Mg元素除45 a在春秋冬季中有少量回流外,其它林龄及季节则均出现富集。(3)各林龄N、P、K的利用效率在冬季较高,而Ca、Mg的利用效率则在秋季较高,利用效率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明显。结果显示,各林龄对养分元素的平均回流率从大到小为K、P、N、Mg、Ca,平均利用效率从高到低为P、K、Mg、N、Ca,养分元素的回流率及利用效率与养分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云南松针叶对N、P、K保持较高的回流率和利用效率,表明云南松对贫瘠低磷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贫瘠低磷环境下造林的优良树种。
其他文献
采用全样本调查方法,对近年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内云南松的松梢斑螟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云南松受害率、株受害枝梢、受害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内云南松上松梢斑螟平均受害株率为5.08%,平均每株受害梢数量为0.28个;云南松种质资源的21个分布区来源地中受害最严重的前5位依次为腾冲、天峨(广西)、弥渡、施甸、隆林县,后5位是昌宁、德钦、梁河、麒麟、峨山县(区);不同分布区来
期刊
为了解间伐和修枝抚育经营对云南松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林场的尖山林区12 a生1 m×2 m×5 m的非均匀密度控制造林的云南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开展试验研究,并于抚育前和抚育后1 a和2 a时进行逐株对应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后2 a时,处理组合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为16.2%~24.4%、33.7%~36.5%和68.8%~93.3%,对
期刊
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对阐明种群的发展机制和各种生态过程及群落的稳定性和演替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西北地区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运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静态生命表、扩散系数、聚块性指数、丛生指数等分析云南松种群动态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云南松种群龄级结构呈纺锤型,个体主要集中分布在Ⅲ—Ⅵ龄级(占78.93%)。2)种群存活曲线趋
期刊
<正>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格外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要求学生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操守,对于传统美德进行良好的继承发扬,逐渐成长为高素质青年。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们不仅仅要管理好班级,为学生们创设井然有序的班级管理制度,而且还需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积极实施绿色德育工作,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要
期刊
以硝酸稀土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增脂剂与乙烯利和α-萘乙酸这2种生物增脂剂复合得到化学/生物型复合增脂剂1和增脂剂2,并施用于云南松的增脂实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增脂效果,年平均增脂率分别为31.48%和20.20%。松脂中松节油质量分数提高24.6%,松脂流动性增加,品质得到提高。对施用增脂剂的云南松进行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施用增脂剂后,松针鲜质量、干质量增加率最高可达34.57%和37.89%;叶绿
期刊
【目的】探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配施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林生长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U*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磷、镁和硼肥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8年生云南松幼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1)施肥后1.5 a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达23.5%~50.3%、18.0%~31.4%和75.3%~159.3%,均高于对照的22.4
期刊
为探明掘进机服役过程中岩体地质关键参数与掘进机工作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在综合岩机参数静态映射关系基础上,将多维关联算法引入到隧道掘进岩机耦合模型的建立中。在充分利用服役过程地质岩层条件、掘进速度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处理,分类编码后,选取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峰斜指数、薄弱面间距、掘进速度、岩石连续性方向的α角、岩石类型7个主要参数。使用关联规则算法进行分析,总结出20条掘进机掘进
期刊
以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的2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在家系层次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科学评价云南松苗木质量和提高遗传改良的潜在增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2 a生实生苗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地上干重、全株干重、根分配、茎分配、叶分配、地上地下生物量比9个生物量指标的表型分化系数为57.74%
期刊
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是分布于滇、黔、桂交界处的一个云南松变种,其自然生境独特,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该研究以分布于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沿线的8个细叶云南松天然种群为材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及巢式方差分析比较种群间及种群内种实性状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及典型相关分析探究种实性状与地理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最后对种群进
期刊
云南松是云南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其林分普遍存在退化情况,对其提质增效已是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尚缺乏全省云南松林分质量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定量评价作为参考。本文用MaxEnt模型,结合350个云南松分布点和47个环境变量,获得云南松适生区范围;并通过Arcgis 10.2平台,在云南松适生范围区内对1 500个云南松小班的3个关键指标,即公顷蓄积、年龄、生长速度进行插值和分级计算,获得全省范围内各指标分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