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微平台不断增加,微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大肆占据了现实世界,对当代高校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在微文化背景下,利用微文化信息传输和沟通功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难题摆在教育者面前。本文认为,大可不必谈虎色变,与其围追堵截,不如敞开胸怀,合理利用微文化反而能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微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微博、微电影、微云、微小说、微公益等“微”事项正在渐渐占据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极速发展的微时代已经来临,一个以网络为纽带的微世界已经形成,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
  一、 微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 微文化的含义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即“人文教化”之意,文化本无大小之分,无巨微之别,所谓的微文化并不是指缩小的“文化”概念,而是“文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微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一些看似渺不足道的短小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碎片化的内容完成一条条信息的传播,让一个个普通个体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角,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声音。
  (二) 微文化的特征
  1. 微文化依靠互联网技术产生
  互联网的大众化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异常迅速,个人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与发布信息,这也使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快节奏与多元化,随之带有明显碎片化、快餐式的新型文化方式微文化便应运而生。
  2. 微文化注重个体和微观精神
  在微文化中,作为最小文化符号的个体不需要为他人的思想观念负责,只需传递自己的声音,从自身角度发布的信息自然更加注重个体意识和独立思想的表达,这也是微文化的鲜明特点。
  二、 微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微文化对社会及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对微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并获得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进融入微文化有着理论现实意义。
  (一) 高等教育肩负积极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高等教育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绝不可能游离于现实社会发展之外。“它与外部环境、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参与全部社会生活的复杂运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现阶段,科学全面地把握微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形成与社会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微文化的工作模式,并能成为持续推动时代文明和教育进步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任务。
  (二) 高等学校应充分尊重、了解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特点
  高校大学生网民的数量极其多,他们是微文化最广泛、最活跃的受众,是微文化工具和思维影响最大的群体,微文化几乎重新塑造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交往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实现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特点。充分掌握受教育群体的思维特点,利用微文化的优势,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微文化思维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更好地实现的可能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利用技术发展优势与时俱进的创造实现的条件。微文化思维更加尊重个体差异,重视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并不断利用大数据、更新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并加以提升。对于微文化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取其精华,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应用,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利用与时俱进的技术基础以搭建更好地实现平台。
  三、 微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 提升师生对微文化认识水平
  微文化并非是大学生欣喜狂欢、教育者黯然神伤的平台。学生和老师对微文化的认识都存在片面化倾向。当代大学生在微文化中,更多的是在关注娱乐动态、朋友心情、晒晒自己等内容上,只是将微平台当成了社交新阵地,而对微文化中的大量优质信息视而不见,并没有真正合理有效地利用微平台。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微文化的领域中往往扮演着围追堵截的角色,禁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不认同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等情况也很突出,实则大可不必。学生要意识到微文化中有用的信息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含量以及个人能力,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微平台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亲密接触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场所。
  (二) 加强微平台的合理利用
  建立有效性的学校微平台,利用学生对微文化的依赖性,通过微平台重新获得话语权,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目前,不少高校均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及官方微博,但是由于其内容简单枯燥,对学生吸引力不高,访问量不大,因此未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这需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微信平台的建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学校的声音。
  (三) 强化师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微文化的吸引力,因此 高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建立起专兼职结合、不同专业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结合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强化微平台的使用和管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向学生推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和信息,通过引导、辅助、答疑解惑等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
  总而言之,将微文化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立足自身实际需求,对微文化内容进行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5(4):36-40.
  [2]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6.
  [3]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20-21.
  作者简介:
  王霖,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學。
其他文献
在音乐课的审美教育中,决定因素是它的学科特点。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与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是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长时间以来,音乐这一门学科偏向“专业化”,习以为常地
摘 要:信息化时代里,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已成为必然。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基于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紧迫性。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自杀危险因素与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112例外科住院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将疼痛得
现今,无论你是在家里打开电脑漫游,还是在商场陪朋友购物闲逛,总会发现有这么一个词随处可见,那就是“中国梦”。从十八大到十九大,这个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词已经演化为了一种国民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为实施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将极大地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更为我们云南的经济和社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人气雾剂吸入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4例接受气雾剂治疗的COPD病人进行调查,
总结报道门静脉高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进行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护理。(1)由于门静脉高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术前插管时动作轻柔,让患者先口含少许石蜡油,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