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教义学限缩分析

来源 :金融法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裁判文书数据显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占据了信用卡诈骗罪总量的绝对比重,2018年司法解释修改生效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数量及比重都有所下降,但是还是占据了信用卡诈骗罪总量的一半以上.为此,有必要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进行限缩解释.首先,在判定是否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时,应坚持透支行为必须满足信用卡诈骗罪基本构造的要求,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在透支行为之后产生;其次,应注意区分信用卡透支行为与以信用卡为媒介的贷款行为,对后者应以其他犯罪处断;再次,“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应定位为客观处罚条件,以便进一步限缩入罪边界;最后,应根据最新司法解释限缩界定“有效催收”与“透支数额”.
其他文献
本案作为一向以“安全”“规范”著称的电票业务出现的第一单风险事件,不仅打破了电票“零案件”的纪录,而且反映出了票据市场及银行电票业务蓬勃发展背后的一些问题与隐患.
投服中心提起的证券支持起诉在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存在运作程序不明、诉讼角色混同、法益保护片面和衔接机制失灵等问题.当前,中央拓展公益诉讼范围的要求、证
本文首先梳理了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优点及问题,阐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并从域外实证研究中总结出该结构下公司发展的周期规律;其次指出了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下的投资者
调解是以非诉方式解决证券期货纠纷的重要途径,在证券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普遍适用,与传统的诉讼、仲裁制度相比,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愿、简便高效、成本低廉、强调保密和以和为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之一,对民商事活动具有深刻影响.当前金融领域司法实践中,该条款适用的模糊性对市场活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国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