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合作学习、和谐发展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问学问,有“问”方才有“学”,中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由来已久,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问题意识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要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从开发批判性思维入手
  问题意识培养要抓住“牛鼻子”——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打破常规。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题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从“敢问”到“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简单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教师不能将所谓“标准答案” 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 ”,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
  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地描绘了所想象的画面:远山近水,绿树炊烟,鸡鸣桑树,牧童横笛。老师进而让学生们想想,陶渊明为什么喜欢这种未必好的农村生活。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是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两派意见各有代表,引经据典,唇枪舌剑。进而老师也走上前,赞扬同学们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且持之有故,谈了自己“仅供参考”的观点。最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要打破以讲为主的课堂格局,尽量使学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學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拒城河初级中学 261500)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点滴 从小树立 从我做起  众所周知,唐朝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学习刻苦,在诗歌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被后人称为“诗仙”。怀素少年时家庭贫寒,为了学习书法,他广种芭蕉,用芭蕉叶写字,他用坏的笔可以堆成一座小丘。他的
期刊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
期刊
编号:G40(2017)20-03-02  作者:安云芳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
期刊
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三维目标为标准来进行教学设计,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很难用准确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为了对这两维目标进行更好的衡量,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主动
期刊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只要形成班级凝聚力才有好的班集体,形成好的班风。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班凝聚力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那么作为这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如何才能把一个班级搞活,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风呢?  一、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一) 言传身教,
期刊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长期普遍地采用了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讲解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其主要特征,忽视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培养。笔者认为,深化教学改革就应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套路,构建“师生双向互动物理课堂”、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造性人才。  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现代物理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
期刊
小班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从幼儿进入小班起,我们就应该让孩子爱说话,会说话,培养他们敢说、爱说、会表达的能力,为他们乐于发言创造良好的机会,为他们今后的语言表达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在幼儿刚入园时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那么该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抓住机会教学。因为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语言简单,在他们交往时动作多于语言,心里想什么,由于语言表达能
期刊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教师必须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将其引入写作学习的正常轨道,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 内部和外部 继承创新 主动性  哥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要使学生的文章能写出锦绣字句,关键是培养其写作兴趣,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
期刊
数学是初中生比较惧怕的一门学科,除了数学“难学”之外,很多一个原因是初中数学知识没有小学数学知识那样与生活紧密结合,因而似乎缺乏了许多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枯燥的数学知识慢慢影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成绩有的也慢慢降低了。而实际上,《数学课程标准》早就提出:教师通过合理描述社会和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问题情境出发,帮助学生尝试建立模型,然后求解,最后对应用进行解释。这样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