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企业培养及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且从现阶段的人才需求来看,企业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文章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可应用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现阶段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未来的改革方式提供些许帮助。旨在培养出职业技能全面、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也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
  关键词: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0 引言
  在大數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因此无论是社会或是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对高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高速的发展下,难免会出现教育资源不足、实践条件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高等院校除了注重理论知识,也着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创新能力和意识,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1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现状及实际问题
  1.1 教学中的实践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现有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过分注重于向学生讲授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性教学[1]。在课程的设定上,理论课的课时要远多于实践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内容的缺失,从根本上拉低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高校各部门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部门的配合度不高,各部门的衔接存在滞后性,学生无法真正的参加到实际生产、工作当中,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1.2 教学模式缺乏多元性
  各个高校在专业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电子信息类专业在部分高校还没有积累出相关的教学经验,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现有的教学经验无法解决。若遇到的任课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常会沿用以往自己老师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元性。虽然现在的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导,但是教师仍然承担着传导、引领的重要作用,若只是应用普通学科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难免过于死板,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消减,缺乏积极性,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有碍于课程的发展进程。
  1.3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为了检验教学成果,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高校会通过相应的考核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存在片面性。教师主要利用考试的形式来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上表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测评较少。这种评价机制也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实践课程的学习[2]。且由于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上大学之间的教育环境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其在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消化能力上也有所差异,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且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使部分理论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不利于后期教学进程的开展。
  1.4 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有待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纷纷通过多种招生方式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一些新办高校和民办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原本就存在着教师资源不足的现象,随着学生数目的不断增加,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体现的更为明显。部分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甚至疲于应付日常教学任务,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及研究上。通过实际调查可知,部分高校存在着非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专业讲师、任课教师大部分为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
  此外,部分高校并未向学生提供可供其实践的教学场地,在教学设备、设施上都有所欠缺,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效率。
  1.5 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没有明确目标为指导的情况下,教学进程难以得到很好地推进。高校提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事具备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型技术型人才,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成为被企业和社会认可的创新型人才,但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一专业的发展,也是在改革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路径
  2.1 创建多元化且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高校采取何种方式的考核体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时的侧重点,前文中笔者提到,当高校应用单一的阶段性考试来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学生会将大部分的学习精力放在理论知识上,而忽略了实践课程。鉴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职业技能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靠实践来积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将其实践能力加入其中,创建更加多元化且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在实践课上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分,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分[3]。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做出公正且全面的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样重要。举例来讲,教师可以编写实践教学手册,精准的记录学生在实践课上的表现和不足,既有利于评价考核,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在下次实践教学中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讲解。
  2.2 打造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构建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也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聘用教学能力强、任课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扩充自身的教师队伍。除了引进人才,高校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还可以为其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业绩考核来对教师进行评判,利用适当的奖惩机制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日常教学当中。   2.3 创新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程来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该将以往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创新教學模式来提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在任课教程中,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自身性格和喜好等因素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更具针对性地布置学习内容和实践任务,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也能拥有实习的机会,实际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2.4 强化教学实践性
  高校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旨在提升其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改革时,相关领导及任课教师应从高校现有的资源及条件入手,将其进行整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使其能够获取更好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对部分实践教学进行适当优化,通过适当改革和创新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可以适当地挑高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时更加独立自主。最后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性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类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因此社会对这一专业的人力需求也有所增加。高校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和创建多元化且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等方法优化固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成长为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琳博.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1(3):138-139.
  [2]王奇,范山岗,戴海鸿,等.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6):71-72.
  [3]毕克玲.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创新”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3):80-81.
  (编辑 傅金睿)
其他文献
摘 要: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統中发生的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者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重要保护措施。如果连接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的功能,进而威胁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要加强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检修和维护。文章首先阐述了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检修维护的重要性及常见故障,然后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检修维护的措施进行分析,可有效降低继电保
摘 要:文章针对LED老式照明控制节能效果低下、控制方法简单、层级化低、扩展性能不够等问题,通过探索LED发光、伏安特性,分析基于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LED驱动电源的模块电路,建立具多路驱动能力的串联谐振恒流LED驱动电源理论模型,构建LED恒流驱动电源原型机和PWM调光的期望光度量、色度量与电流占空比之间的定量计算模型,拟开发出LED多模式层级化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多种照明模式控制。  关键词:LE
摘 要:在现代电气仪表和传感器系统中,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应用广泛。文章通过对常用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整合与改进,设计了一款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可以使用低成本元件实现的可变增益的电压信号采集与变换电路。本设计避免了手动挡位调整,增加了测量的灵活性。采用正负5 V双电源供电,具有宽电压输入、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增益可调、低功耗和小型化的特点。该电路输出信号完整保留了输入信号的信息,便于后级电路进行信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应用优势逐步凸显.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海量的数据积累,倘若没有做好对数据的高效化管理,就会给
摘 要:建筑信息类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信息类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校企共建的建筑信息类实践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构建项目资源库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因此文章以建筑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作为切入点,剖析校企共建建筑信息类实践教学的具体应用措施,评价实践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校企共建;高职;建筑信息类;实践教学  0 引言  基于
实景真三维模型作为搭建城市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城市规划、智慧旅游、智慧公安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这一新型测绘技术能够自动化、智能化构建实景真三维模型,建模效率高、模型精细逼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文章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具体建模流程,分析测绘成果精度,得到真实可靠的结论。
摘 要:随着天气的转热,很多家庭普遍使用挂壁式空调来保证家里空气的清新和新鲜,而空调的性能好坏是由其送风量和送风角度决定的,因此设计一种控制电路来调节风量和角度很有必要。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通过WDD35D4角位移传感器采集导风板的倾斜角度,经模数转换后,单片机对检测角度与设定角度进行比较,并应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
人脸识别技术指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视频流进行判断,依据脸的位置、大小和主要器官提取出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人脸身份的一种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基于此背景,文章对几类常见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介绍,并对人脸识别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探究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状况,同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越发凸显,课程的数字资源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全方位的感官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文章从学校及社会两个层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进而对扬州地区职业学校数字资源与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对如何开展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
摘 要:BIM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打造满足BIM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文章以建筑业BIM的发展作为切入点,结合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出优化建筑专业BIM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BIM;教育改革  0 引言  BIM是建筑行业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体现,随着建筑信息化的发展,BIM将成为建筑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