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潜水艇是一种水下舰艇设备,包括军用潜艇与民用潜艇两大类型,是通过控制其浮力来开展水下作业的,现阶段各种军用与民用潜水艇的研发与生产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于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进行探究,首先对潜水艇进行相应简要阐述,进而从仿生学原理与物理学原理两个层面来分析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关键词:潜水艇;沉浮原理;阿基米德浮力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386-01
  前 言
  水及其他流体会对其表面会内部的物体产生一种向上的作用力,这种力就被称作“浮力”,而地球自身的引力会在物体上产生一种向下的重力,通过浮力与重力的调节,物体就可以改变其悬浮的状态,当浮力大于重力的时候,物体就是上浮的;当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物体则会下潜或下落,浮力的存在使得船舶、飞艇、气球、潜水艇等装置或物体的悬浮成为可能。
  1 潜水艇的简要概述
  潜水艇也可以简称为潜艇,是一种可以进行水下活动的舰艇设备,具有较多的种类与形态,小型潜水艇可以满足一两人操作与潜水的需求,大型潜水艇甚至可以容纳数百人。一般小型潜水艇通常是民用潜水艇与自动水下舰艇装置等,是用来进行水下搜救、打捞、维修、观光、调查、侦测、开采等工程的,诸如SeabreacherX鲨鱼型潜艇等,是用以满足人们的娱乐与运动需求的,其外形设计为鲨鱼形状,并模仿鲨鱼等海洋生物的尾部关节,可供1~2人乘坐,这种潜艇采用了260马力的增压发动机,矢量推进系统,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0km左右,可以进行水下潜行,或者跃出水面。由于这种潜艇是用来作为一种私人水下交通工具来使用的,因此其发动机并不支持长时间潜航。
  大型潜水艇通常都是军用舰艇,是常见的战略性武器。而军用潜水艇的生产与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与工业成本,因此许多国家并不具备自行设计与生产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潜艇作为一种水下尖端军事武器而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且其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目前已经逐渐突破了智能化技术的壁垒,研发出来遥控潜水艇型无人潜艇、半沉浮型智能潜艇等。
  2 潜水艇的沉浮原理
  2.1 潜水艇沉浮的仿生学原理
  潜水艇是现代海军与民间作业的重要装备与舰艇之一,可以潜到水下进行自由活动,也可以上浮到水面上袭击海面或地面目标,并且担负着布雷、侦查、运输等重要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潜水艇的隐蔽性与潜水艇袭击的突然性而愈发被人们所关注。潜水艇可以在海中进行长时间的航行,而潜水艇之所以可以下潜上浮与突然袭击,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与其仿生学设计。潜水艇的外形设计,一定程度上模仿了鳟鱼的外形,这种流线型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潜水艇在水中潜行所遭受的阻力,同时由于其流线型外形,在水中潜行的时候,潜水艇所发出的噪音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因此其隐蔽性也得以大大提升。另外,潜水艇的沉浮是基于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在内部设计了一个“水舱”,而这个“水舱”的设计,也是一种仿生学设计,是参考鱼类、乌贼与僧帽水母等海洋生物的“浮鳔”,通过“水舱”的充水、排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
  2.2 潜水艇沉浮的物理学原理
  2.2.1 潜水艇的沉浮
  如上文所述,潜水艇的沉浮是人类通过观察海洋生物的沉浮,总结其经验与特性而得出的设计方法,而潜水艇沉浮本身也是遵循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早在初中阶段,我们就通过物理学科对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有了初步的认知,即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量的方式实现沉浮,其改变自身重量是通过水舱的充水与排水,当水舱中注满水的时候,潜水艇重量增加,因而下沉;当水舱水排出之后,潜水艇重量减轻,因而上浮。因此在中小学中,“潜水艇实验”成为解释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的重要实验。事实上,实际的潜水艇在下潜和上浮的时候,为了保证潜水艇的沉浮速度,除了依靠水舱的充水与排水之外,还会采用升降舵来提高潜水艇沉浮的灵活性。
  许多潜水艇上会设计操纵水柜、专业水柜与生活水柜等,用以进行充水与排水,这些空间的使用目的就是对潜水艇上浮与下潜进行控制,采用壓缩空气来进行控制,下潜时即进行充水,上浮时则以高压气体进行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自身重量。为了更好地控制潜水艇的平衡性,通常还会涉及小水柜来控制水量,通过在潜水艇尾部安装的方向舵来控制潜水艇的水平方向,通过潜水艇前部及尾部的升降舵来控制潜水艇的垂直方向。许多潜水艇为了避免对声呐等水下声音导航与测距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在潜水艇舰首指挥台围壳上安装升降装置。
  2.2.2 潜水艇的悬浮
  当潜水艇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与与其自身重力相同时,潜水艇在水中就呈现出“悬浮”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的潜水艇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潜,都必须通过充放水或者升降舵来推动其沉浮运行。如果在不开启升降舵的情况下,潜水艇在悬浮状态下想要下沉,其水舱中必须留下充水的空间,避免由于水舱已满而出现无法下潜的窘境。另外,潜水艇也承担着运输物资的重要任务,但不可能每一次潜水艇运送的物质质量相同,因而在每一次运送货物的过程中,潜水艇都必须调整其水舱中的水量,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悬浮状态下的潜艇通常水舱并不充满。
  在设计潜水艇时,出于减少材料使用的需要,通常会根据潜水艇主要承担的功能与实际需要来设计水舱的大小,如果潜水艇为军用舰艇,所需要承载的货物较少,则其自身重量与所受到的浮力都比较小,水舱需要的充水防水就比较少,的设计也可以适当减小。一般来说,当潜水艇自重较小,其水舱已经充满的情况下,潜水艇想要下潜,就必须通过升降舵来实现,但大多数时间内,潜水艇的水舱都是不满的。
  3 结 语
  潜水艇的沉浮主要是通过改变其自身重量的方式来实现的,大多数潜水艇会设计水柜或水舱,通过向水舱中注水来控制潜水艇下潜,通过压缩气体并向水舱中注入高压气体将水压出来减少自身重量,控制潜水艇上浮。而当潜水艇的浮力与重力相同的时候,潜水艇就实现了“悬浮”,因此大多数时刻潜水艇的水舱或水柜都不是充满水的状态。
  项目基金:大学生国家级创新项目“基于STM32的嵌入式多功能水下作业潜艇”(201711407037)。
  参考文献
  [1]宋馨瑶.潜水艇浮沉原理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物理,2015,33(02):45~46.
  [2]赵嘉宇.潜水艇和鱼上浮和下沉的原理一样吗?[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4(12):31.
  收稿日期:2018-6-20
  指导老师:杨尚林
其他文献
该论文是作者以蔡长韬教授负责承担的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计算机网络协同设计原理及其在平面二次包络蜗杆数控磨床中的实施方法"为背景,在分析数控磨床工艺文件制作的
本文研究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湍流场的流动结构.从国内外对旋风分离器的大量研究工作看来,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时均流场的研究上,对分离器内湍流结构的研究涉及甚少.而本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模式已逐渐成为主流.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育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而信息化教学的总是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
东安县共有生产经营单位70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烟危经营单位215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3家),金属冶炼企业11家,规模工贸企业或经营单位70余家,非煤矿山企业2家,民爆企业
期刊
该论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锌铁氧体磁流体,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之进行了性能测试.然后,详细探讨了锰锌铁氧体磁性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影
该文广泛研究了不同时期生产管理模式的原理及其方法体系,分析了分散网络化制造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散网络化制造环境下适合于中国制造企业的车间生产管理模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应用场合中,相比其它的并联机构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必然促
无网格法是一种新型的数值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法相比,它不需要网格或单元,只需要输入节点信息,其形函数在全域内连续可导,在前处理和后处理工作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无网格法的理
动态图象序列中的运动目标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主题之一,它在军事、国防、工业控制过程、医学研究、交通管制、飞机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该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