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干煎蛋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恢复高考那年,我在县一中上高二。家在农村的我,根本没有条件吃学校的食堂,于是,只能每星期回家拿一次饭。在那个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我们家十口人,仅靠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父母辛苦一年,也仅够我们全家吃半年,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只能以糠菜代粮。因此,我每星期回家拿饭,也只能拿点地瓜干面掺糠的煎饼,最奢侈的,就是可以拿点母亲用各种时令蔬菜腌制的咸菜。有了这些小咸菜,那种掺糠的干煎饼也就不是那么难以下咽了。
  母亲腌制的小咸菜不但花样多,而且很有特色,味道很好,在我们村,只要吃过母亲做的小咸菜的人,提起母亲的厨艺都啧啧称赞。村里的许多婶子大娘们,农忙家里缺咸菜下饭的时候,时不时都来我们家找母亲讨些小咸菜吃,而热情的母亲,总是会笑意盈盈地满足乡邻们。
  母亲腌小咸菜的方法很特别。夏天她会将豆角、莴苣、蒜苔、甘蓝等用盐腌一遍,然后从盐水里捞上来晒干,将醋煮沸后,晾凉,然后用白棉布缝一个小布包,装入香料后做成香包,放入盛醋的缸里,然后再将这些晒干的蔬菜放入缸里,腌上个十天半月,小咸菜就可以食用了。吃的时候,将小咸菜切成细丝,加入青辣椒丝、葱丝,再用热油泼一下,那种酸辣可口的小咸菜就可以食用了。在秋天这些时令蔬菜没有了的时候,母亲就用萝卜做原料,给我们腌制萝卜干。她从地里起出萝卜,洗净后切成丁,晾晒几日,然后用盐水、辣椒面揉搓几下,那又脆又有韧性的萝卜干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
  母亲心疼我吃掺糠的地瓜干煎饼,但家里又实在太困难,她就变着花样给我做这些漂亮的小菜,好让我吃得舒服些。每次我将这些小菜带到学校时,就成了同学们的节日。而我,有了母亲小菜的滋养,在那段每个人都喊累的日子里,总是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精力充足。
  转眼间就到了高考。母亲想给我增加点营养,但家里无钱,情急之下,母亲想到了家门口的那条河。于是就趁空闲时间,去河里捕了些小鱼。收拾干净后,用盐腌上,瞅着有好日头,就将小鱼放在太阳下晒,晒干后,母亲就在我回家拿饭的那一天,将鱼干用水泡开,揪一把挂在屋檐下的红辣椒,然后在锅里倒上点花生油,等油热后,加盐、花椒面、蒜末、姜末,再倒入小鱼翻炒,待小鱼变成金黄色后,打入鸡蛋,继续翻炒,鸡蛋熟后,母亲就把事先准备好的葱末倒入,翻炒几下,再淋上点香油,那种鱼干煎蛋特有的辛辣、沉郁、冲鼻的香味就飘散开来了。每次母亲给我赶制这道菜的时候,总会在氤氲的香气里,边啧啧地叹息着,边唠叨:“三儿啊,这家里的好东西我能寻摸到的都寻摸给你吃了,你可要好好读书啊,不然,怎么对得起我的一片苦心哟!”
  然而,最终,我还是辜负了母亲。那年,尽管我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但还是收获了失败。高考落榜后,在自责的同时,想到母亲每星期为我做的小菜,想到她不顾刺骨的寒冷冬天去小河里摸鱼为我增加营养,我羞愧地直掉眼泪。
  如今,母亲已年愈古稀,由于年事已高,眼睛又患白内障,那些小菜早已不做,但兴致高的时候,也会让我去超市买来鱼干,给我做那道拿手的鱼干煎蛋。而我,与母亲坐在一起吃着那道熟悉的菜肴,每一次,我都能品尝出另外一种味道。
  我想,那种味道,就叫做母爱吧。
其他文献
我不精厨艺,只能应付日常三餐,若碰到家里来客人等重要场合,我一般都退居二线位置,由先生掌勺。儿子常年吃我做的饭菜,也腻味,曾郑重建议我最好去厨师班进修一下,弄得我哭笑不得。  每天奔波于两点一线,推掉很多应酬做饭给儿子吃,朋友都认为我这样是小题大作:孩子已经读初中,该培养独立能力了。听此话我一笑了之,一来我的确脱不开身,二来我觉得独不独立不在于孩子会不会做饭。作为母亲能亲手给自己的孩子做饭,挺幸福
期刊
母亲是个小学教师,又是个能干的家庭主妇,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曾有好多年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为给家里单调的饮食添点色彩,母亲煞费苦心,夏天做坛子菜,冬季熏腊味,把拮据日子的餐桌打点得有声有色。  每年夏天瓜果菜蔬上市时节,母亲早早把坛子刷洗干净,扎扎实实做好几坛坛子菜。七月流火,新豆上场。母亲必买十多斤颗粒饱满的黄豆,洗净用水泡十多个小时,用猛火煮开再改小火慢慢熬煮,直至豆子酥烂
期刊
对丝路明珠——吐鲁番的认识,始于少年上地理课,知道那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一个地方。后又拜读了闻捷的组诗《吐鲁番情歌》,对吐鲁番从此就充满了一种向往,憧憬着有朝一日能亲临这葡萄王国一游。今年盛夏时节,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这块古丝绸要道上的塞外绿洲。  吐鲁番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相距187公里。汽车驶出市区,开上了乌吐高速,途经达板城风力发电站,高高的风车,就像城市的路灯一样,整齐地排列在路的一侧。常
期刊
金华市农业逐步从注重量的生产向质的提高转变,各地围绕生猪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等优势农业,引起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一批高品质、高档次的优质农产品。为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经市人民政府审定,确认以下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的100只金奖农产品和35只优质奖农产品。    第六届金华·华东农交会金奖农产品          第六
期刊
说起上海百年老字号餐饮业,位于钻石地段南京西路1081弄31号的梅龙镇酒家,可谓无人不晓,更为上海餐饮业的龙头大哥。光阴流逝,梅龙镇酒家一点没有老态,在新世纪越显业绩非凡。    一、清末民初经典上海豪宅风格    梅龙镇酒家为红砖外墙三层砖木结构独立花园住宅,主屋顶的塔楼,朝南正面底层的游廊和大抱柱,都是典型英式豪宅建筑,很有《呼啸山庄》里那种庄园豪宅之韵。庄园豪宅与一般英式乡村别墅的最大差异在
期刊
三鲜暖锅    “暖锅”这两个可爱的字打在我的电脑屏幕上时,一股强冷空气正大兵压境般狂卷着南下,呆会儿我必须穿上最保暖的羽绒大衣出门,而回家时,我将非常渴望“暖锅”这两个字变成现实,热腾腾地坐在那里,等待着我的宠幸。  暖锅是我们过去的叫法,今天不是叫火锅就是叫涮锅,那是因为所用的盛器不同,用的燃料也不同。以前原始,用的是紫铜皮的锅子,大肚皮细腿,中央有个较大的孔,竖起半截烟囱,孔内烧缸炭。擦得铮
期刊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单位主体为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系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的外派机构,是隶属于中心的非独立法人机构,承担中心的业务宣传及其认证资源的开发。以中心的名义进行市场开拓联络和介绍、市场调研、技术交流,并承担中心规定及授权的属地联络职能的办事机构。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简介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QCC),是由商务部流通
期刊
夜读是一杯香茗  □ 马轶飞  夜读是一种爱好,在夜深人静时读书更是一种享受。  在寂静的深夜里,无论你是读林清玄的散文,还是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一样地使你感叹生命的变幻莫测,一样地使你陶醉在夜读的氛围里。  夜读,虽然缺少了白天的阳光明媚,但夜的宁静更增添了读书的理念。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写字桌前或倚在床上,翻阅着自己心仪的书籍;你可以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浮想联翩,还可以为沈三白的《
期刊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又到秋风乍起时,市民对于进补的热情再次燃烧了起来。笔者在上海市中医医院看到,前来求方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更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市民陈小姐表示,自己服用膏方已经有4年了,因为觉得疗效不错,亚健康的状态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所以现在每年都会来医院求方。  缘何每年秋冬膏方如此受亲睐,传统的膏方到底有什么优势所在,带着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徐瑛。    什么是
期刊
30多年前的1974年,我中学毕业,下乡到辽北地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那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老百姓生活很苦,但人们善良、纯朴、诚实,从不欺人也不骗人。我们知识青年每次回家,都会从农民手里买些农副产品,特别是城里紧缺的鸡蛋。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农民不敢把鸡蛋卖给我们了,今天说起这件事情,还让人觉得心口堵得慌。  鸡蛋在那个年代很金贵,每户人家一个月都不能保证供应半斤。城里的鸡蛋供应为何这样紧张?是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