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惠及了最大多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适龄者都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和文明的标志。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实现教育公平。
  人的先天素质、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等等都各不相同,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向往,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但这不是不公平,只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不管这种差异性如何,适龄孩子能否适时享受教育却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如果因为孩子的出身地域、家庭经济状况或其他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入不了学、读不了书,就不是差异性问题,而是社会公平问题了。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教育公平是公民权利实现的基础,是社会长期繁荣稳定的保障,更是人类文明理性的彰显,它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是最大的社会公平。
  如何去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大更科学的公正已成为政府的责任和目标。比如说城镇务工人员子女可以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就近入学,这既体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也体现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优质资源毕竟是僧多粥少,该如何合理发挥资源优势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如果我们的社会只是将教育的机会给予某些群体、某一部分人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提高某些群体、某一部分人的素质,将会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平。众所周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绝不是某一部分人才的竞争,而是一个国家整体人才实力的竞争。
  自然界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人类的文明则在于让弱势人群接受来自社会的关爱,这是人类理性的必然。既然人类先天差异性的存在是一种天然,如果任由这种差异性存在,势必造成贫富差距的日渐扩大、社会不公平的加深。古希腊哲人就说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教育一方面给了弱势群体提高地位和机会的可能,另一方面让人的理性能力得到了增强,从而使社会更加文明。如果说人类社会的文明历程是一部百科全书的话,那么,人则是书写这部百科全书的工具。
  认识和体现教育公平,理解和支持教育事业,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学校如何去更好地体现教育宗旨,实现教育目标,也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公平首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能否接受教育的问题,这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社会与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然后才是如何体现教育公平的问题,像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优质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毕业就业问题等等,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有社会统筹配合的责任。再就是公平教育的问题,主要应该体现在育人这一理念和实践中,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公道,这也许是实现教育公平带来的更大公平。
  因为教育公平存在教育对象的禀赋素质、文化背景和学科不同诸如此类的差异性,所以这也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更大的个性空间。教育公平的实施还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类迥异的不平衡,再加上每所学校的起点、实力、师资并不一样,却要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下去比拼,我认为,这同时也为教育更高水平的公平提供了竞争和发展的动力。提出教育公平的这些差异、失衡、不公,从另一方面说明教育公平对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的担当,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教育实践。
  实现教育公平,任重道远,责任重大,需要政府与学校的互动,需要制度环境的推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行动。唯其如此,教育的公平才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背景:脑卒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后果,脑卒中的发生会导致终生残疾、自主性下降、认知障碍、抑郁和死亡,因此,加强脑卒中的防治是减轻疾病负担和降低发病率的必然手段。目的:通过Me
如果把时下倡导改革和创新的学校看成是一条“高速公路”,那么校园里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例会活动,也应和其他管理行为一样成为助其高速运行的“重要设施”。可现实中,许多校园例会慢慢腾腾的状态、不合时宜的节奏、不求时效的表现,却如同闯进高速路的“运草牛车”,因无法跟上眼下校园里各种改革活动的“高速度和高节奏”,而严重制约着其他工作的开展,也正在成为教师们渴望简化的一种负担。  一是“肥皂剧式”的慢节奏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