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后现代性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表现主义”绘画是指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画坛但仍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绘画,他们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在画面语言、构图形式上的一些特征。但是由于新的时代语境不同,他们的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有着极强的民族性、个人性、私密性、暂时性。并且与古典艺术的关系也变得暧昧,绘画语言也因此变得个人化起来。
  而这些特征的出现正是70年代后期在文学,艺术界“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的结果。由于20世纪后半叶,二战、经济大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冷战等一系列事件不停地冲击着人类生活,艺术家也直接面对了“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现代主义”的种种弊端也就显露出来:无穷尽的形式探索走向极端而与生活断裂;“纯艺术”的独尊逐渐丧失社会亲和力;艺术的自我中心性质所产生的高高在上的“高雅艺术”与大众的文化消费脱节。这时只重视形式美的艺术便显得有些力道不足、麻木、与时代失去关联性。
  表现主义绘画一开始便有着很强的革命性,蒙克,梵高,诺尔德,柯柯施卡等表现主义前辈作品中无不酣畅淋漓地、勇敢地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但是来到现在的后工业化时代,信息膨胀,交通方便,地区间文化经济交流密切,艺术家很难固守一种宗教情怀,或是人文主义向往或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追求。于是“新表现主义”在这几个背景条件下将一种新的绘画呈现给我们,他们的绘画既继承了表现主义的奔放,直接,批判性,德意志民族的强力感(以德国新表现主义为例)也呈现出在当今时代才有的后现代性:民族意识、地域性、复归传统、多样化、折衷性、非理性、暂时性、不确定性、怀疑性、开放性、游戏性。以下我们就对“新表现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几种特征作以阐述。
  一、非理性的思辨
  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几位领军人中,巴塞利兹(GeorgBaselitz)和A.R.彭克,都是从东德移居到西德的艺术家。人为的强制割裂的意识形态,使艺术家站在战争造成的废墟上去思考国家、民族、个人的存在问题。
  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文化输出的抵制,对战争的反思,对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再探求,再加上表现主义的传统,让德国战后的艺术重新走向了形象,只不过在这些形象里包含了大量内容,无论是画面内容还是绘画的语言。德国艺评家克劳斯·霍内夫(KlauaHonnef)说:“假如不考虑巴塞利兹的真正意图,那么他的作品却是促进了向具象绘画的回归。而且,他越是为人们所接受,就越能动摇抽象艺术的基础———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敢向抽象艺术的宗旨提出过挑战。”这些前卫艺术家证明了具象艺术也能表达抽象艺术的内涵,而不是仅仅限于“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那样的古典主义情感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感。同样可以表达艺术家的直觉、存在、幻觉等非理性感情。
  巴塞利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将他画面上具体的东西分解成碎片,使得物体居于抽象的形式之间,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1969年,他开始将绘画中的人物、风景和静物形象倒立的“颠倒”是在画布上直接画颠倒的形象,而不是画好了再倒过来放置(《倒立的树木》,1969年)。巴塞利兹通过“倒”表现其独特的想法和机智。这种风格的绘画的意义在于,它们接近现实,但作为绘画是抽象的,由此图画便重新独立,图画的内容也重新独立图像与观众的视觉经历,联想回忆结合起来,图像的内容也被扩大。
  A.R.彭克的艺术语言是具有冲击力和视觉感染力的“棍状人物”,这种语言让观众想起史前文明、洞窟壁画,同时也与字母碎片和各种时期的版画因素有联系。彭克利用他这种独特绘画语言创作出的画面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有他的哲学认识、对传统的理解和批判。他简单、原始的“棍状人物”让画面传递的内容更真实,更有预言感,也更神秘。彭克想用他的艺术给处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上的人们指明方向,他说:“艺术回到实用目的上来,艺术是为谋求生存在斗争中的锻炼。”
  二、与传统的暧昧
  在意大利超前卫主义艺术家中,库基(EnzoCucchi)和基亚(SandroChia)的作品,尤其体现出与意大利艺术史上的大师作品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直接的继承和剪切,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连接。
  基亚热情地游弋于意大利历史上的大师的作品中,他在借鉴传统的时候也在改变传统,他的作品都存在于独特时空中,用神秘浪漫的色彩和文艺复兴时期矫饰的风格表现独特的戏剧性场景(《激情》《坐在桌边的男人》)。而库基从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中反思过去,从传奇中获得灵感,他的作品场面宏大、色彩浓烈,散发出无法控制的激情。
  三、片刻的记忆与怀疑
  安塞姆·基弗(AnseimKiefer)面对他的画曾经很平静地说过:“我不是怀旧,我是要记得。”基弗的绘画始终立足于二战后德国的废墟、残垣和旷野上,面对日耳曼民族曾经的荣耀和失败,他始终在思考战争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他那悲壮的画面充满了各种厚重的材料———泥巴、沥青、木头、秸秆等等,呈献给观众史诗般浪漫的情怀。他认为文字能够引起人们的情绪和隐藏的情感,于是常常在画面上写上一些句子、诗歌或词语,以唤醒人们的记忆。
  表现主义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批判性传统,在20世纪中后期这个文化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展现了它强大的题材包容性。当后现代主义思潮袭来,艺术家很容易地用表现主义的语言来驾驭他们头脑中丰富的内容和观念。于是,“新表现主义”绘画用极其庞大的信息量夹杂着艺术家们的认知、观念,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田宜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艺术从文字的起源到书体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也从不断的自我觉醒,逐渐建立规范,并走向后来的异彩纷呈。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宗教思想文化始终隐含在其中,可以看出文化与书法、传统观念、思想的密切关联性。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存在状态,使得书法艺术成为一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境界息息相通的独特艺术。在宗教文化中,禅宗思想在吸收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并经过中国民族文化思想的参透,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
摘要:“土改”时期的美术宣传活动是最需要美术家投入作画热情的政治运动之一。在1950-1952年土地改革期间,因宣传土地改革工作的需要,广西美术活动离不开围绕土地改革工作开展。土改时期的美术活动深深影响了广西现代美术的早期形态,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对未来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广西;土改;美术宣传活动  中国分类号:J21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台儿庄古城经过历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同时为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进行雕塑设计制作,主要从选题方向、设计过程、制作细节等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摘要:本文以心象在表演中的作用为题,从心象概念的来源出发,揭示了心象的内涵,举例证明了心象在表演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归纳了如何培养心象的要点。希望通过对心象的阐述和理解,更好地让大家知道心象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我们今后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且热爱表演。  关键词:心象;表演;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
油画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生根、发芽和曲折成长的历程。虽然在相当长的年代里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制约,但是中国油画创作总体上始终保持着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些年来,在题材、形式、语言方面,当代油画家们勇于探索,呈现出多样性的面貌。既有反映当代社会各阶层人物现实生活的作品,也有表现我国历史文化和山川风貌的作品,还有敢于标新立异,尝试油画语言创新、冲撞人们视觉的作品,油画创作成绩是显著的。  成功
千百年来,许多画家的心灵世界以及绘画语言对于广大大众来说,往往是个迷,甚至一些艺术评论,在某一画家的细微含妙之处,也未免有错判。为什么画家的心灵世界往往决定其独特的艺术观念及绘画语言。这就是一把打开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不可或缺的神秘之锁。  中国传统绘画自宋元以来,及至明清文人画的产生,形成了士大夫一族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其精神内涵,直至后世,很多人也难以知晓。为什么?因为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
摘要:扬州八怪的艺术创作对扬州画派的审美取向有着至为深刻的影响,使扬州画派呈现以俗入雅、雅俗共融的特色,但是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分析其局限性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扬州八怪;艺术创作;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3-1  扬州地处淮河要塞运河入江之口,自隋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明清易代之际,虽然遭
摘要:唐代墓室壁画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它为历史考古、文化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研究唐代墓室壁画中的山水画,可以从侧面了解唐代山水画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唐代;墓室壁画;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2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9-1  一、引言  唐代墓室壁画中有关的树木山石已经在唐代时
文章以近些年热映的东西方当代的魔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层面到文化语境浅析比较存在于东西方魔幻电影中“英雄主义”这个母题。
摘要:常见的绘画是由画面和文字(题目)配合构成的。对于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特性的研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相对而言在绘画领域,对画面传递信息的特性以及画面创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则不是那么充分。本文旨在用绘画画面信息与语言信息的对比,认清画面信息的特性,以及文字在绘画信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语言;共时性;表层信息;深层信息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