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金林,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 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
  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育特有的、根本的目标!语文教育要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必须树立“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理念!
  这一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既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还要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同一过程中。丢开语言搞精神陶冶(或人文教化),忽视精神抓语言训练(或工具操练),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主要机制是言语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指学生有内在需要,有明确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特定话语情境的言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或事实材料去为自己的表达目的服务。这种实践既能使所学的东西在运用中增值,又能使学生在运用中生成新的言语和新的情思。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需要以身心的激活做保障。当学生的身心高度醒觉和活跃时,内存的语词和语言原型都处于兴奋和应激状态,语言和精神才能高效同构。进入这种状态的心理引擎是激发需要。学生有了探索精神世界和表达精神意义的强烈需要时,自然情辞共生,奇言妙语当会如喷涌的清泉,不可遏止。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本原性心理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新的心理需要,并使之成为推动语言和精神同构的强大动力。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需要以丰厚的心理积累为资源。语文教育要把增加这种积累作为强本固基的工作来抓,首先要重视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兑换文本意义的存折,充盈的心泉是言语活水的源头。生活土壤越肥沃,精神和语言嫁接的言语之树就越繁茂。其次要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现有语文阅读量太少。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材观。一是扩散观,即以主教材课文为扩散点,以自选的相关文章为面,在指导学生学好重点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散性阅读。二是新陈代谢观,对有些语言和内容与学生的语感结构、认知结构不适切的文章要予以舍弃,并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活的美文让学生阅读,要赋予教师课文取舍的权利。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是学生精神生命不断生长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相统一的过程。不触及学生精神世界的语文课,是没有灵魂的课;游离于语言训练的语文课,是没有根基的课。新世纪教育呼唤有魂有根的语文课!
  
其他文献
一、 丰富课余生活,使兴趣有起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小学生习作也是如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爱玩的特点,从室内走向室外,多接触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这样,习作的兴趣便有了起始点。  二、 辅以配画内容,使兴趣有落点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呢?我认为习作时以配画辅助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通入思政,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融入途径,此途径分别为在日常行为上加强思政教育,培养严谨的态度、在小学数
在胃肠道术后护理中,促进病人胃肠道蠕动,早日进行肠内营养,促进机体的愈合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临床当中患者由于疼痛(手术切口疼痛、腹胀等不适,)不愿意进行床上翻
《夜宿荒宅》是上田秋成于1768年所著《雨月物语》中的第三篇志怪小说,翻改于明代瞿祐编写的传奇小说《剪灯新话》中的《爱卿传》.本文认为《夜宿荒宅》虽然翻案于中国的《爱
数感的初步培养、概念的体验理解、算理的参透领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如何行之有效地将低年级学生的学龄特征和数学抽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在动手操
乔治 ? 桑被认为是女性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性格各异,生动丰富的女性形象.作为女性作家,她常常从女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通过书写女性形象向世人呈现男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方法,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对保证其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安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
本文系统的综述了用水总量控制与水资源配置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南方丰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耗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