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岗职工已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搞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工作,为下岗人员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就业氛围,便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下岗再就业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实践,论述了下岗再就业计算機培训实施的过程及如何因人施教,提高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下岗再就业 因人施教 计算机技能培训
  [作者简介]刘澎(1971- ),男,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谭金生(1963- ),男,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杨剑波(1974- ),男,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天津 300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171-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有企业中大量的富余人员被释放出来,职工下岗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搞好下岗再就业的培训工作,为下岗人员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就业氛围,稳定社会秩序,创建和谐社会,便成为各级政府及培训机构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对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实施的过程
  1.健全机构,为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提供组织保障。为了确保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工作有序进行,我院成立了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培训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并对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进行全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我们还确定了培训的总体目标和保障措施。下岗再就业组织机构的成立,计算机培训教学方案的制订等,为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一,建立联系体系并形成定期交流制度。在劳动局的领导下,我们与社区协管员形成协作网络,并确立责任人专职负责培训的具体工作。第二,建章立制。我院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制度,为全面推进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提供保障。为了使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我院于2000年正式启动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后,统筹规划,相继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为了使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的研究、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得到落实和加强,我们要求教师定期深入课堂,了解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的新问题和下岗职工培训学员的新需求,对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座谈、问卷调查、集体讨论等。全面深入检查、评估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的实施,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第三,广泛宣传,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在实施计算机培训的过程中,除了抓好一般性的指导工作外,我们还注重及时挖掘和总结交流典型经验。在每一期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实施前,我院都要定期召开培训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一些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培训模式和教学经验,丰富下岗再就业培训的内涵。此外,还注意培植和树立典型,建立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培训示范带动机制。
  2.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前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职工过着有保障、无风险的“平静”生活。他们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与其他人相比,都具有优越感。国有企业改制后,他们的优越感就不复存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更使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措施,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下岗职工中有很多人由于年龄偏大、技术单一、文化程度偏低,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但这并不说明下岗职工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了顺利再就业,下岗职工应改变观念,要相信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能够掌握一技之长,相信自己只要有不怕苦、勤奋工作的精神就能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相信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有所作为,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训机构给学员传授的是什么技术?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紧缺?哪些人才饱和?只要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办事,那么培训出来的人才最终会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3.因人施教,实行测试考核,掌握真正的基本技能操作。所谓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就是“对症下药”。对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时,教学内容必须适合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学员不同的年龄特点。对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而不能搞“一刀切”,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接受知识快慢不一样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4.灵活生动的教学与切合实际的训练。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整个培训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结合我院计算机培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一是教学内容要生动、直观,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利用PowerPoint讲述计算机概论知识,插入大量图片以丰富讲解内容。二是游戏入门,激发学习兴趣。由于计算机可以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使学员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三是直观教学,加深记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用贴近生活中的实例作有针对性的讲解,然后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学员反复练习,教师和学员形成互动,在辅导过程中,发现问题,集中解决,使学员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四是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员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因人施教,提高下岗再就业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的教学质量
  针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鼓励下岗职工转变观念,摆正心态,积极参加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等培训,掌握一技之能,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同时,还要根据每个下岗人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制定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确保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的教学质量。
  1.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针对下岗再就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年龄偏大等特点,我们从认知角度入手,提出了“增加实用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把中英文录入技术、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演示文稿制作技术、简单网页设计技术和Office综合应用技术作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形成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6+1”课程内容体系(见下图)。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理论和就业求知工作过程导向,重新组织了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实际工作案例中,整个课程内容形成了认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应用、Word图文排版、Excel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Office综合应用7个模块20个案例,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
  2.引入案例法、任务驱动式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再就业培训人员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再就业培训人员的学习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他们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引入案例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借助实际工作情景引导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做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边做边提高,教学过程一体化,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3.强化技能训练,构建逐步推进的能力培养方案。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重视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再就业培训人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将再就业培训人员的能力锻炼分为同步训练、自主训练、拓展训练三条线。同步训练是教师在介绍学习情景,指导再就业培训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教师和再就业培训人员同时实施操作的案例,以教师展示的实际效果为主,培养再就业培训人员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教师模仿本次课的学习情景提出的工作任务,由再就业培训人员独立自主完成案例,以巩固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需要学员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再就业培训人员课后的训练任务,该任务较课堂任务难度有所增加,学员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一直被当做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为了合理有效地通过考试来引导学员强化能力的训练,我们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计算机“6+1”能力考核方案。将考核分为中英文录入能力、系统与网络应用能力、图文排版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演示文稿制作能力、网页制作能力六个子模块和一个Office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六个子模块分别模仿真实际工作环境,创设考核任务,在教学中实施再就业培训人员能力的测试,方便教师实时监测学员计算机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整个教学活动实施融合六个子模块的Office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将六种计算机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升华为计算机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5.提供优质服务,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学校作为实施培训教学的主要方,要为下岗再就业培训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和其他服务,使他们消除自卑感,为他们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创造就业机会,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各方面都行动起来。政府应该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采取特殊的战略措施,进行大的政策调整,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业。学校作为是实施培训教学的主要场所,应该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提高培训的质量,使下岗再就业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赢得再就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蕾蕾.对下岗女工再就业教育及出路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7(4).
  [2]曾宝贵.浅析再就业工程[J].北京成人教育,1998(6).
  [3]萬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4]熊发涯.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3).
  [5]丁桂芝.共同探讨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4(9).
其他文献
目的:研讨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归入两组(40名/组)试验,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实验组接受TBL教学法,教学结束
从古至今的山水画发展史,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山水画的创作,同时又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繁荣发展.'长安画派'立足于陕北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装设计领域也开始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本文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从服装设计中材料、工艺、定制和色彩等方面,着重探讨了3D打印技术对服
[摘要]为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有所借鉴,文章就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合作动力、长效机制、考核评价、学生就业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加以比较研究。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 国际比较   [作者简介]明航(1967- ),男,湖北黄冈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教育。(北京10008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临床专业留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
Introduction For two academic years, Teaching Practice (TP),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n-service Advanced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at Chongqing University,
期刊
城市吉祥物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承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地域的特征,是每个城市对外彰显自身个性和特点的图腾.当前,国内城市吉祥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拥有吉祥物的城市较少且形
[摘要]“基础”课是我国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在培养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法制观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发挥“基础”课的育人功能,教师必须从灌输型教学向服务性教学转变,即“基础”课要为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服务。  [关键词]基础课 大学生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作者简介]王蕴慧(1978- ),女,新疆新源人,肇庆学院思
[摘要]文章根据对23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队伍建设 策略  [作者简介]卢远(1966- ),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学报主编,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目的:对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尿常规检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依次实施干化学法、尿沉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