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复习课的研究,复习往往成了枯燥无味的抄写记忆,无休止的题海战,教师疲惫,学生抱怨失去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巧妙复习呢?本文通过深入的实践研究,从教材整合,知识分类;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综合拓展,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教材整合 知识分类 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 综合拓展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39-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小学英语考试制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考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束缚和阻碍学生发展的绳索和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上好每一节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学科大纲规定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把握语言运用规律,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复习课的研究,复习往往成了枯燥无味的抄写记忆,无休止的题海战,教师疲惫,学生抱怨失去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巧妙复习呢?
一、教材整合,知识分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单词、句型和呈现的情景比较单一,会出现要么学生只会表达书上的几个单词,仅会在特定的情景中使用句型;要么教师会抱怨一节课就上单一的单词、句型,内容较少,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复习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单元或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进行整合,将知识分类复习。
1.按词汇类别
可根据近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词汇类别来选择复习。在复习词语时采用了“开火车读”、小组赛读(背)竞猜、选词填空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练习,效果非常明显。在复习长词、难词时,给每个小组发了趣味组词卡片,在规定时间里把打乱顺序的词重新组对的最多,就获胜。这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并增强了合作意识。如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八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竞赛,其中涉及到了运动项目、参赛成员的职业、喜爱的零食等信息知识,而这些词汇可以很容易地从曾经学过的教材中找出来作为补充,在新授的过程中把已学的知识穿插进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按语句时态
小学阶段一共学了四种时态,分别是: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七册第三单元就已把这四种时态全部学完,我们就可以适时的做一个阶段复习,把所学的四种时态全部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看一看每一种时态句型是如何构成的,不同点是什么,如何找关键词进行时态辨别,讨论之后把讨论结果填在表格中(如图):
利用这种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把所学的时态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熟记于心,改变了学生在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中死记硬背的课堂形式。
3.按语音分类
给学生一些含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来引导学生进行语音复习,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用此方法来识读新的单词。如:
ou[au]:house、blouse、mouse、mouth、south、out、our、hour、mountain.
oo[u:]:school、food、too、room、tooth、spoon、moon、boot、root.
ee[i:]:meet、teeth、see、three、green、week、freezing、queen.
通过阶段性的拼读练习,相信学生一定可以积累更多字母组合的读音及其发音规律,这就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训练,进行复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当然英语的技能包含很多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等,我们可根据训练的需要,按教学技能来整合多种教材。
二、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很自然的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灌输与被灌输,缺乏情感的交流,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由此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达不到复习预设的效果。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充满活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从细处入手,点滴关注,用更多精彩的教学方式来打造充满活力的英语复习课堂,使其呈现别样精彩。
1.兴趣导入,由少变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冀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为Animals on the farm,在这个单元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农场之外的动物,并且要求学生把单词拼写在动物的旁边,拼读给大家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掌握了更多的动物单词,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2.规律导入,由浅至深。
英语知识大都离不开变化规律,教师如果把知识的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反之,如果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事物规律。如:在教学序数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示幻灯,将1~10的基数词和序数词进行对比,让学生来观察其中的规律,并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再出示幻灯,把几组10以上的基数词和序数词进行对比,进行讨论总结,最后大家得出如下结论:基数词变序数词,可利用口诀巧记: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见“y”变成“i”和“e”,词尾加上“th”,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如此一来,教师易教,学生乐学,在欢快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提升。
3.形式多样,由简入繁。
采取多样的复习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老师的新授课上得生动有趣,很吸引学生。其实我们设计复习课更需要生动有趣,在争分夺秒的课堂上增加一些实践式、游戏式、故事表演式、歌唱式等多种复习形式,可激发并持久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如: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利用英语歌曲复习旧知识,这样避免了机械性操练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让他们快乐地复习旧知识。在英文歌声中,孩子们的英语思维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文化视野也得到了拓宽。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氛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综合拓展,实践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我们教材使用中发现,有些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实践,才能激发和保护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1.坚实基础,学以致用。
在单词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进行实际应用。如在学习了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后,每次做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把日期的缩写形式写在作业本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情景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语言知识的的拓展,如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用于教师和学生进行“Free Talk”的谈话练习,创设适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在生活的环境中发现常用的单词,如商店门上的推push,拉pull,安全出口exit,千米km,出租车taxi等诸多生活常用词,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让英语真正的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要结合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2.课外阅读,拓宽领域。
首先,根据学习的需要,认真准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巧用教材现成的资料,二是自己编写或改写。如,学了Holidays后,我补充了Spring Festival和Christmas Day两篇阅读。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一个节日,而Christmas Day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将两篇文章对比来阅读学习,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不同,强烈的刺激了孩子领略异域风情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还要活用阅读材料,当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老师建议学生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或自己喜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摘抄在英语采抄本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模仿造句,达到真正学以致用。
3.坚持写作,开阔思维。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写作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景不仅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创造和模拟语言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设计写作内容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意识地将写作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只有当写作内容具备生活化的特点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我们五年级中的My five senses, Animals in the zoo等。这些写作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业也让学生增强了语法的练习。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范围较广的写作内容,可通过开展合作写作来完成。在合作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可以学习写作、指导写作、分享作品。如:在六年级教学My favourite festivals这一主题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各节日的有关资料,然后集体讨论,执笔写作,最后交流。在合作中写作,既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可促进他们互相帮助与学习。
四、结束语
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课标、理解课标、运用课标,来达到我们小学英语教育的预期目标。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任何一项能力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效性较高的复习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英语技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建平、李静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尹 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6):41
3 吴 霞.动态生成演绎精彩的小学英语课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71~74
【关键词】教材整合 知识分类 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 综合拓展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39-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小学英语考试制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考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束缚和阻碍学生发展的绳索和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上好每一节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学科大纲规定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把握语言运用规律,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复习课的研究,复习往往成了枯燥无味的抄写记忆,无休止的题海战,教师疲惫,学生抱怨失去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巧妙复习呢?
一、教材整合,知识分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单词、句型和呈现的情景比较单一,会出现要么学生只会表达书上的几个单词,仅会在特定的情景中使用句型;要么教师会抱怨一节课就上单一的单词、句型,内容较少,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复习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单元或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进行整合,将知识分类复习。
1.按词汇类别
可根据近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词汇类别来选择复习。在复习词语时采用了“开火车读”、小组赛读(背)竞猜、选词填空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练习,效果非常明显。在复习长词、难词时,给每个小组发了趣味组词卡片,在规定时间里把打乱顺序的词重新组对的最多,就获胜。这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并增强了合作意识。如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八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竞赛,其中涉及到了运动项目、参赛成员的职业、喜爱的零食等信息知识,而这些词汇可以很容易地从曾经学过的教材中找出来作为补充,在新授的过程中把已学的知识穿插进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按语句时态
小学阶段一共学了四种时态,分别是: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七册第三单元就已把这四种时态全部学完,我们就可以适时的做一个阶段复习,把所学的四种时态全部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看一看每一种时态句型是如何构成的,不同点是什么,如何找关键词进行时态辨别,讨论之后把讨论结果填在表格中(如图):
利用这种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把所学的时态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熟记于心,改变了学生在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中死记硬背的课堂形式。
3.按语音分类
给学生一些含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来引导学生进行语音复习,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用此方法来识读新的单词。如:
ou[au]:house、blouse、mouse、mouth、south、out、our、hour、mountain.
oo[u:]:school、food、too、room、tooth、spoon、moon、boot、root.
ee[i:]:meet、teeth、see、three、green、week、freezing、queen.
通过阶段性的拼读练习,相信学生一定可以积累更多字母组合的读音及其发音规律,这就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训练,进行复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当然英语的技能包含很多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等,我们可根据训练的需要,按教学技能来整合多种教材。
二、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很自然的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灌输与被灌输,缺乏情感的交流,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由此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达不到复习预设的效果。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充满活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从细处入手,点滴关注,用更多精彩的教学方式来打造充满活力的英语复习课堂,使其呈现别样精彩。
1.兴趣导入,由少变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冀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为Animals on the farm,在这个单元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出农场之外的动物,并且要求学生把单词拼写在动物的旁边,拼读给大家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掌握了更多的动物单词,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2.规律导入,由浅至深。
英语知识大都离不开变化规律,教师如果把知识的规律直接告诉学生,就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反之,如果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的变化规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事物规律。如:在教学序数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示幻灯,将1~10的基数词和序数词进行对比,让学生来观察其中的规律,并进行讨论总结,然后,再出示幻灯,把几组10以上的基数词和序数词进行对比,进行讨论总结,最后大家得出如下结论:基数词变序数词,可利用口诀巧记: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ve”要用“f”替,见“y”变成“i”和“e”,词尾加上“th”,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如此一来,教师易教,学生乐学,在欢快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提升。
3.形式多样,由简入繁。
采取多样的复习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老师的新授课上得生动有趣,很吸引学生。其实我们设计复习课更需要生动有趣,在争分夺秒的课堂上增加一些实践式、游戏式、故事表演式、歌唱式等多种复习形式,可激发并持久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如: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利用英语歌曲复习旧知识,这样避免了机械性操练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让他们快乐地复习旧知识。在英文歌声中,孩子们的英语思维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文化视野也得到了拓宽。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氛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综合拓展,实践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我们教材使用中发现,有些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整理和贯通知识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实践,才能激发和保护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1.坚实基础,学以致用。
在单词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进行实际应用。如在学习了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后,每次做作业的时候,让学生把日期的缩写形式写在作业本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情景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语言知识的的拓展,如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用于教师和学生进行“Free Talk”的谈话练习,创设适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在生活的环境中发现常用的单词,如商店门上的推push,拉pull,安全出口exit,千米km,出租车taxi等诸多生活常用词,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让英语真正的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要结合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2.课外阅读,拓宽领域。
首先,根据学习的需要,认真准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巧用教材现成的资料,二是自己编写或改写。如,学了Holidays后,我补充了Spring Festival和Christmas Day两篇阅读。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少年儿童最盼望的一个节日,而Christmas Day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将两篇文章对比来阅读学习,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不同,强烈的刺激了孩子领略异域风情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还要活用阅读材料,当学生完成阅读练习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老师建议学生把阅读材料中有用的、或自己喜欢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摘抄在英语采抄本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模仿造句,达到真正学以致用。
3.坚持写作,开阔思维。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写作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景不仅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创造和模拟语言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设计写作内容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意识地将写作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只有当写作内容具备生活化的特点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我们五年级中的My five senses, Animals in the zoo等。这些写作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业也让学生增强了语法的练习。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范围较广的写作内容,可通过开展合作写作来完成。在合作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可以学习写作、指导写作、分享作品。如:在六年级教学My favourite festivals这一主题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各节日的有关资料,然后集体讨论,执笔写作,最后交流。在合作中写作,既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可促进他们互相帮助与学习。
四、结束语
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课标、理解课标、运用课标,来达到我们小学英语教育的预期目标。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任何一项能力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效性较高的复习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英语技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建平、李静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尹 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6):41
3 吴 霞.动态生成演绎精彩的小学英语课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