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手探索学前德育新模式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朋友圈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


  作为已经开展了一年活动的班级,我们班积累了一些方法。比如为了激发幼儿、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我们给孩子们盖奖章、发奖状,引导他们打卡等,鼓励家长周末外出积攒照片,把孩子在生活中的好行为通过发朋友圈记录等。我认为好的活动应该就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仍然能在家长们中间保持做下去的、可以让他们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的活动。
  上学期妞妞妈妈的一条朋友圈给我带来了灵感,也使得我们班的“三好时刻”手册应运而生。文中的题目是“一杯水的故事”:
  今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幼儿园组织开亲子运动会,家长们都来了。活动结束后,小家伙们都盼着下午回家,有一些个别家长还在等孩子们吃完午饭。这个时候孙老师怕我们渴,特意拿杯子倒水给我们喝,只有嘟噜妈妈喝完一杯又接了一杯,一直端在手里,直到接上孩子找到姥爷,把水递给了姥爷。嘟噜妈妈关心地说:“爸,渴了吧,喝口水。”姥爷一饮而尽。爱,就是这样传递的……
  我将这条感人的“三好”点滴,发到了班级群中,想以此激发家长们发圈记录的热情,及时抓住生活中的“三好”。经过一个学期的沉淀,我们把这些“三好时刻”汇集成册,放在班级家园栏供家长翻阅、相互學习。家长们看到后纷纷感叹“生活即教育”,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以打卡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班级打卡。升入中班的幼儿开始使用筷子吃饭,因为使用得还不熟练,盘子和碗里经常会剩下许多细碎且不容易夹上来的饭菜,为此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有关使用筷子的自制玩教具“夹豆”等,用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此外,我们还在班级内组织幼儿开展了“光盘行动21天好习惯培养”打卡活动,幼儿在园的三餐都可以参加,只要盘子、碗吃得够干净就可以到班级好习惯墙上进行打卡,幼儿自选贴贴画或盖小奖章的形式进行记录。21天后,我们为参与打卡的每一位幼儿颁发了奖状,大多数幼儿剩饭的现象明显好转。
  班级微信群打卡。我们发现午睡时幼儿脱衣服还有等待老师的现象,经过和家长们沟通得知,很多孩子在家穿脱衣服的时候仍然是老人包办代替。改变家长的观念,请家长在家引导配合练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结合前期的打卡经验,把打卡活动开展到了班级微信群中,这样既能带动家长们转变观念,也能督促幼儿在家练习穿脱衣服。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无论是从家长们的参与热情上还是从幼儿的成长上都能看到大幅的提高,设置打卡活动也符合当代人使用手机的习惯。我想这些都是在实践“三好”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也是我们可以延续开展的活动内容。

从困惑入手指导家长解决培育中的问题


  “三好”活动实施以来,家长们的转变巨大,把对幼儿的盲目培养聚焦到了“三好”的各级目标中来。在和家长们沟通的时候,我时常能够听到家长们谈论自己的孩子喜欢看国外的动画片和绘本故事,虽然国外也不乏优秀的电影和动画,但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文化从何了解?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怎么培养?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归属感,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文化?
  结合家长的困惑和指导手册,我们开展了“中国好大一个家”主题活动,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获得归属感从而激发爱国情怀。活动前我们引导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及父母的家乡,要了解家乡的文化、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导他们说出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并在班级里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我们还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来自贵州的悦悦带来的图片是“老干妈”,来自北京的多多带来的图片是月季,来自成都的泉泉带来的图片是大熊猫培育基地等等。我们再把这些图片和幼儿的头像一起与地图中的家乡进行连接,展现在主题墙上,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自己来自哪里,家乡都有哪些物产、景观,并结合班级重点区域——照相馆开展了名为“我为家乡拍张照”的活动,活动中幼儿拿起照相机以儿童视角捕捉自己家乡的美和变化。
  通过践行“三好”,不但给家长们以专业的指导,也给老师们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提供抓手,让德育教育在实践中落地,变得可行可做。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探索儿童可感、可知、可体验、促成长的学前德育实践模式。
  (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中三班孙楠)
其他文献
猫咪会收拾房间吗?当然,——不会!会收拾房间的猫咪只有童话故事里才有。不过,我家的猫咪虽然没有收拾房间,但房间却因为它变整洁了。怎么回事呢?我还得从头说起。  如果说当了妈妈后,难免偶尔会有些挫败感,那么最让我挫败的一件事就是女儿那乱糟糟的房间了。  房间东西多,自然就不容易整洁。虽然女儿的房间有三个书架、两个架子、三个抽屉柜和一个三门衣柜,可只要女儿在房间,各种东西就都不肯老老实实地待在它们原来
豆豆吃蘑菇的故事  豆豆其實有一个优点,就是别人给她提建议的时候,她会认真听,但具体怎么做就看她自己了——有一天,孩子们的午饭中有蘑菇,豆豆不爱吃蘑菇,我就劝说道:“咱们就吃一口,尝尝什么味道,不好吃就不吃了。”只见她先把蘑菇放进了嘴里,然后自己掐着脖子“啊啊啊”地从椅子上倒了下去,能够感觉到她是在演戏,我也就陪着她一起演起来,用惊讶的声音问她:“豆豆你怎么了?”豆豆听到我问她的话以后,就重新坐在
当前,孩子教育的国际化已成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尤其是创造更多的机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到国外去留学,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留学是最佳时段、应该考虑哪些問题等,困扰着很多家长。对于送孩子出国就读这件事来说,因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情况各异,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选择和决定,很难有一个定论。下面,这些海外人士、专家等对一些共性问题的思考
编者:郑荃,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他对中国提琴制作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7年他被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授予“中国提琴制作大师”称号;他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二十余项,其中包括金牌四枚;2005年,为表彰郑荃教授为促进和加强意大利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特授予郑荃教授“意大利仁惠之星”荣誉……如果要罗列,整整两页纸也讲不完郑荃教授的奖项和荣誉,但这些对于他来说,只不过
过重的学业压力让孩子烦恼,家长过多的期望让孩子疲惫,衣食无忧的他们却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诸多挑战,网络上关于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伤人等事件让人震惊。当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表现出的不良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家长应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让好心灵铸就好未来。完美父母容易培养自卑孩子  小区里有几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其中有一个叫小勇的男孩却总是缩在一旁,看着别人尽情嬉戏打闹,就是不参与;孩
特殊时期需要采取特殊方法,和家长携手,共同培育三好儿童。  正面介绍病毒,通过视频了解孩子情绪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孩子介绍了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动画的形式让病毒看起来没有那么可怕,也缓解了孩子对病毒的焦躁情绪,并大大方方地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出门后回家的第一件事要做什么等;在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视频互动的时候,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内心的变化;同时也会安慰家长:“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我们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要的,那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阳阳和乐乐都是大一班的孩子,这学期开学后班级里多了许多“步骤图”,老师想给孩子们自己“研究”的机会,而这时候孩子们的差异也就表现了出来。有一天,老师在美工区贴了一个漂亮剪纸的步骤图,阳阳和乐乐都喜欢得不得了,下决心要剪出来。阳阳按照指示,认真地学习,每个步骤都有模有样
司马光教子节俭 赵锐  北宋时期,曾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但司马光为官几十年,却依旧住破屋,穿旧衣,吃粗食,日子过得很是穷困。这不是因为他的收入少,而是因为他不愿接受朝廷赏赐,而且还几乎把全部俸禄都用在了公务上。不过,司马光自小不喜奢华,崇尚节俭,这种在外人看来很“苦”的日子,他却过得很是舒心。  司马光没有孩子,过继了侄子司马康为养子。司马光教育儿子要节俭,并以身作
母亲的担心  记得一位妈妈说:“我的担忧其实是我的焦虑,我怕她变成不上进的孩子。这不安让我忘记了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也忘记了去看孩子的优点;忘记了她读书时候的专注;忘记了她在音乐开放课上美丽的舞姿;忘记了她独自玩耍时,一人分饰多个角色,给自己讲怪兽故事的古灵精怪;忘记了她在我黯然伤神时候善解人意的陪伴……一门心思的挑剔着她身上的各种问题。”这番反思,何尝不是诸多爸爸妈妈内心的挣扎的一个缩影呢?  内
新学期伊始,孩子拿到体检报告一看,其他的倒没什么,不过这视力下降得好快,学习功课是一方面,假期看电脑看手机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要是现在不注意,这以后眼镜的度数就是不断地上涨。在提醒她注意的同时,请教了专家,开始进行膳食调理,及时补充营养,通过食疗来帮助其改善这种状况。胡萝卜猪肝是专家推荐的菜。  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黏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補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