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品质为重心。
一、以环境塑造性格
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在班集体里,多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我通过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组织如朗诵诗文、小组投篮比赛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打扫环境卫生等,丰富学生的阅历,开阔视野,使学生能从活动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我注重创设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团结、互助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优良性格。
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集体舆论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和有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当学生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他人的喜爱、关注、赞扬时,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出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形成关心他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二、以榜样培养性格
性格的重要内容是行为方式,良好的性格必然要求有良好的行为方式,这往往表现为良好的习惯。不良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许多不良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1. 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2. 提示学生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确定努力的目标。我班学生就有许多是活的榜样,如郑淑莹同学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陈福安同学诚实、勤劳、正直、勇敢;利彩怡同学热情、开朗、胆大心细;朱鹏发同学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黄奕同学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榜样作用使同学们吸取精华,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性格日趋完善高尚的人。
三、以知识完善性格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便愈完善。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性格的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例如狭隘、自卑、固执、粗鲁等。因此,我认为,既然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又可以培养良好的性格,那么在学习中培养岂不是一箭双雕吗?培根在《读书论》中的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足以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具有完善性格的力量。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又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那些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如匡衡的“凿壁偷光”, 欧阳修的“以荻画地”,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使他们懂得只有从小就有志气,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实现对未来发展的美好设想。同时我还让他们每天阅读一篇励志文章,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坚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以爱好铸造性格
我重视在业余爱好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健康的爱好既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性格得到陶冶。比如,书法可以培养诚实勤奋、一丝不苟的性格特征;集邮和钓鱼等爱好可以培养认真、仔细和耐心的性格特征;下棋打牌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等等。我在课余时间注重培养学生一些健康有趣的业余爱好,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又可以造就他们良好的性格品质,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抓住学生的闪光处,悉心培养,肯定能铸造出具有良好而完美的性格。
责任编辑邱丽
一、以环境塑造性格
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在班集体里,多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我通过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组织如朗诵诗文、小组投篮比赛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打扫环境卫生等,丰富学生的阅历,开阔视野,使学生能从活动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我注重创设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团结、互助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优良性格。
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集体舆论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和有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当学生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他人的喜爱、关注、赞扬时,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出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形成关心他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二、以榜样培养性格
性格的重要内容是行为方式,良好的性格必然要求有良好的行为方式,这往往表现为良好的习惯。不良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许多不良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1. 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2. 提示学生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确定努力的目标。我班学生就有许多是活的榜样,如郑淑莹同学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陈福安同学诚实、勤劳、正直、勇敢;利彩怡同学热情、开朗、胆大心细;朱鹏发同学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黄奕同学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通过榜样作用使同学们吸取精华,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性格日趋完善高尚的人。
三、以知识完善性格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便愈完善。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性格的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例如狭隘、自卑、固执、粗鲁等。因此,我认为,既然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又可以培养良好的性格,那么在学习中培养岂不是一箭双雕吗?培根在《读书论》中的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足以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具有完善性格的力量。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又要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阅读那些古今中外名人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如匡衡的“凿壁偷光”, 欧阳修的“以荻画地”,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使他们懂得只有从小就有志气,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实现对未来发展的美好设想。同时我还让他们每天阅读一篇励志文章,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坚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以爱好铸造性格
我重视在业余爱好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健康的爱好既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性格得到陶冶。比如,书法可以培养诚实勤奋、一丝不苟的性格特征;集邮和钓鱼等爱好可以培养认真、仔细和耐心的性格特征;下棋打牌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等等。我在课余时间注重培养学生一些健康有趣的业余爱好,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又可以造就他们良好的性格品质,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抓住学生的闪光处,悉心培养,肯定能铸造出具有良好而完美的性格。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