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主动性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4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的素质教育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幼儿的主体性。本文从幼儿主体性的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教学活动中师幼的互动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质量的提高提供一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活动;幼儿主体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26—02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它往往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幼儿主体性
  什么叫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包括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
  从客观上来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这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并作出反应。
  二、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教育大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发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已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一)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建课程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首先教师要在头脑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主体。任何外在教育环境都必须通过幼儿主体的努力,才能实施教育环境功能的转化,最终落实到促进幼儿发展上。
  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计的模式(包括观念和做法),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建构课程。
  在我们幼儿园已开始实施改变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课程方法,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极为多样化的,我们改变了教师预先确定课程的做法,把课程设计视为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在实践中得出以下三点体验:
  (1)不预先确定课程并不意味着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毫无计划,只是这种计划不是对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程序的规划,而是包括多种可能性的“假设”。这样的“计划”为儿童的参与,为不期而至的教育契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2)活动的进行不仅依靠开始的计划,而且依靠孩子们的反应和教师灵活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追随计划,而是追随儿童:依据自己幼儿细致的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蕴涵其中的巨大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
  (3)“追随儿童”,老师不能照搬他人的课程照搬,要根据自班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的已有经验来创设教学计划。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并非放弃或忽略教育目标。目标当然重要,教师心中始终应有目标,但更应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目标,以及怎样实现它们。教学过程才能变得自然、流畅、有效,充满智慧和创造。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注重操作性和游戏性
  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不仅要看幼儿是否获得了一定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活动,是不是动脑筋思考了,是否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组织的形式上多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为幼儿准备充足、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具有游戏性和兴趣性。
  1、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材料。
  注重幼儿的操作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幼儿的活动就体现出主动性。而操作——架设主体和客体之联系的桥梁——对幼儿学习经验地获得具有极大的意义。幼儿通过亲手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幼儿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探究材料的制约,材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认为: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材料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尽量少提供过于现成的材料,因为它可能会降低学习的价值。
  (2)尽量多提供有助于“检验”幼儿的各种想法的材料。
  2、活动形式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对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进行某一主体的教学,必须反应儿童看事物的方法”。幼儿的高级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强与抑制过程,容易疲劳,认知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性等特点。他们喜欢参加游戏,乐于在游戏中接受学习的内容。为了激发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积极性,顺应幼儿心里发展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学形式上要增强教育活动的游戏性,激发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的愉快,学的轻松。
  三、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积极地旁观。
  孩子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他们。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孩子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主体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自己去寻找各种答案。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活动中,他们是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创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老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老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孩子,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老师的心要走下来,贴近孩子,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丰富经验,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国家政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剖析了高职继续教育存在几个问题,主要从高职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制定及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探索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和机制,适应高职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存在问题;共享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2—01  高职职业继
摘要: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对提高学生技能和就业的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如何构建“工学结合”模式的综合实训体系进行探讨,旨在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商务英语;工学结合;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6—02 
【摘要】:德育教育是高校的核心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阵地的多元化德育教育体系。随着辅导员队伍地不断壮大,辅导员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但其教育的形式和载体过于单一,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德育教育为例,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教育的形式和载体进行一些粗浅地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教育;形式与载体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帮助高职毕业生实现就业目标,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及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2  一、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依赖消极等待观和严重的专业对口观  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
摘要:近年来,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为此,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
由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其学习科目而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知识的幅度和深度均上升的数学、语文外,又多了一门新语言——英语,走进了课堂。初一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有一定的好奇心,一般是一种较短暂的直接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初二出现分化,部分学生开始厌学。作为英语课任课教师,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好
摘要:新课改程度不断深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已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现在,很多学校都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开展并做好校本教研已经是目前教育工作的一项工作重点。  关键词:教师;校本教研;如何;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23—01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从上世纪六,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握好有效教师角色的塑造,就要在教学中注意做好“管”与“引”的有效结合,做好“促”与“导”的有效结合,做好“探”与“实”的有效结合,这样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25—02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目的: 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青岛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