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光影游戏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楼是Damien的个人空间,过道的一侧是他的卧室,尽头带有朝南阳台的大间则被用作他的工作室。红色的人像雕塑来自Maison Dada,是好友,同时也是工作伙伴的Masa送他的礼物。明式案几上整齐地摆放着他从各处的古董店里淘来的玩意儿,每隔一段时间Damien就会把自己的收藏品轮流摆出来赏玩。


Damien工作室的一角,墙上是他最珍爱的摄影创作之一,桌椅案几都是从家附近的古董店里一件件淘来的。佛像旁是必不可少的家人照片。还有最近收集的一堆鼻烟壶,玉石的光泽在灯光下流转,给他带来了色彩创作的灵感。


一楼的大客厅,也常常会变身为团队创作的工作室。Damien的作品就是这个空间中最好的装饰。沿墙长达6米的矮柜既可以用来摆放陈设,也可随时变身为来访者的座位。


出生于于法国巴黎,Damien Dufresne不仅是彩妆界教父级人物,也是一位知名摄影艺术家。毕生将彩妆视为艺术,Damien通过彩妆师、艺术指导和摄影艺术家等不同角色,持续不断地描画出色彩和美的丰富样貌。

  充斥着各色时髦小店的上海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一直北行,喧嚣忽地消失。行过一段栽满垂柳的宁静小路,路尽头是一座朴素的哥特式小教堂——新恩堂,转过新恩堂,不远处的一条弄堂深处就是Damien在上海的家兼工作室。
  这条路也正是Damien最喜欢出门散步的路径。三年前,Damien Dufresne以全球艺术总监的身份加入中国彩妆品牌玛丽黛佳。作为成名已久的欧洲彩妆界教父级人物,他的视野已远远超越了时尚,进入对光影和色彩的艺术性探索,去年更是在ArtCn画廊举办了名为“Murmur/不语”的摄影个展。与Damien私交甚笃的玛丽黛佳品牌创始人Masa这样形容他:“他是在脸上和身体上绘写诗歌小说的人。”
  初遇这栋安静的三层小楼,Damien对它一见倾心:“我立即就被这栋房子吸引了,它有极简的线条和充满自然质感的空间,原木的天花顶棚和木质地板,裸露的砖墙;空间分布也很棒,三层空间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同时作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虽然有完美的第一印象,对空间有着“视觉洁癖”的Damien仍然马上开始了他的改造工程。原先在一楼大厅里的厨房被移至门厅,同时移走所有的家具,只保留和墙面木板相连的长至6米的置物平台,错落摆放书籍和自己的摄影作品,也为偶尔举办的朋友聚会提供了足够座位。另一侧的墙面是Daimien设计的整墙白色隐藏式储物柜,还有窗户下用来隐藏暖气片的灰色木格栅。格栅的顶层正好是一个极简的置物平台,用来摆放绿植和非洲雕像收藏,以及在国内四处淘来的老物件。进门处原先暗绿色的墙面被改成了中性灰,安静和极简的空间调性再次被强调,在原木色、灰色和白色组成的素净空间中,斑驳的实木立柱、线条优美的中式罗汉榻和明式官帽椅更加突出。墙面上挂着Damien的巨幅摄影创作,冷峻的底色和丰富微妙的光影细节等待着来访者细细欣赏。“我对色彩非常敏感,不仅是颜色,还有它的明度和饱和度,原先的部分墙面和楼梯扶手是我不喜欢的一种暧昧的暗绿色,我希望它们变得更加简单直接。”这位对光线、色彩和细节近乎“吹毛求疵”的艺术家这么说道。
  在Damien的规划下,现在的一楼是相对公开的会客厅,他的助手咒咒在这里工作,合作的模特与设计团队也经常在此開会。二楼则是Damien的私人空间,在楼梯左右分别是他的卧室、书房、更衣室和浴室。他选择了温暖的褚红色墙面和原木色的顶面来包裹整个卧室,书房则由褚红色和灰色的砖墙以及明亮的白色墙面组成,粗糙的灰色砖墙上悬挂着他最钟爱的摄影创作之一《神曲》,模特被包裹在烟雾般的红色面纱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这里办公,这是最贴近我个人生活和品味的楼层,在这里摆放的收藏与物品更加私密,比如我在法国的家人的照片、我在各地的市场上淘来的珍爱老物件,以及收到的礼物。”
  “这些作品表达了我的感受,我不打算给它们下任何定义,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非取悦他人。如同画家或雕塑家,他们拿起画笔或泥巴只是因为他们需要表达,我创作并且用我喜欢的方式来展示。我想在作品中展示一种神秘感,给予人充分的想象空间,相比直观的色彩,我更喜欢使用一些‘微妙的色彩’,比如暗调的红色。我更希望作品能脱出色彩的束缚,更多地去表达人与人,以及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三楼是原先住客的卧室,由阁楼和房间组成,Damien去掉了阁楼的隔板,外露出6米高的木质尖顶和结构桁架,这个光线明亮的纯白色空间被用作他的摄影工作室。“这里非常适合拍摄彩妆造型和人物创作摄影,这个空间和我在巴黎的工作室非常相似。”
  “我不是收藏家,也不喜欢‘收藏品’这个词,我只是个旧物爱好者,喜欢逛跳蚤市场,从老物件中可以学到很多,我喜欢寻找、发现、获得它们,跟它们一起生活以及与朋友分享,就像重新赋予了它们生命。”   “每个人与‘家’都有不同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先项,有些人的支出用在旅行上,或者用在看演出,或汽车、时尚……对我来说,生活环境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如何平衡的问题。当我接待工作伙伴或者朋友时,我希望空间里的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与整体和谐,这是非常惬意的。”


二楼工作室的一角,白、灰、原木色几乎是空间里限定出现的颜色,资料柜上是Damien收藏的漆面镶螺钿的相框。


一楼大客厅的另一端,白色的玻璃砖后面是通往二楼的楼梯,小小的会客角永远不缺鲜花、绿植和新鲜的水果。


1三楼高敞的斜顶空间光线明亮,用于人像拍摄,也是服装设计师聂怡进行创作的空间。


2.一楼大客厅,剥离、打开、呈现,难以处理的原木粗柱反而成为了空间的视觉中心,平衡了长条形空间带来的空洞感。


3.二楼过道的白墙上悬挂着Damien的摄影,精致的黄色小案几正好合适过道的尺度。


4.明暗交错的楼梯拐角,粗粝的墙面和平滑的扶手线條,将一切装饰减到最简,才能凸显材质本身之美。


一楼的小院是派对中人们最喜欢聚集的地方之一 ,院子虽小抬头却能见一方澄明的天空。


卧室中的圆形博古架上摆放着他早年在旧货市场上淘来的鼻烟壶和小摆件。
台钟出自20世纪40年代。
其他文献
2015年修复一新的Cavrois别墅的南立面,简洁的几何形体与沙色砖砌立面使其具有鲜明的现代性。1.儿童餐室墙上的浮雕最初由雕塑家Jan & Joel Martel兄弟创作,艺术家Jean-Sylvain Bieth复刻了当年的设计。2.LeCorbusier(左)和Robert Mallet-Stevens(右)是巴黎20世纪2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建筑师。3.修复一新的主卧室,具有简洁的Ar
期刊
站在1915艺术空间的楼顶上拍到的开元寺东西双塔。其中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代;西塔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此双塔均为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是我国古代石塔中的珍品。  泉州近海,自唐宋繁华,于宋元鼎盛。作为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点,这座古城从800年前开始,就习惯以开放的怀抱容纳漂洋过海来的“新鲜”——各类文化在此交汇、各种宗教于此共存、各色人等也秉持来者便是主人的宗旨,在这里“误把
期刊
王啸波(左)手持眼珠能转的活目武生木偶与泉州偶头雕刻大师黄清辉(右)在一起。王啸波,出生于泉州,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配音、教学等工作,现为电视台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業余从事传统木偶收藏及木偶盔帽制作。黄清辉,泉州人,木偶雕刻大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王啸波藏品卷眉武生木偶,可扮作武松。  又一个正月十六的晚上,安海镇“镇西境”照例要将田都元帅的塑像
期刊
仰拍鼎立艺术馆中庭雕塑与采光天井。艺术馆内部呈对称布局,寓意“天圆地方”。井心透雕《洞天福地》,寓意五福环抱四水归堂。整座艺术馆的建筑均由鼎立品牌创始人及鼎立艺术馆馆长王向荣设计。  从泉州市区驱车往海边,渐近惠安崇武,街道两边的画面愈发魔幻起来:巨大的观世音造像并排飞天维纳斯在微笑着俯瞰路人,高壮的关公手持大刀指向一只巨型招财老鼠……在这里,穿越古今东西的各种“人”和各位“神”济济一堂,代替不能
期刊
艺术家王赫作品《窗中景:大水花》局部。他将古画的山水意境与大卫·霍克尼的“大水花”结合,搭在地板上的跳台,仿佛可以直接跳入山水间畅快游泳,激起大大的水花。由近及远,昌迪加尔椅;非洲埃塞俄比亚整木挖小凳子;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马赛克咖啡桌;20世纪70年代DS-600模块沙发系统,出自Ueli Berger for De Sede;《火焰》艺术作品出自张涉嫌。  時光如何被珍藏?一把来自20世纪的
期刊
建筑师朱一君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泉州城里走街串巷、吃冰喝茶,逢上一阵急雨,就近躲人屋檐下,正是路边小庙。雨声滴答,这位从东京归来的建筑学博士就这样跟“神仙”一起静默待了半小时,也挺好。  吴志超喜欢改造老房子。作为地道的泉州人,他对城中心这幢不知锁了多久的老楼梦寐以求,每当路过,都会趴在门缝口往里望,如同望一位梦中情人。得知它要出租时,他还没进去看过就已签好了台同。  这样的两个人,相识于东京的建筑之
期刊
赤子空间一层的“艺术书店”。其中陈列中“赤子”发起的“巡江记·JinJiang blues”计划所拍摄的照片。这个拍摄计划是沿着晋江沿岸进行了拍摄和城市考察,邀请了摄影師乐子毅、刘树奎参与其中。  亚三与阿梅最近有点烦。因为女儿的出生,亲朋络绎登门道喜,这对泉州城里的文艺璧人不得不在长辈的压力下,被拉扯在自我对简利生活方式的钟情,与习俗中对浩大满月宴的要求之间。“最后可能还是得办,但我们争取办得简
期刊
刘钊Alan Liu,原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荣誉代表、生活艺术家,微博“京城闲人”,粉丝量已达260万。他以北京人的幽默、善于自嘲的态度分享着生活的片段。  冬日的阳光,灌满了这间朝南的公寓,一袭黑色、休闲打扮的主人站在光线明亮的落地窗边,正得见北京繁华的“城市心脏”风貌。其实,刘钊搬来“楼房”安顿仅一年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他只住“平房”。前前后后经历了三座四合院大宅,对他来说,四合院的日子像
期刊
1.麒麒商店开在中山南路上,从早晨8点的早咖啡到晚间的夜啤酒,这里融合了书店、酒馆、创意实验室、即兴戏剧场和民宿等多重功能。要找到它,请认准这个麒麟商标——穿着西服,提着包袱,夹着人字拖归来的番仔麒麟。2.麒麒商店的主人庄麒麒,80后,作为当年的文科状元在外地求學,又选择回到故乡创业。他在这里写诗、卖酒、当房东,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这座城市。3.麒麒商店一层白天是个书店,夜晚变身小酒馆,也是第一次看
期刊
goa大象设计的新总部成为600余位员工的工作场所,位于杭州天目里综合艺术园区,园区建筑整体上遵循严密的模数系统,宛如一首用清水混凝土写就的工整的诗。伦佐·皮亚诺与江南布衣联合goa大象设计将诞生在中国的超大规模综合项目的质量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伦佐本人也对此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肯定。1.具有美术馆质感的大堂集中体现了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延续了天目里综合艺术园区清水混凝土结构露明处理的手法,正对主入口的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