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要有“界”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学科教学的延伸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那么,什么样的延伸才有价值呢? 
  在笔者看来,具有学科特点是评判语文课堂教学延伸有无价值的首要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不能离开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远离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不能抛弃听、说、读、写中的任何一项。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月亮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简单地回答了老师的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之后,就让学生闭眼想象月亮灣的美丽,紧接着又请学生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象摹画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专心致志地“作画”,然后就是“展画”,最后进行“评画”。虽然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但在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语文教学本质的背离,是语文学科延伸本末的倒置! 
  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固然有必要,能够拓展文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延伸都是必要的。我们的延伸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这样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记得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课堂延伸经验时,曾列举其执教的《詹天佑》一文,大体的执教步骤为: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字铁路设计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别的方法让火车爬上山坡?”等两个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的问题。据该老师讲,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我想追问的是: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工程学?如果是语文课,那这样的延伸至少荒废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文中那么准确描写建铁路全过程的词语,学生掌握了吗?詹天佑在建成举世震惊的“之”字形铁路时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领悟到了吗?在遇到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善于克服困难的智慧,学生体会到了吗?詹天佑那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爱国情怀,学生感受到了吗?……恐怕都没有达成吧!这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延伸有必要吗? 
  此外,课堂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可控制的课堂延伸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们有些老师可能尝试过“意外”的延伸所带来的精彩与难忘,但千万不要忘记,一切看似“意外”的延伸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挖掘,没有对学生的准确把握,一切“意外”都是不可能产生的。记得一位老师在执教《夜晚的实验》一课时,围绕“超声波”这一学生认知上的难点,紧扣“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这一句话,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辅之以非常简洁形象的简笔画,再加上老师具体生动的介绍,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明白。试想,如果那位老师在学生还不理解的时候,又没有直观的体验,就放手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超声波”,那又会取得什么样的课堂效果呢?表面上教学气氛可能热烈,小组合作学习似乎也能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但如果请同学来回答的话,笔者断定:学生要么支支吾吾,要么答非所问。这样的延伸就毫无价值可言了!因此,我们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以执教者有效的引导去唤起、去预约延伸中的精彩! 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否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所必要的,才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必须的,这样的延伸才是构建在我们老师可控制、可引导的平台上,才会具备无可比拟的课程价值,才是我们课程改革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所期待的!
  收稿日期:2011-02-23
其他文献
1.透過班级现状分析,看农村课堂现象   如何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课堂效率要提高,就要找出学生课堂沉闷的原因,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做学习的主人,主动与老师形成互动的学生方式。我所担任班级共有学生五十学生,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入学前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况且他们不仅来自农村,而且来自十几个不同的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课前要认真地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搜集,课中细心地进行写作指导,课后详细地进行批改。尽管大家都在为此付出努力,但始终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徘徊在初始阶段,写作热情呈萎缩状态。本文就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方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是何等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运用教育科学和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主动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意见。  1.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
期刊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合理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会使学习变得轻松、灵活,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高,而且还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的外语教学在听说的基础上加强了写的训练,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外语教学中的“
期刊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论证实施,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结构评价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思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发展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特点,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2002年8月经过调查发现在广西防城鹭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中的无脊椎动物有75种,其中软体动物门腹足纲3种。环节动物门寡毛纲2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4种;唇足纲和倍足纲分别有2种;蛛形纲有25种;昆虫纲种类最多,有37种,其中直翅目17种,同翅目8种, 蜻蜓目8种,双翅目4种。  【关键词】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湿地;无脊椎动物种类    1.广西防城万鹤山鹭鸟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生
期刊
【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  【关键词】人文素养 ; 教育;物理    The tactics that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educates in physics teaching is discussed  Guo Jian Xin  【Abstr
期刊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在不断学习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在平时的教学中注入新课程的理念。本文从如何关注学生主体性方面着手,探讨了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新课程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激发学生进
期刊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创设问题情境,选好质疑点,开展多种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历史;探究;创新    新课程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师生的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给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