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进行质疑探究
  英国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罗素有一本书,名叫《怀疑论集》,主旨是先要敢于怀疑,然后才能获取真知。他举了个例子:拿破仑是被英国人还是德国人打败的。罗素主张让学生对照着念。有人担心学生将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他说,能够使学生不背,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和探索,这样教育就成功了。
  孔子论述教法时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悱,就是学生个人独立思维之后的心态,教师的提问,只有经历了学生的“愤”“悱”阶段后,才是最佳时机。
  二、 开展课外阅读
  我们知道如果是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說:“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所教学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一) 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二)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
  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三)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为了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三、 运用大声朗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 巧用教师示范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乐”是活的教学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自读能力,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自己提问的能力,牛顿如果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下落的问题,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如果不提出水壶盖为什么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可见,具有发现问题的才智,提出问题是一切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阅读教学所要追求和达到的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杨康,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皇三小。
其他文献
《情书》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唯美含蓄的爱情故事。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的结构和镜头分析来探讨隐含在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主治由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属抗菌类药物。盐酸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用于革兰氏阳性
在音乐课的审美教育中,决定因素是它的学科特点。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与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是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长时间以来,音乐这一门学科偏向“专业化”,习以为常地
摘 要:信息化时代里,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已成为必然。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基于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紧迫性。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自杀危险因素与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112例外科住院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将疼痛得
现今,无论你是在家里打开电脑漫游,还是在商场陪朋友购物闲逛,总会发现有这么一个词随处可见,那就是“中国梦”。从十八大到十九大,这个承载着几代人梦想的词已经演化为了一种国民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为实施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将极大地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更为我们云南的经济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