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操胜券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蚁熊:留有余地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蚁熊的动物,专门食用各种各样的蚂蚁。蚁熊是大自然中最大的食蚁兽,每天吃掉的蚂蚁多达1.6万只。它的嘴长而且很尖,可以伸进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去寻找猎物;舌头的黏性极强,每分钟伸缩数百次,被黏住的蚂蚁无处可逃;由于嗅觉极其灵敏,它能够将藏匿着的不同类型蚂蚁的气味嗅闻出来;爪子尖锐有力,撕裂树干或刨开地缝时毫不费力。
  虽然蚁熊所到之处,蚁穴无一幸存,但是它从不“斩尽杀绝”。即使遇上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蚁熊也只会吃其中的一小部分,一般不超过500只。对剩下的蚂蚁,则“网开一面”,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蚁熊此举意味深长,因为它懂得,只有让蚂蚁家族生息,才能确保自己的种群生存。与蚁熊相比,我们自愧不如。可不是吗? 我们总是对征服自然的每一个“胜利”沾沾自喜,结果把难以承受的重负强加给了地球。蚁熊尚且知道留有余地的道理,我们更应该三思而行,“计划”使用好有限的宝贵资源。
  急功近利害死人,既害当代也害后代。我们应当以自己的真诚、爱心、责任去换取一片蓝天、一方绿地、一汪清水,让地球清风绿荫长在,猿啼鹿鸣常闻。善待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崇尚亲情、崇尚东方文明的回归。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会荒芜掉我们的精神家园。
  
  鸟类:凸现亮点
  动物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有着各自的特长和亮点。例如,生长于茂密树丛之中的布谷鸟和夜莺等羽毛朴实无华,却有一副悦耳的歌喉。究其原因,在于视觉讯号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显得无足轻重,而动听的鸣叫却能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再如,在空旷场所活动的孔雀和鹦鹉等则喜欢用鲜艳羽毛组成的美丽外形来引人注目,因为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听觉讯号不如视觉讯号。
  虽然我们大家身处的环境不尽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会对各自的特长发挥有多大的影响,关键是能够像鸟类那样,依据环境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特长,凸现自己的亮点。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一定可以使自己变得出类拔萃,让别人更加关注,刮目相看。当然,这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记住自己是最优秀的。
  
  海獭:争分夺秒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十分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海獭。在鲸和海豹面前,它只能算小个子,体长不过1.5米,重量仅40公斤左右。然而在捕食方面,却高出一筹。例如,要享用到鲜美的海胆肉,海獭会先设法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自己平躺在水面上,再将石头放在肚皮之上;接着靠两只前爪紧紧抓住海胆,用劲往石头上猛砸,直到其坚硬的外壳被砸破为止。
  海獭不但能巧妙地将石块作为砧板来用,而且还善于准确地把握捕食的时间。每一次潜水,海獭只可以持续4分钟。如果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捕猎的时间超过了4分钟,那么它就会溺水而死。靠着如此之短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存活的海獭,一旦潜入水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敢随意耽误1秒钟,而是目标准确地寻找自己的猎物。
  人生苦短,但与海獭相比,我们却要宽裕得多。正因为如此,懈怠心理便会自然产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多少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我们不妨经常为自己加压,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为成功定下一个期限。唯有如此,才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怨天尤人的悲叹声里,将大好的机会葬送在犹豫不决的观望之中。我们要全力以赴,只争朝夕,让人生更加辉煌。
  
   鳗鱼:欢迎对手
  古时候,鳗鱼是日本渔民最喜欢捕的一种鱼。它肉美味鲜,能在市场上卖到一个好价钱。可是由于渔船体积小,回到岸边时,舱里的鳗鱼大部分都已窒息而死。
  有一位渔民的渔船、捕鱼设备、盛鱼的船舱都和别人的没有什么区别,可每次捕获回来的鳗鱼却很鲜活,因此出售的价钱比别的渔民高出一倍。几年之后,他靠鳗鱼发了大财,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后来,这位渔民不幸身染重病,无法再出海捕鱼。这时候,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告诉他让鳗鱼存活下来的奥秘——
  “船舱里的鳗鱼之所以难以存活下来,在于它们悲观地认为,既然被捕获了,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结果,没过多久,他们就真的死掉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盛满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难以相容,在一起时会互相斗来斗去。面对鲶鱼的进攻,鳗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被迫自卫还击。因为处在你死我活激烈‘战斗’的状态中,鳗鱼的本能得以充分的调动,所以它们就能够在船舱中活了下来。”
  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点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
  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能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治疗伤口。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你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如果你的对手是草包,你或许仅比草包稍好一点;倘若你的对手是一位精英,哪怕你无法成为精英,也肯定不会相差甚远。只有去欣赏和尊重对手,你才会用他们当“镜子”,照出自身的不足;把他们作为“目标”,激励你自强不息。倘若嫉妒、憎恨对手,甚至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在你的朋友中,不但需要有人把手帕递给你,帮你拭去泪水,更不能缺少敢于挑你的毛病、迫使你奋起直追的人。学会珍惜你的对手,心悦诚服地加以接纳,他们将是你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黑鹭:守株待兔
  黑鹭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靠一种奇特的捕食方法来生存。它站在水中,首先让翅膀张开,围成一圈,呈“伞”的形状;然后将头蜷缩在“伞”当中,尖锐的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那些小鱼小虾,爱找水浅而阴凉的地方,于是树木或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便成为它们的最佳选择。黑鹭悄悄地等候着,一只小鱼钻进了它营造的“阴凉”之中,随即又来了一只小虾……当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黑鹭用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就是巧妙地利用了鱼虾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可回过头来一看,其实并非败给了哪一个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性格中的某种习惯倾向或者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因为有些习惯是可以致命的。
  
  剪嘴鸥:勇于付出
  在鸟类世界中,剪嘴鸥的喙很有特点,上边的一半要短一些,下边的一半更长。最精彩的莫过于剪嘴鸥捕鱼的镜头:它紧紧地贴着水面飞行的同时,把下边长的一半喙伸进水中,快速地一扫而过。如果看到或遇到鱼虾,便迅捷地合起上边的一半喙。整个喙就像一把“剪刀”,将猎物牢牢夹住,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
  说实话,剪嘴鸥这样捕食有极大的危险性。由于飞行速度快,它下边长的一半喙如果不幸与水下的礁石或硬物相撞,常常会因为来不及收回而被折断。尽管如此,这种捕猎方式在剪嘴鸥家族中还是代代相传。
  想得到就必须首先付出,这是生活的法则。我们要把一生走完,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人生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人生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挑战所组成。如何克服困难的决心全操纵在自己手里。如果成天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牢骚满腹,妥协逃避的话,我们就已经注定是失败者。倘若把压力当成动力,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将会很大,应该说,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特点。
其他文献
母亲是个小学教师,又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曾有好多年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为给家里单调的饮食添点色彩,母亲煞费苦心,夏天做坛子菜,冬季熏腊味,把拮据日子的餐桌打点得有声有色。  每年夏天瓜果菜蔬上市时节,母亲早早把坛子刷洗干净,扎扎实实做好几坛坛子菜。七月流火,新豆上场。母亲必买十多斤颗粒饱满的黄豆,洗净用水泡十多个小时,用猛火煮开再改小火慢慢熬煮,直至豆子酥烂
期刊
对丝路明珠——吐鲁番的认识,始于少年上地理课,知道那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一个地方。后又拜读了闻捷的组诗《吐鲁番情歌》,对吐鲁番从此就充满了一种向往,憧憬着有朝一日能亲临这葡萄王国一游。今年盛夏时节,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这块古丝绸要道上的塞外绿洲。  吐鲁番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相距187公里。汽车驶出市区,开上了乌吐高速,途经达板城风力发电站,高高的风车,就像城市的路灯一样,整齐地排列在路的一侧。常
期刊
金华市农业逐步从注重量的生产向质的提高转变,各地围绕生猪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等优势农业,引起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一批高品质、高档次的优质农产品。为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经市人民政府审定,确认以下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的100只金奖农产品和35只优质奖农产品。    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金奖农产品          第六
期刊
说起上海百年老字号餐饮业,位于钻石地段南京西路1081弄31号的梅龙镇酒家,可谓无人不晓,更为上海餐饮业的龙头大哥。光阴流逝,梅龙镇酒家一点没有老态,在新世纪越显业绩非凡。    一、清末民初经典上海豪宅风格    梅龙镇酒家为红砖外墙三层砖木结构独立花园住宅,主屋顶的塔楼,朝南正面底层的游廊和大抱柱,都是典型英式豪宅建筑,很有《呼啸山庄》里那种庄园豪宅之韵。庄园豪宅与一般英式乡村别墅的最大差异在
期刊
三鲜暖锅    “暖锅”这两个可爱的字打在我的电脑屏幕上时,一股强冷空气正大兵压境般狂卷着南下,呆会儿我必须穿上最保暖的羽绒大衣出门,而回家时,我将非常渴望“暖锅”这两个字变成现实,热腾腾地坐在那里,等待着我的宠幸。  暖锅是我们过去的叫法,今天不是叫火锅就是叫涮锅,那是因为所用的盛器不同,用的燃料也不同。以前原始,用的是紫铜皮的锅子,大肚皮细腿,中央有个较大的孔,竖起半截烟囱,孔内烧缸炭。擦得铮
期刊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单位主体为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系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的外派机构,是隶属于中心的非独立法人机构,承担中心的业务宣传及其认证资源的开发。以中心的名义进行市场开拓联络和介绍、市场调研、技术交流,并承担中心规定及授权的属地联络职能的办事机构。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简介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QCC),是由商务部流通
期刊
夜读是一杯香茗  □ 马轶飞  夜读是一种爱好,在夜深人静时读书更是一种享受。  在寂静的深夜里,无论你是读林清玄的散文,还是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一样地使你感叹生命的变幻莫测,一样地使你陶醉在夜读的氛围里。  夜读,虽然缺少了白天的阳光明媚,但夜的宁静更增添了读书的理念。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写字桌前或倚在床上,翻阅着自己心仪的书籍;你可以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浮想联翩,还可以为沈三白的《
期刊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又到秋风乍起时,市民对于进补的热情再次燃烧了起来。笔者在上海市中医医院看到,前来求方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更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市民陈小姐表示,自己服用膏方已经有4年了,因为觉得疗效不错,亚健康的状态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所以现在每年都会来医院求方。  缘何每年秋冬膏方如此受亲睐,传统的膏方到底有什么优势所在,带着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徐瑛。    什么是
期刊
30多年前的1974年,我中学毕业,下乡到辽北地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那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老百姓生活很苦,但人们善良、纯朴、诚实,从不欺人也不骗人。我们知识青年每次回家,都会从农民手里买些农副产品,特别是城里紧缺的鸡蛋。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农民不敢把鸡蛋卖给我们了,今天说起这件事情,还让人觉得心口堵得慌。  鸡蛋在那个年代很金贵,每户人家一个月都不能保证供应半斤。城里的鸡蛋供应为何这样紧张?是因为
期刊
恢复高考那年,我在县一中上高二。家在农村的我,根本没有条件吃学校的食堂,于是,只能每星期回家拿一次饭。在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我们家十口人,仅靠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父母辛苦一年,也仅够我们全家吃半年,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只能以糠菜代粮。因此,我每星期回家拿饭,也只能拿点地瓜干面掺糠的煎饼,最奢侈的,就是可以拿点母亲用各种时令蔬菜腌制的咸菜。有了这些小咸菜,那种掺糠的干煎饼也就不是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