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对手笔下的王安石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情简率,不事修饰,饮食粗恶,从不在意
  王安石变法,激起各利益攸关方的思想和情绪的反弹。在对他的批评意见中,最为刺耳的就是对王安石人格与人品的反面看法。苏洵所写的《辨奸论》中,使人印象深刻的在于对王安石生活习性的刻画以及通过这样的刻画暗示王安石的“不近人情”。如说王安石衣垢忘浣,面垢忘洗,这一点并非完全是毫无依据的造谣。
  王安石性情简率,不事修饰,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从不在意,甘守淡泊,排斥虚华。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前,王安石曾与友人一同到寺庙里洗澡,友人偷偷地给他准备了一件新衣服,并把旧衣服拿走了。等到王安石出浴,随从将新衣服拿给他换上,但没告诉他实情,王安石很自然地就穿上了,竟没有发现衣服不一样。
  王安石在饮食上更让人忍俊不禁。任参知政事后,有人到处讲王安石喜欢吃獐肉干。王夫人听后很困惑,说王安石平日对饮食从不挑挑拣拣,何以突然喜欢吃獐肉干?就问负责饮食起居的随从是怎么回事。随从回答说相公每次吃饭不吃别的东西,只吃獐肉干。夫人就问,吃饭时你们把獐肉干放在哪个位置?随从回答说放在最靠近王安石手中筷子的地方。夫人就说,明天吃饭时你们换别的食物放在靠近他筷子的地方试试,果然是靠近筷子的食物吃完了,獐肉干却剩下了。原来王安石对食物并没有特别喜好,什么东西放在跟前他就吃什么。
  招待亲属,饮食也很俭素。王安石当宰相后,其亲家之子到京师办事,顺便到府上拜访,王安石请他明日来家吃饭。第二天,此人穿戴齐整前往,心想宰相府必然好酒好肉地款待。然而日头过午,王家的随从端上一些烧饼和蔬菜,还有少许酒和烤肉,随后就上了米饭,旁边放置菜羹。这位贵公子平时颇为骄纵,只吃了几枚烧饼,且只吃烧饼中间部分,四周却留着未动。不料王安石神情自若地将客人吃剩下的烧饼的四周拿来就吃了,让人惭愧不已。
  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王安石用心太专,沉思于学术,用心于政事,对生活细节完全是粗线条处置。他这种俭约的生活作风和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受到时人赞许:“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变法全面铺开后,反对王安石的声浪越来越高,政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低,甚至趋向人身攻击。王安石年轻时,身上皮肤像蛇皮一样脱皮,几位舅舅看不起他,暗地里挖苦说:这个家伙今后也想做官吗?而现在朝廷内士大夫对他的丑化更加恶毒,傅尧俞说王安石出生时,有一个獾进入了他的房室,后又不知所终,父母因此给他取小名叫獾郎。有一位官员问道士王仔昔,王安石为何没有后代?王仔昔说,王安石是天上的野狐精,怎么会有后代?獾与狐都是小型哺乳类动物,但都被用来诋毁王安石的人格,直接指斥政治对手为非人类,这就未免太过分了。
  黄庭坚虽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因此遭到贬谪,但他对王安石本人的学识和道德水平却既欣赏又敬佩。他曾说:“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讲求自律,修身讲求“内得于己”和“自治”习惯的养成
  王安石虽曾位极群臣,尊荣无比,但却简朴低调。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罢相后,他回到南京居住,起初还有个“判江宁府”官衔,但他一直没去视事。次年六月,他连这个也辞掉了。在江宁府城东门到钟山的半道上建造了住宅,晨暮诵读不辍,过着山林隐士、乡间老翁一般的清平生活。平日骑一头驴,带着僮仆游览山中寺庙。房子四面没有人家,不过仅能避风遮雨,又没有围墙,看上去就像一座旅舍。有人劝王安石修建垣墙,他以沉默作答复。
  在宋代官僚阶层中,三妻四妾实为常见,但王安石无姬妾、无侍女,亦不储家妓。夫人吴氏曾为他买了一位侍妾,当他了解事情原委(“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后,令其夫妇相聚,并且赏赐不少钱财。即使对王安石人格及其事业百般诋毁和丑化的邵伯温,也不得不称赞他:“王荆公天资孝友,俸禄入门,诸弟辄取以尽,不问。”
  王安石重德輕色,在北宋士大夫中显得特别突出。一次,王安石过扬州,朋友刘攽做地方官,强留他住几天。晚宴时,刘攽叫来官妓歌舞,王安石神色大变,坚决不肯就座。刘攽无法说服他,只好去除官妓陪伴,王安石这才落座。
  王安石为人严谨,讲求自律,主张“圣人内求”,修身讲求“内得于己”和“自治”习惯的养成。“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他终身保持着好学的精神,寝食之间都手不释卷,宋人一向予以高度的评价,即便是他的政敌都不能否认。
  对自己的事业拥有坚定信念、高风亮节的操守以及好学不倦的精神和廉洁自律的态度,王安石不失为中国古代官员中的一股清流。
  (摘自《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南昌起义“失败说”流传较久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起义军参谋团团长刘伯承,在起义后,被派到苏联学习军事。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刘伯承被指定为南昌起义委员会委员。在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会上,他作了题为《南昌暴动始末记》的报告。其中说:“南昌暴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在历史上的第一页,可惜是失败了,在这当中牺牲了若干同志,换得来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失败中求得的教训。我是
期刊
我们知道,旧时君主、贵族、大臣去世之后,官方会根据逝者生前的功过是非给出一个谥号,比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谥号具有盖棺论定的性质,何人当配何谥,有一套谥法。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具有获得赐谥的资格,三品以下的官员,原则上不给予赐谥。  话说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九月,郑国公夏竦在京师去世。夏竦是一品大员,当然必须赐谥。在议谥的过程中,就究竟应该给予夏竦一个什么谥号,礼官与宋仁宗
期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是明确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政府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措施,彰显了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动力。下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蝶变,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首先,提升思想认识,树立崇尚工匠精神的民族意识。其次,加大科研投入,改进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次,不断培育和完善与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用主权换治权”  1983年6月9日,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足以确保撒切尔夫人蝉联首相,任期为5年。 1983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同时发表公报。公报说:“在1982年9月两国领导人会谈以及近来进行的有益的交换意见之后,双方同意关于香港未来的第二阶段会谈将于1983年7月12日在北京开始。”  在连任首相赢得巨大胜利的鼓舞下,撒切尔夫人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正式会谈开始后,
期刊
如果人人以抄袭为耻,如果监管部门对抄袭零容忍,如果建立行之有效的反抄袭监测机制,谁还敢抄袭?  日前,山东省威海市纪委通报的相关典型案例显示,2017年11月,荣成市夏庄镇副镇长郑鲁东和纪委书记王照宇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撰写学习体会,而是从网络下载文章修改个别语句作为交流材料。郑鲁东、王照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抄袭而来的学习体会,是伪体会,不过心,也不过脑,谈何学
期刊
2017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7—2018)”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触底企稳基础上的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力培育都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较大的市获得立法权以来,地方性法规发展迅速。在拆除地方立法权的门槛之后,地方立法的主体更加开放,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增强,各地都在加快立法步伐,法规数量上升迅猛。但从实践经验看,不少地方性法规大量照搬上位法,适合于区域管理與发展的创制性立法不多,出现了大量“天下法规一大抄”的重复立法现象。普遍缺乏特色和新意,针对性、可行性不强,一些地方甚至还相互攀比,大搞形式主义,立法竞
期刊
汶川特大地震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灾,考验了我国各级政府和干部应对前所未有突发事件的能力。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取得了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同时,也使我们发现了应急处置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地方政府和城乡民众的巨灾防范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1. 地方政府重防范社会型突发事件,轻防御巨灾型自然灾害。从实际工作看,地方党政机关对于防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明确
期刊
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淳于髡,出身于贱民之家,生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他年轻时被奴隶主招为女奴的配偶,名为“赘婿”,后又因犯罪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故名“髡”。但是,淳于髡并未自甘卑贱,他仰慕齐国名相晏婴。勤奋苦学,博闻强记,且学无常师,博采众家之长。他曾与思想家荀子交往很久,颇受教益,并与亚圣孟子过招,辩论过“名与实”“男女授受不亲”的论题,并且写过《王度论》等著作(已失传)。然而使他得以名垂千古的
期刊
“换个角度思考。”1997年苹果著名的广告如是说。显然,这对所有创造者、发明家和企业家来说都是一个绝妙的建议。  但是,产生革命性的新想法或新产品的途径,除了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之外,还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看。伟大的创造者、发明家和企业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我们许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尼龙搭扣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在树林里散步后,决定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