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学生个体成长,实现语文教师的“朴实”转身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阅读了佐藤学先生的《课程与教师》一书,开始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冲突”与“妥协”,领悟到语文课堂要从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转型,课堂教学过程要体现对孩子个体的生命关怀,实现语文教师的不够华丽的朴实的转身。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忽略个体成长的现状,其次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尝试努力。
  关键词: 个体成长 语文教师 教学角色定位
  我们经常在讲“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但往往在语文课堂上,因为赶“进度”,而忽视孩子——因为她害羞不敢开口,因为时间短暂而没来得及思考,因为说错后引起同学哄笑……语文课堂上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关怀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实现语文教师的“朴实”转身。
  佐藤学先生在《课程与教师》中提出:“冲突与妥协、冲突与妥协、冲突与妥协……如此循环往复,可以说是课堂生活的特征。课堂是从事日常教学、完成某些活动,实现某种价值的场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遭遇重重困境,穷于应对,并且不得不作出某些妥协的场所。”“举例说,小组学习中,一个小组发生了争执,一名男生遭伙伴冷淡时,是应当优先解决争执呢,还是该优先展开分组学习?倘若争执的发端是这个男生对算术的自卑感及同学对于他这种自卑的一种轻蔑,又该怎么办?是应当优先展开分数教学呢,还是优先解决不合情理的同学之间的轻蔑的行为方式呢?进一步说,倘若他所在的小组的学习落后于别的小组,他的处境将陷入更难堪的境地,又该怎么办呢?”
  佐藤学先生提出的课堂“冲突”和“妥协”,实则揭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个体成长的忽略。我们往往照顾的是教学进度,往往关注的是那些侃侃而谈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容易被遗忘,或是对之以简单粗暴的评价。比如:一学生今天上课时,眼神悄悄地望着窗外出神;一学生悄悄地在座位上给课文配插图;一学生总是不敢举手发言,今天照例还是不吭声;一学生不太自信地举了手,但老师却没有请他发言……
  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如下:
  1.“应试教育”思想没有彻底克服。对学生的感知过程偏重于“智”的能力,忽视德、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在思想、意志、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生从学习成绩方面分成“尖子生”与“落后生”,并且把这种划分与“表现好”和“表现不好”对应起来。同时,有些学校仍在热衷于追求“升学率”,这样势必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将重心都放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从而使学习落后的学生失去关心与激励,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表现情绪化,这样既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又给班级工作带来很大负担。
  2.对学生的外在表现缺乏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如果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把学生的表现与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割裂开来,用统一的形式,统一的方法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规格”,学生一旦达不到就加以批评责备,否定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无端的伤害。
  3.课堂规模及教学进度的限制。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读学生的不断增加,每个班级的人数都突破了30人,在40~50人左右徘徊。这样的“大班”教学,让上课老师无暇顾及每一位学生。再加上老师们被要求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节奏紧张而紧凑,以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一个孩子个体成长。
  我们要在语文课堂中努力关注孩子的个体成长。教育意义的本原是人,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呵护、尊重。在《和教师的谈话》这本著作中,赞可夫专门谈到了课堂上的生活。他突出了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关怀孩子的个体成长呢?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树立观念
  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观念。其一,要树立生命观。教师的工作直接面对生命,关系人的健康成长,教学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的生命观首先在于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丰富人的生命内容,改善人的生存方式,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活动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思想的活力,思想的活力源于精神的自由解放,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生命活动中,解放自我,释放潜能,袒露情怀,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示智慧,从而焕发生命的激情,显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二,要树立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具有唯一性,都无法复制,所有生命都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因此,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是教育的伦理学起点。部分语文教学往往失却本我,淡化本真,把主体抽象化,把主体共性化了。教学中统一的东西太多,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教学中的主体是个性化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丰富的统一,克服当前教学中过于趋同、要求划一的倾向。其三,要树立潜在观。教师要看到学生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认真研究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真正内涵。潜在可能性是相对于现实发展可能性而言的。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要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潜在的可能性提供发展平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教师的任务在于呼唤学生内心和智慧的觉醒,导引出那些最初的萌芽状态的冲动和潜能。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二、分析学情
  以学生为本,就意味着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地分析学情,即所谓的“备学生”。“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以便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就是预设。
  三、舍得等待
  教育名家窦桂梅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静下心来,仔细思量这一句话,其中不无道理。在学校教育中,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在所谓高效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中,人才的培养太过工具性和理性化。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课堂显得麻木与机械,学生们在课堂中失去了太多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非理性一面(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等)的自由发展与成长在课堂中无形地被遏制。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显得多么重要。课堂需要等待,学生需要等待。在静静地等待中,尊重学生的生命律动,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这种静的等待,让学生在静的思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绪,品味文本的韵味,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自己的成长。
  尤其,当学生面对你的提问慌乱站起来,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时,我们需要等待。此时,我们不要投以急切的目光,更不要用失望乃至责备的眼神增强学生的恐慌和失败感,我们应该辅以鼓励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别慌,孩子,慢慢思考,老师等你。”就因为你的等待,学生的紧张感会完全消除;就因为你的等待,学生的思维空间会拓宽变广;就因为你的等待,学生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他们有可能给你一个极富个性的回答,让你百般惊喜。
  四、评价慎重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具有激励作用,更要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绝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老师的评价一个标准一个形式一统天下,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主体得不到落实。因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带去成功的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教育的快乐。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内容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要具体化、多样化并且有针对性。还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步的就要给予肯定。特别要注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五、方式多元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元的,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场合会有不同的学习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尊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过早下结论。这样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由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待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从不干涉。对待学优生,我经常鼓励他们在解答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解题思路不要照本宣科,讲求“活”,只要把答题要点讲出来即可;对待学困生,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时,要多发问、多与同学探讨。即使结论回答错了,我也看到积极的一面,及时给予鼓励,积极引导,让他们既掌握知识,又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
  叶澜教授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重建自己的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充满灵性的生命活力,把“学习主人”该拥有的一切权利还给学生。”我们常听到语文老师要实现“华丽转身”,但我觉得,语文课堂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成长,即是“转身”。我们都要朴实转身。
  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师.
  [2]语文课堂期待新的课堂文化——对话杨再隋.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对古诗文的爱好有着必然的关联,但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既要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控中考考点,必须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从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五个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及处理相应问题的策略
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是虎皮楠科(Daphniphyllaceae)虎皮楠属(Daphniphyllum BI.)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市,生于海拔600~1900m的阔叶林中,日本和朝鲜亦有分布。在民间其种子、枝叶和根多做药用,具有治疗疮疖肿毒、哮喘、咳嗽、风湿、感冒发热、毒蛇咬伤等功效。虎皮
摘 要: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讲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甘肃省灵台县星火学区对语文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针对我国目前露天矿主要采掘设备WK-4B型矿用挖掘机的高强度变截面斗杆在变截面处发生裂纹或断裂失效问题,从结构和工艺两方面对其固有和产生的应力集中及残余应力问题进行了分析
摘 要: 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养成阅读的习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对阅读感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责任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
两千多年前大思想家荀子说:“木直中绳,其曲中规,鞣使之然也。”在《劝学》这篇闪耀着中国古代朴素教育思想的文章中,形象化地说明了遵循规律的重要性。那么,语文学习有什么规律可循?学生学习语文有什么规律呢?语文教师应该怎样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开展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呢?这些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激活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与研究。  一、学生语文学习
卢某、张某等人因生产、销售硫酸钾化肥系假化肥,导致葡萄种植户种植的夏黑葡萄达不到商品果标准,直接经济损失达12万余元.近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维持一审
期刊
1.关于字形教学  根据形旁的表意特点教字形,形声字的形旁一般能表示事物的类别,掌握了形旁的意义,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而通过分析字义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字形,纠正错别字,区分形近字,掌握字的正确写法。  1.1利用形旁的含义掌握字形。形声字的形旁是表义的,因此,根据形旁的含义,就可以确定字形,推知字的写法。例如想写“寒暄”一词,而忘了“喧”字的写法,是写成“暄”还是“喧”,不敢断定。这就可以通过
摘 要: 支架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它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及发展,并将创新的思维融入教学中。实施合理的支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递进式的学习中获取语文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但是从现阶段的语文教学看,支架式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教师应当对支架式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使其充分发挥优势。本文针对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支架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支架式”教学 实践
摘 要:商业银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对资金可以实现调剂余缺,加快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商业银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