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信息充沛、结构新颖,在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师生的思维,从而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结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到了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了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度、适应度、符合度,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关系。
  一、软硬统一的关系、取舍统一的关系
  软硬统一的关系指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之所以强调此类关系,是因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和资源共享上。在硬件方面,不仅仅指录音机、电视机、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设施,重要的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个硬件环境,包括网络配置、信息资源等。在教学实践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追求无可厚非,但没有相应的硬件配置,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只能是漂亮的口号。同时,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软件的品位质量,影响教学效果。在软件方面,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所需要的支撑平台、教学氛围、评价机制都需要健全完善和有机整合,从而切实解决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软硬件统一的关系,为高效优质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
  取舍统一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应用广、效率高等特点,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共享资源的取舍矛盾,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筛选最优化、最直接、最贴切的资源为我所用、为学生所好,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摆在每个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有的教师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作为标准加以取舍;有的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有的为了标新立异、强调感性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素材的筛选、技术的运用、传统模式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是简单的音像剪辑、粘贴组合,更不是声、形、色的简单堆砌。在教学实践中,有教学形式的取舍,有原始素材的取舍,有讲授内容的取舍,有技术手段的取舍。真正合理利用资源技术,实现取舍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丰富表象、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培养能力的目的,必须处理好取舍的矛盾关系,否则,将过犹不及、画蛇添足。
  二、抑扬统一的关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如何有机地合二为一,教师、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认可程度,学校、教育主管部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导向、力度。在教育教学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一种浪潮和时尚,有些中小学甚至视之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量化成指标对学校、老师进行考核、验收。这些做法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有它的优势,有些甚至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但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筐,什么都能装。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好恶,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如学科差异,学生的生理特征差异,教师的素质差异等等。故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正确对待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统一关系,显得迫切而必要。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关系。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强调“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片面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人为夸大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和作用,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教育意识和教育功能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削弱,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也未能不折不扣地实现,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课堂,甚至成为一块只开花、不结果的试验田。这有悖教育规律,也有违教育使命。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关系,才能在切实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同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才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插上理想的翅膀。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734000)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有效的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达成三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容易被教学所忽视,但却是学生学习的原动
为了阐明黄河口TAlk(总碱度)的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2004年4月黄河口TAlk实测数据,结合其它化学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口水体在S<
审美教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和愿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感情得以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其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好书。”在初中阶段,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初中三年九册语文教科书附录中列出了60首课外古诗词,以及一些名著的相关导读。   杜甫诗云“读书
在收集渤海和北黄海1950年代至今大量冬季实测盐度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经融合时空插值进行网格化,10 a平均得到5个年代(1950、1960、1970、1980和1990年代以后)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渠道。初
如果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话,那么好的结尾就是成功的全部。因为好的结尾既能与好的开头一道构成文章完善的整体,又能深化文章中心,升华文章主题。一些考生在临场作文时,往往草草收尾,使人有虎头蛇尾之感,使文章前功尽弃,令人惋惜。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作文结尾技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一、照应法  这是学生最易掌握的方法,即:倘若文章结尾时文路阻塞,不妨回读一下文章开头,寻求与文章开头照应的方法
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能使人精神愉悦,陶冶人的性情,洗涤人的心灵。美的教学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启迪。语文审美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