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照亮现实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最初只是想写一部以清朝后期川藏边界瞻对地区一代枭雄贡布郎加为原型的小说,但是研究了瞻对的地方史之后,“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于是改变了主意,起初拟想中的虚构小说变成了非虚构的历史纪实文学。这是历史对文学的征服。但历史从来不仅仅是掘墓寻宝式的发现之旅,史料的诠释、意义的开掘、人性与人心的解读,需要文学家去体察、揣摩和勾画。在此,《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文本完成了一次翻转,文学提升了历史,乃至征服了历史。
  阅读《瞻对》,很容易联想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瞻对地区方圆不过千里,人口不过数万,历来由土司统治,却成为清初直至民国烽火不断、屡屡易主的是非之地。像《万历十五年》用一个年岁(1587年)来透视晚明政治与社会一样,《瞻对》通过这个蕞尔之地二百余年间的大小征战、纷乱的历史,清廷从以蛮治蛮到改土归流的治藏策略之转变,追索表象背后的真相和因果缘由,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具有宏观且深远的意义。民族文化融合之艰难,西藏问题国际化的来龙去脉,藏独的由来与发展,晚晴衰败的表征及其内因……都在《瞻对》的意义辐射之中。
  这是叙事艺术的胜利,也是文史不分家的恰当例证。多年来,我们的通史、断代史,文学史以及各种分门别类的历史,都在试图改写或者重写;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的记述都缺乏生动可读的范本。《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已经出版三十余年,仍是独树一帜。《瞻对》的问世,足以成为文史写作的另一个典范。
  《万历十五年》的成功得力于作者对明朝史料之渊薮《明实录》的辛苦研读,阿来的《瞻对》也同样展示了他对原始资料的把控、梳理、解析的能力。全书从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开篇,前溯康雍,后历嘉庆道光诸帝,皇帝与川陕督抚、驻藏大臣、钦差大臣、征剿将领之间的公文往来不计其数,作者在繁杂的文字资料中劈开丛丛荆棘揭秘探幽,将诸多事件的往来因果、起承转合一一梳理清楚,演绎历史过程,还原历史现场,疏通关节脉络,其生动精彩部分不亚于小说。在驿路传邮的清代,宫廷与边关之间公文一来一往费时不短,但皇帝与臣下的答对如同邻里谈话,事无巨细皆有吩咐回应。康雍乾诸帝的勤政与清政府行政的低效率显露无遗。公文本身是琐碎乃至枯燥的,但作者稍加点评,清代皇帝的个性、意愿、苦衷,诸位大臣的才略、用心,便跃然纸上。
  《瞻对》有文学的生动,同时保持学术的严谨,令人感动,更令人信服。梳理历史有根有据,不预设结论,不夸张武断,只有合理合情的推测之论,没有凭空出奇的想象之辞。这显示了作者运用史料时的举重若轻,表述时的文字控制力,分寸把握非常精准。
  研读第一手资料,作者破除了过去被二手书所灌输的错误印象,比如晚清改革并非传说中的做做样子。赵尔丰等一干能臣,在国力最为衰弱的时候,在治藏事务上除弊革新,做了国力最强盛时未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改革来得实在太晚了。“看中国历史,于国计民生都有利的改革,总是不能在最容易实行时进行,原因无非是官僚机构的怠惰和利益集团的反对。最后,终于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可是,已经太晚了。哗啦啦,大厦倾倒了。”
  历史的沉痛教训并不能避免历史惊人相似地再现,传统往往顽强地存活于现实中。《瞻对》信息量巨大,包孕丰富的意义需要参照现实才能有更透彻的理解。作者点到为止的地方,甚至那些不经意的闲笔,读来都是意味深长。比如点评有清一代的官场文化,上司来巡视,地方官员必到属地入口迎接,离开时再恭送到属地边沿。“在中央集权统治下,下级对上级报喜不报忧几乎是各级官员的一种本能,盛世时尚且谎话连篇,更何况中央政权日益衰微之时,地方官员捏报事实,更是肆无忌惮。”“地方官们常常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但(在皇帝面前)表达的冲动在他们永远是无法遏制的。”
  《瞻对》让纪实文学的文学品质落到了实处,让文学提升了历史。深刻的洞见又突破了就事论事的绳拘,让历史照亮了现实。
  (作者为《长篇小说选刊》主编)
其他文献
石木间有故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的这首《七律·登庐山》很是著名,说起来,与吴宗慈的《庐山志》颇有渊源。  1959年7月,毛泽东初登庐山的第二天,他对地方接待人员讲了个朱熹“下轿伊始问志书”的典故。说的是朱熹初到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走马上任,甫一下轿,就开口问迎接
南翔早年当过工人,初中毕业就到江西宜春火车站扛包,那是火车站出了名的苦力工种,自小就体验过生活的甘苦艰辛。南翔现在的身份是教授加作家,在中国打通二种身份的人并不多。南翔长期在大学教学,但他始终钟情的是写作。经历与身份,造就了南翔的小说写得有生活质地,又有精神内涵。南翔的创作力旺盛,出版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十多部,被转载的作品亦十分可观。可谓厚积薄发,近年来更是声名鹊起。近期花城出版社推出南
一    叶舒宪、萧兵和韩国学者郑在书合作撰写的《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文化碰触》一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字,利用跨学科的“综合证据”考释追索“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如何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之下呈现出来”,视野宏阔,立意深远,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也最具启发性的一部关于千古奇书《山海经》的研究著作。  不过,由于三位作者横跨了不同的国家和学术背景,全书又是在各人分头独立撰写的基础上汇总,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诗经·大雅·瞻卬》)中国从先秦开始,女子便被视为祸水而排除在政治之外,但危难之际却总免不了牺牲女子以换取政治上的安稳。王昭君这个原本“轻微”的女子因为政治的需要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后世瞩目的对象。历史上的昭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后世文学及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又是如何?蒋方教授《汉月边关万古情》一书为我们做了最为周详的解说。该书以详尽的史实和缜密的考辨还原着历史的真实,也以
总有些事情像是生了根的大树,在我们的脑海里盘桓流连,挥之不去。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了,我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香港之旅。因为印象太深刻了,好些事情还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我们的旅行团是文化部港澳台办组织的首都文博机构香港、澳门考察团。参加这个考察团的人来自北京形形色色的15个单位,虽然名字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其实性质都是和收藏、展示有关系的博物馆。因此,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的目标就是香港、澳门的博物
班固曾引刘向、扬雄的话称道司马迁有“良史之才”,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则更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者意思都是赞美《史记》的思想内容与其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名著还有哪些现实意义呢?我想谈以下几点:  其一,《史记》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思想。  早在先秦的《诗经·閟宫》就说:“荆蛮是惩
诗体的完全自由  使新诗产生了断层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几千年来,产生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大诗人,创作出万千首家吟户诵的名篇。仅仅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勾起多少人的万缕乡思。我国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羡和钦佩,特别是近邻的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现时日本的中小学课本中仍有中国两首唐诗,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有人为了体会“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
李零先生从其生命不在场的研究视域出发,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真孔子”的形象: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P2)  李零先生勾勒的
“名著阅读”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是一块灰色地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时间有“限”。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二是速成有“招”。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
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几十年前鲁迅所批评的“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的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成名的手段。这种浮躁的心态,带有左翼文学、“文革”造反情结的余绪。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特别是在金钱操纵下的各种作品研讨会和新书推介,是出版商、利欲熏心的评论家、心态浮躁的报人等多方共谋下的产物。而学院派的批评家,并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