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相关药物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D)是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基因及环境因素等.由于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所以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逆转疾病进程.已知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一系列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阐述了线粒体功能异常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对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以线粒体为靶点的化合物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以期对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杏仁核肥大(AE)可能是颞叶癫痫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海马硬化(HS)相比,AE发病年龄偏大,临床主要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CPS),脑电图异常放电多局限于AE侧,磁共振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以C3和(或)IgG在基底膜带线状沉积为特征.研究提示,抗BP180 IgG抗体通过激活补体,可能是诱发大疱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自身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多数包括BP180NC16A结构域.由于不同IgG抗体亚型含量以及激活补体的能力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提示,IgG1和IgG4为主要的自身反应抗体亚型.体外实验和动物模
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补缺、增新、拓宽和提高知识面的追加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不断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是高层次的终身教育.我院从1996年开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质量和实效,坚持教育学习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获得了
执行功能的检测是临床认知功能评估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神经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执行功能定义和理论模型,导致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执行功能测评技术.为增进临
为了更好地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分析和探索社会办中医发展中的准入设置问题,对基层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当下我国医疗机构准入设
难治性癫痫是目前癫痫治疗方面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失败可能归因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主要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本文将近
通过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的比较,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存在相关性,表现在好发人群均为老年人、存在相同致病抗体、两者可同时合并肿瘤、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致病抗体沉积在表皮侧等方面.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CD20抗体利妥昔等应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瘢痕性类天疱疮的黏膜受累机制与大疱性类天疱疮180及层粘连蛋白332等自身抗体有关,发病机制尚待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单基因遗传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2008年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分型进行修订和完善,依据电镜下水疱及裂隙发生的位置,分为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营养不良型表皮松解症及Kindler综合征4型,各型又包括较多亚型.目前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为针对患者的基因诊断及患者家系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发病率,提高人口质量。
目的 探讨双侧椎动脉明显不对称与后循环缺血性头晕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后循环缺血性头晕患者,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和非眩晕性头晕组,并以无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分别在入院后24 h内以及3 d、7 d和14 d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临床转归情况,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2例,其中转归良好组18例,转归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