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s5c112j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上提出了诸多问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传统的教学就“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群学生”将被“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现代教学论的方法,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不过都主张同教师教学,学生学的传统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界线将逐渐消失,以至近几年来,有的教育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但是,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发展,充分地估价课外活动的作用,足够重视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别。体育课外活动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并与其他活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系统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全学年、全学期的一部分,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每次一小时,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但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遵义县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信息化、数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正在蓬勃开展,校园财务信息和财务管理是数字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系统
目的通过PDCA循环在全自动摆药机管理中的应用,寻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用药安全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2月和2019年1月—12月应用PDCA循环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评
信息行为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ARIST(信息科学与技术年度评论)有一系列文献对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文献探讨了特定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所谓用户信息
说起风险评估,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风险、资产、影响、威胁、弱点等一连串的术语,这些术语看起来并不难理解,但一旦综合考虑就会像绕口令般让人困惑,比如ISO/IEC TR1
期刊
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民办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专业人才少、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赖园本支持。文
介绍用AutoCAD ActiveX技术实现Visual Basic对AutoCAD的控制。通过这种方法,作者在Visual Basic中调用AutoCAD完成了空间网格结构的前后处理功能。
随着经果林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种类和品种不断增多,探究经果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势在必行。本文就经果林种植中苗木的选择、种植密度的确定、整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对1批出境的船舶铺垫材料检测时,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分子鉴定.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交舍刺较大,长约35~43p_m,明显大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嬗变的历史思潮来看,三教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牟子所撰写的《理惑论》。自始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流行,终于汇聚成一股不可
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教学信息化渐渐受到国内高校的关注。全校性教学信息化的投人多集中于课程管理系统,而学科特色性的数字化教学仍处于学科乃至教师的自我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