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手术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患者的手术预后,分析影响其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8例成人PA的治疗结果。其中19例为肿瘤全切除,9例为部分切除。5例初次或再次手术后接受放射和(或)化学治疗。随访患者的预后,探讨影响复发的可能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的无进展生存率。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8~92个月,平均为41.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Kaplan-Meier结果显示,初次手术后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92.7± 5.0)%。共7例(25.0%)复发,复发时间平均为49.5个月(4~60个月);7例中,4例位于幕上,4例因病情进展需再次手术。1例二次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5例接受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肿瘤未复发或未增大。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复发的比例分别为1/1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幕上、幕下)的患者,以及MRI显示囊实性与实性病变者,肿瘤复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成人颅内PA患者术后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可能是避免肿瘤复发的因素之一。未能全切的患者术后短期内肿瘤可复发,复发病例可能出现肿瘤恶变,应加强对这些成人患者的术后随访。

其他文献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细胞,按照表型可将其分为M1,2型。M1型巨噬细胞可激活Ⅰ型超敏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下调免疫应答,并可参与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肿瘤微环境的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研究发现,TAM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对TAM在宫颈癌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发现TAM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宫
弓形虫病是全球最普遍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儿及新生儿先天性感染,严重影响优生优育。笔者拟就对孕期弓形体感染的特点、孕期弓形虫感染后对胎儿造成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感染后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对孕期弓形虫感染的筛查、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孕期弓形虫感染的筛查及防治提供依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较常见疾病,对胎儿具有严重不良影响。ICP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免疫因素被认为参与其发病。辅助性T细胞(Th)中,Th1/Th2免疫平衡向Th1偏移是ICP发病的重要环节。Th17分泌过量白细胞介素(IL)-17,巨噬细胞分泌大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功能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表达水平的下调,以及其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作
代谢综合征(MetS)是多重代谢异常聚集的现象,主要包括肥胖、血糖调节异常、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导致Met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孕前存在MetS的孕妇于孕期发生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风险增加。同时,GDM与HDCP孕妇产后罹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其远期发生代谢性疾病,亦有一定的关系。笔者拟就妊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中、晚孕期常见的特发性肝脏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病以皮肤瘙痒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为典型临床特征。我国部分地区的ICP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ICP孕妇一般预后良好,但ICP对围生儿常危害严重,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粪污染甚至胎死宫内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围生儿不良结局与孕妇血清TBA水平有密切关系,但ICP导致不同妊娠结局的病理机制尚未完
期刊
目的探讨脊膜瘤手术中切除硬脊膜内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脊膜瘤并行硬脊膜内层切除术的25例患者,所有肿瘤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对所有病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判断脊膜瘤对蒂部硬脊膜内层的侵袭性,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并统计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肿瘤的复发率。结果本组25例患者的肿瘤均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均为W
目的分析青少年库欣综合征(CS)的临床特点和定性诊断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0例青少年C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就诊年龄(14±4)岁,男︰女=1.00 ∶1.17。50例CS患者中,36例(72%)患有库欣病,为最常见的病因。CS患者临床表现典型,锁骨上脂肪垫、满月脸、向心性肥胖、水牛背症状出现比例均超过90%;63%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脑室肿瘤的可行性及其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肿瘤患者共2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38.04 cm3,均采用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肿瘤位于侧脑室8例,其中经纵裂胼胝体手术1例,经皮质手术7例;第三脑室肿瘤7例,其中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2例,经枕部皮质手术1例;第四脑室肿瘤10例,均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经颞下岩骨前方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颞下岩骨前方入路切除内听道以内、桥延沟以上累及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脑膜瘤23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6例(SimpsonⅠ~Ⅱ级),次全切除7例(Simpson Ⅳ级),无死亡病例。随访3 ~ 24个月,1例次全切除的患者肿瘤稍增大。术前症状明显的20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