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鱼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吉葡乐
  ◎插画:吴斌
  1.五月,麦收季节。男人们趁着大风在场院扬场,麦粒和麦皮各自堆成了圆锥体,这时,女人就会拿一把扫帚扫麦粒圆锥体上的麦鱼子。麦鱼子就是还有籽粒的麦穗,只不过里面是比较瘦的麦粒,女人用这样的麦粒换馃子或西瓜给我们小孩解嘴馋。
  2.这年麦子齐截,麦鱼子格外少,母亲很喜悦,我却有点不开心。我学着母亲把麦鱼倒在空地上,拿棒槌一下一下地砸。突然轰隆一阵雷,大雨落下来。母亲看我还在抢救麦鱼子就来拽我,“你这傻孩子,快回屋去。”
  3.地面上积了水,麦鱼子飘了起来,变成了金黄色。它们很快就会汇聚到一起,打着旋儿流出去。母亲把我拽到屋檐下,并用毛巾拍着我头发。我的眼神跃过母亲的肩头,看着满地横流的雨水,突然我看到——一群金色的小鱼,在水面上吐着泡泡。
  4.“下鱼了!”我嚷嚷。“雨。”母亲纠正我的发音。“鱼,是鱼。鱼跳了,我要去捉鱼。”我挣扎着,却被母亲当作调皮的借口,把我抱得更紧了。“鱼吐泡泡呢!”我激动地捶着母亲的肩膀说。
  


  5.母亲这才转动她的脖子,啊,在雨里,母亲也看到了我看到的景象。一群金色的鱼游动着,它们一般大小,一个模样。吐着透明的泡泡,它们吐的泡泡越来越多,透明的泡泡飞起在冒着烟的细雨丝里。
  6.母亲也看呆了。这时,金色的鱼群首尾相连,一条一条向空中跃去,划出一道金色的弧朝不远的地方落去,等全落完了,它们又重复这个过程,在我们家小院子的雨水中,不时闪现着金色的弧。
  7.我挣脱了母亲,跑到了雨水中。它们一点也不怕我,围住我,在水面形成一个金色的圈。有一条鱼说,“麦鱼艺术团,欢迎麦穗小姐。”是的,麦穗就是我的名字,因为我出生在麦收时节,可这些鱼们怎么知道的呢?
  8.我弯下腰,一条鱼跳到我手心里。仔细看,它们每条都有很精致的面庞,甚至能分辨出鱼男孩和鱼女孩。我真的希望,雨能再下大一点,我们的小院子不是院子,而是一个大海。可是雨渐渐小了,由细雨变成了毛毛雨。
  


  9.雨似乎要停下来的样子,院子里的积水一会儿就会流净,我担心着鱼的命运,叫母亲去取水盆来。可是,等母亲拿来时,院子里的积水已经淌没了,鱼在地面上蹦两下就不蹦了,它们全死了吗?
  


  10.太阳出来了,蒸腾出一层热气。小院子里出奇地安静,我有点不忍心地看着地面。并没有什么金色的鱼,飘在各处的都是麦鱼子。我呆呆地看着,回味着,好像刚才做了一个梦。
  11.母亲说,“快点把这些麦鱼子捡起来呀!”趁着太阳好晒干。于是,我就在胳膊上挎着小篮子,欢天喜地地捡起麦鱼子来。很大很圆的太阳,晒得地面有一种暖烘烘的香味,看着小篮里的麦鱼子越来越多,听着墙外面传来敲着铜锣换馃子的,我咽了口唾沫,拣得更快了。
  

其他文献
那年在秦皇岛,收到一位文友微信,便回问他在忙些什么,他回复:“忙着写一本长于我生命的书。”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敬意,遂发给他一枝红玫瑰。我没有告诉他,彼时彼刻,我正站在“秦皇求仙入海处”。  想那始皇帝,为寻得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永生的欲望,攫住了太多人的心。越是高官显位,越想长生不老。但也有例外。古罗马那个叫马可·奥勒留的皇帝就不怕死,他直言不讳地说:“生命只是一瞬,我
期刊
从前,有一个木匠打制了一个巨大的木框,架设在旷野上。人们透过这个木框,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人们觉得,是这个木框突出了远处的山水风光,使人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多年以后,木匠的儿子给这个木框的底部安装了轮子。移动这个木框,人们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更多的风景。人们惊叹这个创举,纷纷前来观看风景,并且赞不绝口。   又过了许多年,两代木匠都死了,老木匠的孙子拆毁了这个木框,恢复了自然原貌。没有
期刊
1988年2月25日,她出生于拉脱维亚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出生时,由于医生的疏忽,导致她的左小腿脱臼。为了治疗,出生后的第6周她的左小腿就被打上了石膏。她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邻床住着一位钢琴老师,闲暇时间就教她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这大大减轻了她的病痛,也让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岁那年,她进入了陶格夫匹尔斯音乐学校,本应开启她的音乐梦想,没想到长期捆绑着石膏的左小腿与右腿已经明
期刊
在苏格兰旅行,走来走去,磕头碰脑的,好像碰到的总是古堡。古堡有的临海,有的有护城河,有的花木扶疏,有的有美丽的陈列品……反正,一天里面,你总会走进五六栋古堡。  我对古堡不是太有兴趣,虽然黑羽的乌鸦昂首走在如茵的绿草地上也算赏心悦目,而古老厚重的石材建筑,其设计之高雅、施工之精巧绝伦,都颇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古堡在我记忆中,好像只是专供故事中的幽灵出没的。  但其中有栋古堡却因为有其娓娓情节,令
期刊
森林里有6条路,你选哪一条走呢?   答案如下  第一条路:  你个性沉稳内敛,喜欢美丽的事物,而且乐于活在所爱之中,你很念旧,对于过去的事相当重视。你选择满是花朵的道路,代表你凡事“慢慢来”,喜欢沉浸在虽然短暂却愉悦的时光。不过喜欢安逸的你,最近人生恐怕会有些不一样。在你的前方将出现较为挑战性的道路,不过不用害怕,你会喜欢这个新的改变!过去你不喜欢发表太多自己的意见,不过现在你可以试着说出自己的
期刊
旅游已经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跟着旅行社走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旅游网站的logo好像都是动物呢!  据专家说,商家喜欢用动物做logo的目的在于,通过人们脑海中已有的对动物的某种特性的联想,来提示消费者商家所具有的某种特性。还有一种可靠的说法是,因为赵忠祥老师一款著名的节目——《人与自然》。旅游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人与自然》里出现最多的是什么?人
期刊
一早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噪音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了……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   为了寻求来自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走遍全世界记录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现在,这个曾经的小伙子成了六旬老者,也早已是世界知名的环保主义者。而最近,随着《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的畅销,人们才开始了解他。   汉普顿从小就喜欢亲近自然,在大学时,他
期刊
迪士尼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塑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诸多经典卡通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可是,无论你从图片上、电视上,还是亲临迪士尼乐园,都不会看到迪士尼那些卡通动物人偶的“真面目”,因为这是迪士尼的“最高机密”。   米勒是美国迪士尼公园的一名低层管理人员,去迪士尼乐园看卡通动物是他的孩子们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孩子们的愿望,米勒节约开支,两个月后终于帮他们圆了梦。   那天,米勒带着三个兴
期刊
每当看到有趣或者漂亮的事物时,我们都会有一种自然的冲动想要将它捕捉并保存下来——在今天,我们会拿出手机拍照。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拍照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因为我们忙于拍照,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去观察一下这个促使我们去拍照的有趣而漂亮的世界; 第二,因为我们知道照片妥当的保存在我们的手机里,所以我们总是无暇欣赏,因为我们如此确定某一天我们会抽出时间来的。  因为我们口袋里的手机,这个问
期刊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去见见我的敌人。  不怕大家笑话,这个人其实是我的父亲,虽然他从未像个父亲那样对待我。  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自己的路虎,尽量不让路上的牛粪弄脏了自己的新车。想想,当初就是在这里,我愤然离家出走,他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后来,是母亲半夜搭着别人的拖拉机跑到县城把我硬拉扯回来。  我不敢说父亲有没有感情,但至少对我是极不公平的,明明是我的语文课外阅读,他硬是要宣布,这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