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课堂语言评价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和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实践,笔者认为通过恰当的语言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呢?本文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语言评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91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和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实践,笔者认为通过恰当的语言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激励性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说,激励性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表现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激励中体会关爱,启迪思维,增加自信。教师评价也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过分表扬,也不能吝啬自己的激励语言。在学生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时候,教师既要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做出示范,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发言的兴趣。例如一个学生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该学生回答,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则用“你回答得很好、很全面”予以鼓励,再根据《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细则》通过加分对该同学进行奖励;如果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完善,教师则可以用“这位同学回答的是正确的,但不全面”予以评价,再通过课堂加分对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评价的激励性措施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每一个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期望得到别人的鼓励,这种评价措施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亲和力
  激励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被肯定的心理需求。除了激励性的语言外,课堂评价语言还需要亲切。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应该只一味地进行鼓励,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该发自内心,对学生亲切且自然。例如,如果最近有位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的回答虽然不准确,但是敢于说出一些书本上找不到的答案,教师可以用“你的思考角度很新颖,其他同学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等一些较为亲切自然的语言来进行课堂评价,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语言评价的亲切性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再恐惧教师会因为自己没有回答正确而感到恐惧,从而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能够带动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长期的激励性和亲切性语言在课堂评价中也是有弊端的,课堂评价语言还需要具有准确性,做到准确、简明、得体,力求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明确哪儿做对了,哪儿做错了,哪儿做得还不够完整。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完整,哪儿需要补充,这样教师评价才会真正发挥激励导向功能,可以说,准确性是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如果课堂评价语言没有准确性,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教师评价得如何生动,课堂教学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课堂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能够激励学生,另一方面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语言评价时要使评价语言具有辩证艺术。
  四、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新颖性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评价有明确的要求,进行课堂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但是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一种评价话语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当学生把教师的评价语言认为是教师在例行公事的时候,课堂语言评价也就失去了其功能,所以课堂评价语言还应具有新颖性。课堂评价语言的新颖性是一项很高的语言评价艺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同样的学生,但是面对同样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去评价,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所以,课堂评价的新颖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使课堂评价时时新,使课堂评价语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使课堂富有朝气;教师还应该学习将生活中他人的评价语言移植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五、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生成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预设的,更多的还具有生成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往往体现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果教师的预设语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就往往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但是不同的学生生成性问题往往具有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课堂上的生成点,根据课堂上出现的特殊情况,临时调整预设的课堂评价语言,在自己的生成性语言评价中展示自己的机智、幽默、博学,以获得学生的欣赏和好评,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用自己的评价语言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将课堂引向高潮。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层面来讲,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并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评价水平,从而带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教师进修学校 04660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完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水平。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后分析了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作业的关系,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作业
本文分别运用血液生化标记和微卫星法,对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的2个猕猴品种(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群体遗传概貌分析,为指导猕猴的繁殖,建立遗传背景清楚的灵长类实验动物
本试验采用5L小型发酵罐研究耐碱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产生菌株Bacillussp.110-2的发酵条件。结果显示,菌株Bacillus sp.110-2的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10%接种量,通气量lOOL/h,
目的从手工浓缩血小板中制备血小板微粒(PMP),并探索PMP的止凝血功能及来源。方法取常规储存第1、3、5、7、9、11天的浓缩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CD61抗体标记的样本中PMP含量。低速离心(20℃> 2500×g、30min)储存第1、8、15、22、29天的浓缩血小板,下层沉淀用于检测离心对血小板CD62p及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的影响;上层液高速离心(20 ℃,15000×g、45mi
作为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作物,苦荞(Fagopyrumtataricum(Linn)Gaench)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多年来由于传统方法选育新品种存在周期长、易退化等问题,优质高产的苦荞品种很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本工作试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提高苦荞的耐盐性,期望获得优良抗逆新品系,这对我国苦荞种植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工作以苦荞的子叶和下胚轴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