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获奖名单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作欣赏》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征稿时间为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4月20日,共收到全国大学生参赛稿件642 篇(首)。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评委名单及颁奖事宜附于获奖名单后)。
  一、小说组
  特等奖(1名)
  空缺
  一等奖(1名)
  安静(华东师范大学) 《晚宴乌托邦》
  二等奖(5名)
  邓朗欣(赣南师范大学) 《蜀道难》
  黄宏历(井冈山大学) 《回家》
  黄慧敏(江西师范大学) 《喜酒》
  李闽言(福建师范大学) 《烛葬》
  向梦园(湖南大学) 《苏璞》
  三等奖(10名)
  王俊清(南开大学) 《怪老头和他的楞儿子》
  曾霞(南京师范大学) 《平桥上的阿加西》
  侯祖阔(德州学院) 《叫我如何不想他》
  胡鐾潇(西昌学院) 《蛇王》
  陈倚(首都师范大学) 《敲门》
  暴佩聪(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谁的错》
  江红琳(安徽师范大学) 《等树长大,我来找你》
  王越(江苏大学) 《守护》
  林心怡(浙江传媒学院) 《春天》
  张谦(常州工学院) 《小丑K》
  二、散文组
  特等奖(1名)
  庄泽远(中山大学) 《黄豆酱》
  一等奖(1名)
  张 琦 (江苏大学) 《笋只冒一茬》
  二等奖(5名)
  毕熙健(北京建筑大学) 《雪愈伤》
  钟今瑾(中国人民大学) 《摘尽枇杷一树金》
  周宇杰(南京师范大学) 《小食记:豆脑本纪》
  杜荷语(长安大学) 《暖茶》
  陈婧(杭州师范大学) 《一棵自由的树》
  三等奖(10名)
  郭刚(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由夜晚而想到的(十三则)》
  陈玥霖(南京师范大学) 《种豆南山下》
  王清慈(沈阳师范大学) 《书间花》
  王子菲(华中师范大学) 《食之味》
  吴雲燕(温州大学) 《墙外飞花》
  张一湄(中国传媒大学) 《与你同行》
  陈婉灵(韩山师范学院) 《从来佳茗似佳人》
  郭萌萌(福建师范大学) 《看不见的城市——江南乌托邦》
  王广平(曲阜师范大学) 《一尘一掸皆温情》
  赵健(安徽师范大学) 《此生未完成,因为还有梦》
  三、诗歌组
  特等奖(1名)
  空缺
  一等奖(1名)
  江 波(安徽师范大学) 《大火烧在林家湾灶台上
  (组诗)》
  二等奖(5名)
  秦孟杰(山西大学) 《青春期(外三首)》
  水寿(杭州师范大学) 《在那场尽兴中(外一首)》
  胡荣波(河北大学) 《失语者(组诗)》
  程锦圆(中央民族大学) 《旅行者散记》
  白瑞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漫行草原》(组诗)
  三等奖(10名)
  毕兵朋(内蒙古科技大学) 《心事》
  陈洪英(井冈山大学) 《斜坡》
  陈颍稣(贵州师范大学) 《春风不语》
  秦道阳(河南师范大学) 《你的横眉、呐喊与开元的月——致张九龄》
  王永苓(集美大学) 《比青稞还谦卑的事情(外一首)》
  王泓烨(济南大学) 《在鼾声不止的夜晚》
  王幸逸(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屈原问卜》
  李世鹏(吉林大学) 《诗姬游乡(组诗)》
  武圣雪 (西南大学) 《我不是我——致那年产后抑郁的母亲》
  杨柳(重庆大学) 《老成了一片静默》
  四、非虚构组
  特等奖(1名)
  王擎宇(内蒙古师范大学) 《胡迁:对流程性生命的质疑》
  一等奖(1名)
  吴涵 (北京外国语大学) 《艺术就是生活本身——走近青山七惠的隐秘世界》
  二等奖(2名)
  倪玮冰(南开大学) 《王海》
  郑世琳(中国人民大学) 《星星点灯》
  三等奖(3名)
  程未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幼儿园需要科研吗?——国家级科研项目“学前儿童探究因果结构的过程研究”札记》
  尹凤丽(上海师范大学) 《试论〈八骏图〉中的“达士”形象》
  修杨(天津师范大学) 《读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
  附:第四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评委名单:
  杨剑龙 赵勇 赵学文 李永明 傅书华 张勇耀 杜碧媛 得一 曹晓花
  特别说明:
  (1)“非虚构组”共收到参赛稿件23 篇,根据比例,获奖名额有所调整。
  (2)我们将以邮件的方式向获奖同学发送获奖通知,请各位获奖同学留意查看。
  (3)因本屆大赛获奖作品数量未达增刊出版页码,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将第四届与第五届大赛获奖作品合并出版,即2021 年《名作欣赏》增刊。已预付本届获奖作品专号的读者可与工作人员联系申请退款。
  (4)我们将统一安排在2020年7月为获奖同学寄发获奖证书,原稿中地址、姓名不详或地址有变动的,请在获奖通知回信中及时告知。奖金将通过支付宝转账,工作人员近期将会与获奖同学取得联系。
  未尽事宜,可与杂志社大赛办公室联系。咨询电话:0351—5256558郭老师
  《名作欣赏》杂志社
  第四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
  2020年5月30日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万福》 时代性 日常情  《万福》是吴君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万福”这个标题特别喜庆。在民间,最有人缘的汉字大概就是“福”字吧。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家家都要张贴“福”字,连给孩子贺岁钱的红包上也会写上一个“福”字,当然还有汇集了各种字体的“百福图”“千福图”。吴君似乎仍不解渴,她索性要画一幅“万福”的画卷。  万福在小说中是一个深圳的村子,它位于深圳南端。这个村
期刊
小说这种文体在老早以前是不入流的,究根溯源来说中国没有小说的传统,我们现在对小说的观念、认识、创作方法多来自西方,古代中国流传下来的东西,是极美妙而意蕴丰富的赋、诗、词,这几样才是古人文学创作的正道。明清时期小说得以发展,在于那时期沿传统流续下来的文学创作已日渐衰微,好像前面几千年里才子们把文学的样式、创意、造诣,什么都用透用完了,明清文人无法再有创新,再怎样努力,各方面都比不上了,于是小说应时而
期刊
“折枝”是传统花鸟画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唐代韩偓在《香奁集》中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红屏风画折枝”句,可见折枝花卉流传已久。  对折枝的明确界定,史书上不多,但一看画就很容易理解,往往是只取植物的三两枝,如同从整株上折取下来。《辞源》上也只简单介绍为“因画花卉不带根,故名”,这看来似乎简单了些,其实折枝画是中国花鸟画的一个大课题。  王若善画折枝,这与她的爱好有关,也与她读研时的导师霍春阳先生多
期刊
关键词:马尔克斯 人性尊严 象征小说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自认为最为满意的作品,众所周知,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礼拜二午睡时刻》却丝毫没有“魔幻”的影子,而是一篇外表上看去非常严格的现实主义小说。但说它是现实主义小说,又并不恰当,因为作品无处不在地充满着象征,似乎应该称之为象征小说更为恰当。现有的解读,普遍认为这是一篇写伟大母爱的小说,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写人
期刊
蒙古族“90后”作家渡澜是这两年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渡澜丰富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令人惊讶的文字张力引起了文坛的关注。现有对渡澜創作的讨论大致围绕两点:对其创作的气质来源(个人经验抑或西方作家影响)的探讨,以及是否可以用“魔幻”来概括或定义渡澜的文字。  从渡澜的阅读积累入手分析她创作气质的来源固然不失为有效的解读途径,但对于这样一位敏感细腻、不断发掘个人经验中诗意与自然的青年作家而言,深入小说
期刊
关键词:谢冕 新诗 现代性 个性  如果承认现代性的三大内涵是科学、民主和个性,主张现代汉诗是用现代汉语和现代诗体,记录现代生活,抒发现代情感,倡导现代精神,培养现代意识的语言艺术,那么不难发现谢冕既是一位现代人,也是一位现代学者。谢冕出版了数十部书,发表了上千篇文章,组织、参与过上百次新诗活动,写过近百篇开幕词或闭幕词。“现代”一词是他所有“新诗活动”的关键词,他一生都在探讨“怎样现代,如何新诗
期刊
吾爱读书,很大程度得感谢《名作欣赏》。  20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时,1966—1976年间中因下放劳动失去一只手的朱教授对我们说:“你们中的多数,将来是中学语文教师,不光要多读文学作品,还应该多接触文学评论。山西出版的文学评论期刊《名作欣赏》,会对你们大有帮助。”我参加工作后,就定了一份《名作欣赏》,从那时到现在,已与之情缘大半生了。  我刚上班时,看见一位同事在嘈杂的办公室里读书,时时会心地微
期刊
关键词:《草虫》 经学 文学 歧说  在一年四季的循环中,应时而来的自然的声音,每每给人以警觉,如春天的黄莺、深夏的蜩蝉、寒冬的雄雉,特别是秋日的草虫,因为它意味着一年美好时光将要结束,接下来将会是寒冬的煎熬。人生易老的悲叹也会因秋虫的鸣声而引发。所以王维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韦应物也说:“零落逢故老,寂寥悲草虫。”《诗经》中的《草虫》篇,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第一篇咏
期刊
我经常讲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是两回事。文学史研究我们要尽量恢复历史的原貌,但文学研究没有必要追求恢复历史的原貌。文学研究是要探究文学作品里面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探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不易发现的、潜隐的作家的心灵活动。《文学评论》创刊六十周年的研讨会,上午开纪念大会,下午分学科举行高层论坛。有位著名的学者说,我们文学所的研究员老是到历史所去请教,去历史所的资料室看书,他们历史所的研究员从来
期刊
关键词:《坛经》 自性 解脱论 修行论 方法论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它与儒、道两家思想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千百年来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格,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自从踏入中土的那天起,就不断中国化,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这八大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