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建设的内涵发展之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场所。班级建设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因此,班级建设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的引领。如何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呢?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内涵发展之路。
  东山实验小学如何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抓住“一个中心工作,两个关键内容,一个品牌意识”,即“121”模式来开展。
  一、以“学校文化”为中心,确定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
  1.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一个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髓,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才使我们有了强烈的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可分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文化,也叫物质文化,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在物质层面上含有的某些精神因素,如班级环境文化、学校“特色校服”文化都属于这一层次。二是中层文化,也是制度文化,是通过社会生活表现出来的,如学校制度,班级制度等;三是深层文化,也叫哲学文化,主要从一个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层面体现出来。如东山实验小学的“筑梦教育”就属于深层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全体师生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因此,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以学校文化为顶层设计。
  2. 东山实验小学的“筑梦教育”
  “筑梦教育”的理念,让师生诗意栖居校园。文化的落脚点是行为,行为的启动点是精神。学校以“筑梦精神”引领学生发展:主动学习,积极发展;张扬个性,成就自己;构筑梦想,追求幸福。让每个学生“明志善学,和而不同”,明志善学即明确自己的志向,善于学习,自我发展;和而不同即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个性特长等方面都能得到独特发展。
  “筑梦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让生命的能动性洋溢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的天性挥洒自如,让“带着梦想飞翔”成为东山实验小学学生的生命姿态。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创设诗意般的班级文化环境;在各种主题活动中,班会中,以学生为主,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还学生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诗意的童年。让学习生活美好起来。
  二、以“提高班主任素养”为关键,引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扬帆启航
  1.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要把握新的形势,着眼新的实际,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讲科学、鼓实劲、求实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真正做到发展有新思想,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十年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什么?如果用现在的标准培养学生,他们的竞争力在哪里?因此,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把现在的工作做好。
  2.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胜任班主任的教育劳动,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包括职业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班主任专业发展就是指班主任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班主任个体的角度看,班主任专业發展是指班主任的内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如策划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备能力与基本素养。因此,班主任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素养,才能把想法付诸实践,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三、以“家校合育”为关键,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1. 获得认同,形成合力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需通过家长会等平台及各种沟通的渠道向家长宣传,得到认同,形成合力。班主任要做到两个善于:一善于处理好沟通与尊重的关系。既要表达自己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又要表达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尊重,寻求共同点,达成意见一致。二善于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学生的成长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达到目标的时间较长,因此要善于坚持。而学生的成长因人而异,要根据目标及时调整与深化。
  2. 整合资源,做出特色
  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文化背景,家长素质各有不同。班主任要了解家长、相信家长、携手家长。家长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与资源。有医生、律师、军人、艺术家、公务员等各种职业,各种专才。找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定位,整合家长的资源,做出特色。如有的班级开展了生命健康教育,让学生对生命尊重;有的班级开展了礼仪教育,让学生彬彬有礼;有的班级开展了国防教育,让学生增强责任感等。真正做到“一班一特色”。
  四、 以创“品牌班级”为目标,让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品牌是一个企业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文化层次乃至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品牌企业的价值观获得大多数人认同。学校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创设条件鼓励名班主任、名教师着力打造“品牌班级”。因为品牌班级有品牌效应,有示范引领效应。众所周知,小学的班主任常因工作的原因,多有变动。如果一个品牌班级产生后,由另外一名班主任接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轻易不会改变。相反,班级的精神文化发挥同化、凝聚的作用,让新教师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以原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基础,推动精神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要成为一种“多赢”的教学模式,其前提是必须满足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学生、政府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在准确分析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的策略是一种比较
在日本,伴有肝硬化的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在原发性肝癌中自发性破裂是极难处理的急症之一。最近,经导管动脉栓塞(TAE)作为治疗性操作有效地用于缩小或甚至根除肿瘤和
期刊
烧结杯试验研究表明:post-Koolan混合料的烧结性能适用于Newcastle和Port Kemla烧结厂。由于koolan矿山的关闭(其中也包括Goldsworthy Shay Gap矿山),这种矿所占的部分可以通过增加
“体态律动”这个词组最早源于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约翰·哈威使用“eurhythmics”这个词,来表示达尔克罗兹的“音乐与身体律动”这个概念。达尔克罗兹基于“学生们虽然有高超的演奏技巧,但是普遍缺乏对音乐的情感反应,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感。一些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是一种数字、数学式的机械反映,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从而提出了“体态律动”这一概念,“引导学生摆脱旧有观念的禁锢,去体验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