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还你一片心灵的蓝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在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离婚率逐年攀升的现象。我国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在不知不觉中,每届班级中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班主任不可忽视的责任。面对班级中单亲家庭孩子越来越多,作为班主任的我尝试用各种形式的爱,还单亲家庭孩子心灵的蓝天,让这部分孩子感受生活的快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关键词 单亲家庭;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107-02
  一、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存在的问题:
  1.抑郁、孤立自我,少言寡语
  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之间婚姻破裂,孩子由其中一方抚养,孩子幼小的心灵自动的认为父母已经不爱自己,尤其是父母一方重组家庭后,对孩子的关注会减少,孩子就会更加强烈的认为自己被父母的爱遗弃,在学校里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少言寡语,不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内向、孤僻。
  2.放任自我,叛逆粗暴
  父母离异后,由于被关心减少,孩子的行为懒惰、放任自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甚至任意逃课,家长稍有喝斥教育,还会出现叛逆粗暴顶撞的现象。
  3.自暴自弃,意志薄弱
  父母离异过程中的争吵、打骂,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扯皮等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孩子不仅失去家庭的温暖,精神上更是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在社会上结交“朋友”,去录像厅、游戏室等寻求乐趣,沉溺其中。
  二、寻找对策——“爱的教育”
  1.组织主题班会,寻找家庭教育的爱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爱将我包围”为主题,开展寻找“亲人对我的爱”的班会活动。以学生身边的爱的故事为突破口,视频记录、播放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点滴的关爱,其中包括离异的另一方对孩子的关爱。例如:我们班的小D他的父母离异后,他跟妈妈一起生活,在一个长学期的末期,老师要求学生借下学期的新书,同学们都在想尽办法到处借书,三天后,小D的妈妈无奈的告诉他,淘宝网上下学期的新书早已断货,目前还没找到可以借到书的地方,让小D问问班上的同学有没有能借到书的。正在小D发愁,眼看就要用这个书,但书却还没着落时,一天放学时,他的爸爸等在校门口,将一本复印的老师要求借的下册的书交到了小D手上。小D高兴的一下子拥抱住了很久没见面的父亲。
  在班会课上,同样还视频展示正常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相同形式的爱,让单亲家庭孩子感受到其实父母与其他健全家庭的父母一样,虽然离异,但还是很爱自己的。其次,视频记录一些不同家庭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子女的要求的隐性的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母的爱。明白不是父母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就是爱你,而是亲人间的相互牵挂、体谅,为对方着想,才是真正的爱!在这样爱的寻找和对比中,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爱的真谛!走出父母离异不爱我的误区。
  2.小组结对,感受友爱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将学生组成小组,安排积极、阳光、开朗、懂事的A同学结对单亲家庭孩子B,经常的邀请单亲家庭的B孩子一起做作业,相互检查、督促作业的正确率,互相抽背单词、课文,悄悄的叮嘱A学生,多多放大、表扬单亲家庭孩子B的优点,通过平时一起的学习、活动,让单亲家庭的B同学感受到被同学需要、关心的快乐。同时通过一起的假期实践活动,多带同学B到人多的场合,激励他与陌生人沟通、在人多的场合发表观点,让B同学多多感受阳光的生活,从而尽量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朗阳光的性格。
  3.建立良好班风,沐浴集体之爱
  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孩子保密他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事实,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班会课帮助每个学生对单亲家庭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但是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会随着夫妻间的离异而变化的,离异后仍会一如既往的深深的爱自己的孩子。另外,教育孩子正视父母的离异,父母的离异不是孩子的错,只是父母在相处过程中出了点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好比你走错了教室,连忙退出来,寻找正确的教室一样正常。
  创造积极的活动环境,在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时,对有一定能力的单亲家庭学生,可以让小组长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集体活动中让单亲家庭孩子体验成就感。用各种方式让单亲家庭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
  4.给予无私师爱,畅享心灵的蓝天
  (1)父母般的师爱,帮助走出迷途。单亲家庭学生做事不妥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此时,班主任以宽容之心,和颜悦色的同其剖析事情是非曲直,学生就能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例如: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同学小C,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后父母又各自重组了家庭,也都有了新的孩子,小C跟着父亲一起生活,虽然后母也对她不错,双休日亲生母亲也会把她接去团聚,但她还是感觉自己是两个家庭多余的人。在进入我班以来,我就发现她结交社会青年,而且似乎以此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有人爱,这些青年会为她争风吃醋。两个月后的一天放学,她慌慌张张的跑来找我,说校门口不远处,一些社会青年在那里等她,要打她,她不敢出校门回家。针对此情况我没有任何指责她,马上联系他父亲来接她,并和小C攀谈起来,逐渐舒缓了她紧张的情绪,并让她认识到作为学生,结交不良社会青年的危害,解决的办法是绝不再与他们有任何联系。然后和她父亲商量,从此以后放学时,由我把她亲自交給他父亲,由他父亲直接接回。有两次,他父亲生病,不能来接她,我就自己把她送回到家里,从不让她担惊受怕的独自回家。小C体会到我们的辛苦和对她的关爱,也不再交往、联系这些青年,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辛苦,那些青年自知无趣,也不再来找小C。小C的生活恢复平静,也把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来了。   (2)朋友般姿态,弥补失去的亲情。单亲家庭的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被父母重视,似乎是被爱遗忘的角落。在平时的接触中,我会默默的观察他们,当季节转换时,提醒他们天气将变化了,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当发现他们情绪低落时,会制造巧合与他们聊天,及时的开导,疏解他们的忧郁。当有一些合适的活动机会时,会巧妙的拉上他们参加,让他们找到自信,并适时表扬他们的优点。通过各种形式,我常常以一种朋友的姿态和他们相处,渐渐的靠近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朋友般的丝丝温暖,弥补他们些许缺失的亲情。
  (3)心理上疏导,确立健康自我。“心病终须心药医”。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平时我会建立档案,做好点滴的记录,多侧面的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最佳时机,悄悄的进行推心置腹式的聊天式的心理辅导,抓住突破点逐个和他们进行谈话、交流,使他们敞开紧闭的心扉,把心里的想法都聊出来,再对症下药,让他们明确地懂得,“单亲族”不能自暴自弃,要学会自我坚强,“不靠天、不靠地,一切靠自己”的积极观念。在自己生活中,正确地评价自己,不断自我激励、自我调适,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积极主动地进取,健康地发展。并在日常交往中不孤僻、自卑、敌意、偏激、疾妒,和家长、老师、同学间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
  5.感激、感恩父母,让心灵的天空更蓝
  利用一些合适时机,对他们进行知恩、报恩教育。通过一些知恩图报的故事、事迹的阅读,美篇的欣赏,教育他们知道拥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才会对单亲家庭的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的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抓住“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契机,鼓励学生送一件自己亲自制作的贺卡;写一篇赞美父母的文章;说一句感谢父母的话;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认识到,感恩既善待了父母又快乐了自己。其次,再引导他们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任何的一言、一行都可体现自己的感恩意识,诸如主动给下班后回到家非常疲惫的父母拿拖鞋、给父母盛一次饭,洗一次碗,端一杯水,说一句感恩的话,给一个理解的拥抱等等,这些生活点滴都可以是感恩的方式。从点滴做起,深谙感恩,让他们永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结束语
  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在这种不幸中,孩子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他们的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作为班主任可以在教育过程中给他们情感上的填充,多多赞赏、褒扬、鼓励、信任他们,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提高自信心,焕发生活、学习的热情,不断的积极进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对单亲家庭学生掌握其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他们将必然发挥自己的特长,塑造良好的自我,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爱”可以还单亲家庭学生一片心灵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点与教育.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
  [2]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家庭与家教,2004(4).
  [3]張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浅析硕士论文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根据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阅读的教学、不断拓宽阅读教学渠道、丰富阅读教学方法。但从现在来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是当前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借助学科教学来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做好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索是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水平进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文章结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在文章中从“改革课前导入模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各类学校都对校内课程进行了改革。很多小学也意识到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质量的开放式数学教学,具有重大的实用性。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想象、思维的全新空间,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铺设了雄厚的基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微课在教育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作为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教育主张个性化教学,通过微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水平。通过微课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 初中数学 提升教学效果  1 微课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以及学习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已经加入WTO,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竟争,日新月异的产品和技术更新,您准备好了吗? 为培养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我社与清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和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无法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规定的重要内容。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
大家常说,实践是了解的原动力,仅有根据实践活动,才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从生活中引进数学专业知识,也要正确引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