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学习新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指导单篇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
  通过两年学习的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通常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并做到以下几点。
  1 边读边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作标记。
  2 边读边想。读中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什么人,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可找出一些与课题、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抓住关键词语思考,读读想想。
  3 使用工具书。因为学生具备了使用工具书识字、利用部件识字等识字能力,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查词典等途径完成。
  二、指导整单元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
  1 根据该单元的体裁,回顾有关知识。如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它包括《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等文章,说明了环境改造与保护的重大意义。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知道环境保护对于每个^,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整体感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整体上掌握单元学习要求。
  2 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精心准备的“导读”部分,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3 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中有这样的妻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思维能力。
  三、预习方法的新举措——分层预习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统一的预习任务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于是我尝试着在班级中推行“自主预习作业本”。
  1 口头与书面作业相结合的预习方法。从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老师可以看到很多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可以解决;出现的错字可以及时纠正;理解到位的内容,课堂上就不必多讲;理解有偏差或不懂的内容,应该作为重点来讲等。学生搜集的资料还为老师的备课补充了信息。
  2 整合多项任务的语文预习方法。一本自主预习作业本将过去的生字抄写、扩词、理解词义,了解课文大意、中心、结构,课后补充练习、资料积累等作业整合起来,内容上可谓“包罗万象”,不仅是减少其他名目繁多的语文作业种类,减去了机械、重复的作业,还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分层要求的预习方法。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预习作业分为A、B、C三级。A级作业是针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要求略低于普通水平,侧重于读书、认字、查字典;B级作业针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同学,意在巩固基础,激发兴趣;C级作业则是针对学有余力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在具体的要求上,将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出题整合,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使预习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 自动晋级,鼓励进步。为了保持学生对这项作业持续的热情,分级预习还鼓励学生通过竞争不断晋级。我规定了凡连续得到五个优,就可以自动晋级,这样的做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
其他文献
中国儒学,发端于中华,首倡于孔孟,继承于程朱,弘扬于日韩。尤其是韩国,中国儒学对其影响之深且广令人乍舌。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迄今为止,儒教在韩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早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儒学就已传入古朝鲜社会。“
作文在中考语文学科中占半壁江山,谁也不敢等闲视之。一篇好的作文得分能在45分以上,相反,一篇较差的作文得分可能不足30分,其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的好坏。这几年我多次承担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并有幸多次参加武汉市中考作文阅卷工作,综观这几年来的阅卷经历,收获感悟颇丰。下面拟就中考作文如何才能出采,结合近几年武汉市中考作文来谈点本人粗浅的见解。     一、作文审题应准确     所谓审题,是
多少年来,令语文老师最为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面博大深广而效率难以提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讲了一大堆学生似乎听懂了但一写起来水平就不高;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总是难得使文章内容鲜活起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以写带读,读后再写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