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黑白木刻中的“金石气”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黑白木刻创作中,“金石气”在作品中的体现使刀法更具凌厉气息,作品情感更加浑厚。本文将从对“金石气”的理解、黑白木刻与“金石气”的联系,以及“金石气”在木刻作品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黑白木刻;“金石气”;情感体验
  0 引言
  如果只将它完成,不赋予其灵魂、气质等,只塑造一个与客观对象最相似的形象,那它就是一个单纯的复制品,没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因此,黑白木刻应加入金石气息,以直接地表达创作者的创作精神情感,引发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共鸣。
  1 “金石气”释义
  “金石气”属于书法鉴赏的审美体验,是由金石学研究产生的,其中“金”“石”两字指以金属和石质为材料加以凿刻所产生的内容,如鼎文、碑帖等,但金和石两个领域区分并不明显,所以统称为“金石”。“金石”本是用来描述文字的,但笔者认为把字形当作图形看时,“金石”的制作要求、表现手法、精神传达与黑白木刻有许多相似之处。将“金石气”运用于版画创作中,不仅丰富了木刻语言,而且也使木刻创作具有力量感,表达的感情更为直接和凝重。
  “金石气”的“气”来源于传统中国文人画和书法中着重讲究的“气息”。苏淳元在《论书浅语》中写道“不读书则气味不驯雅,不修行则骨骼不坚正,书虽工亦不足贵也”。[1]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积极的书卷气气息处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气者,身之充也”,一个人因为有气所以活着,当一件绘画作品的形成仅仅是一种材料或几种材料的堆砌,则是没有气的,只有当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修养、抱负借助作品表达出来,作品才有了“气”。众所周知的谢赫“六法”,就把生动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气韵生动”的感染力列为首要准则,这也表明了“气”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金石气”是一种视觉的审美体验,也是一种感受性气息,是一种雄壮、老练、朴实的金石凿刻的质感气息,一种与大自然相契合的气息,而这种气息正是黑白木刻所需要的。
  2 “金石气”在黑白木刻创作中运用的可行性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自兴起就被賦予了一种揭露、反抗、革命的性格,成为传播思想的武器,使黑白木刻更具震撼、凌厉的感染力。有些黑白木刻创作者在黑白木刻语言运用中根据创作的需要加入金石凿刻的质感气息,从而形成浑厚淳朴的“金石气”风格。
  黑白木刻在画面中追求“金石气”效果,从制作方式上来看,金石感是一种凿刻感,与黑白木刻刀法具有同质特征;“金石气”所呈现出的豪放、凌厉、刚健效果,也正契合木刻刀法的运用与表现特点;“金石气”受时间侵蚀所遗留下的沧桑古朴的纹理美,丰富了黑白木刻的表现语言。
  3 “金石气”在黑白木刻创作中的表现
  如果把一幅碑帖作为单纯的视觉形象,“金石气”则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黑白木刻在借鉴“金石气”的表现力时,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画面中刀法的运用不同于常规的刀法;另一方面,有选择性地保留残刀。
  在借鉴“金石气”的黑白木刻中,刀法的运用与表现效果更为犀利,气势更为磅礴,刀法组织所产生的装饰意味减少。以刀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更为直接,也使画面中所显示的画面气质与画面精神达到一致。
  “金石气”在黑白木刻画面中具体的表现效果更为浑厚狂野,在形体塑造方面既有整体宏观的明确要求,又有粗犷自由的局部表现,表现手法多样,不会因追求细致刻画而拘束画面,也不会因粗犷而导致画面松散。
  4 “金石气”在黑白木刻中的作用
  近年来,版画创作中出现了为了满足视觉审美需求而忽略黑白木刻最本质属性的现象,即木刻当中放刀直刻的激情和木刻的力之美。在黑白木刻创作应用“金石气”,既可以保留放刀直刻的激情,也可以表达木刻的力之美,使作品更为生动,同时也摒除了市井之气,提升了作品古朴醇厚的格调,从而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创作者的创作精神情感。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为什么要在黑白木刻中运用和探索“金石气”,以及“金石气”在黑白木刻中的表现和作用。当作品有了“金石气”,画面就更具张力。“金石气”赋予了黑白木刻一种古朴凝重的内在力量,并能够更直接地表达创作者的创作精神情感,引起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 苏淳元.论书浅语[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866.
  [2] 宋眉.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研究(1840年-1930年)[D].上海大学,2015.
  作者简介:钟声(1993—),男,江西赣州人,吉林艺术学院2016级版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现代版画语言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研究与实践研究、教育实验探索,重视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等艺术精神的启迪和引导,应用视觉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美术新媒材,在创智活动中突显审美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情境;架构;激活  情境构建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对书中重要内容的理解所进行的阅读体会。  
只有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才能把英语学活,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都是学生语言实践的
期刊
音乐可以说是一种很奇妙的存在,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国传统音乐还是外国音乐,都有各自的魅力所在,都能够对人产生吸引力,并引起人们的情感冲击,从而给予人悄无声
我是一名高三年级教师,今年我的孩子也面临高考。我有了双重角色,再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才真正理解了该怎样当好高三教师,该怎样做一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在这一年里,我总想写点东西,写
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方面的特殊声明,本刊即视作作者同意在本刊已许可的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手段。发挥成人教育的重要
7月流火。忙碌了一个学期的学生终于可以稍事休息与调整了。一个长长的暑假,如何科学有效地安排呢?我建议让学生每天有30分钟到1小时的运动时间。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运动兴趣
优质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是行业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重要保证。学习型组织理论为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结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及
语文素养的养成也许的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一定要绝对地定义为自发渐进式的,它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积极干预、积极指导。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对设计教育教学的实现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泛在学习(U-Learning)体系,运用数字电视网、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进行动态教学,实现网络终端平台知识点的碎片化、扁平化,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泛在学习;设计实践;效果  0 引言  互联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教育的泛在化,泛在学习(U-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