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IL-8和TNF-а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时对血清中IL-8和INF-α水平、皮疹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再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周后检测血清中IL-8和INF-α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组C对照。结果A组治疗前后IL-8 、TNF-存在明显差异,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A组较B组皮疹消退明显。A、B组治疗前后治疗前后尿蛋白均存在明显差别,但B组变化不如A组明显。结论 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发病过程中IL-8和INF-α血清浓度随病情变化而发生波动。早期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以影响IL-8和INF-α的水平,对皮疹消退及蛋白尿的消失有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复方甘草酸苷IL-8;INF-α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049-0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迄今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TNF-α、IL-8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可参与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1]。我们收集了部分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观察其血清中TNF-α和IL-8在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选自我院从2007年2月~2009年3月收入我院的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共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4~15岁。病程1 ~15天,平均(6.75±2.96)天。所选病例均为首次发作,均有皮肤紫癜、尿蛋白。入院前未用过激素或抗凝药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2例和基础治疗组(B组)28例。A、B两组均给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及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用量为40-60ml/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均治疗两周。
  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14,为我院儿保门诊查体的健康儿童。
  1.2实验方法
  用ELISA法测IL-8及TNF-a含量。光度比色法测蛋白含量。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IL-8治疗前3组分别为70.63±16.93 、74.63±18.64 、41.62±9.31 pg/ml,治疗后42.61±12.39、72.85±16.83、41.62±9.31 pg/ml;TNF-a治疗前为51.82±12.21、50.15±14.25、28.66±5.81 pg/ml,治療后为29.56±6.52、49.26±13.86、28.66±5.81 pg/ml。经方差分析,三组存在明显差别(P均<0.001),进一步用S-N-K法做任意两组间的q 检验,A、B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3组间IL-8经方差分析,存在明显差别(P均<0.001),进一步用S-N-K法做任意两组间的 q 检验,A、C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2.2A、B两组治疗前后IL-8、TNF-α 用配对检验,A组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t=11.22、14.17,P均<0.001),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t=1.78、1.95,P=0.09、0.06)。
  2.3A、B两组治疗后皮疹消退情况比较,A组较B组消退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2.4尿蛋白: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71.63±106.16、124.91±27.01 mg/L,B组治疗前后为454.84±105.16、243.75±51.90 mg/L。经配对检验,A、B组治疗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别(t=17.66、10.35,P均<0.001)。但B组变化不如A组明显。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常继发肾脏损害,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危害[1]。常见原因首先是感染,约占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的33-60%,其次是过敏。IL-8是从脂多糖及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血单核细胞血清中纯化出的一种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多肽。参与多种炎症疾病,能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到受累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 。IL-8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分裂,促进了肾小球的硬化。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等产生,低浓度TNF-a可抗感染、炎症反应和抗肿瘤,而高浓度TNF-α可引起心血管变化及代谢紊乱[2]。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调节因子,既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黏附功能,又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白细胞黏附分子(ICAM)、IL-8等炎性介质。
  复方甘草甜素(又名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甜素、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化学结构与可的松或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4-5β-还原酶具有强亲和力,故可阻碍可的松和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另外,β-甘草酸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诱生γ-干扰素,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3]。在本研究中,加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组患者血浆中TNF-α、IL-8较未加用复方甘草甜素组下降明显,并且加用复方甘草甜素组的HSP患者皮疹及蛋白尿消退明显。说明复方甘草甜素对HSP患者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且无副作用。
  
  参考文献
  [1]扬齐云,白克敏,主编.小儿肾脏病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236.
  [2] 蓝永绥,主编.儿科免疫学[M] .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8: 22.
  [3]宋方闻,白永敏,陈玉祥,等.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J].中国药房,2003,14(5):3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時间、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11年4月1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2周以上者14例(77.8%),其中6例在6周以上。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后42天内,其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对病因的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7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中度患者血钠和尿量很快恢复正常;5例重度患者血钠和尿量恢复正常,最短恢复时间18d,最长时间39d。2例好转,血钠和尿量到出院时仍未达正常水平。 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颈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颈髓损伤程度越重,低钠血症发生率越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采集血液检验标本中各个方面的分析,阐述正确采集血液检验标本是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 检验分析误差  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55-02     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穴位注射,均10d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血浆TXB2,6-K-PGF1a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未达到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28例老年大肠癌患者分两组,每组14例;营养组术前5天开始服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术前当天营养、免疫指标、术后肠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两组肠道准备效果均达到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营养组术前当天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脑电长程监护中蝶骨电极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0例常规脑电图(EEG)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的患者进行了长程脑电监护加蝶骨电极加过度换气试验(HV)描记后出现痫样放电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均为蝶骨电极阳性。门诊痫样检出率达80%-90%之间。结论 脑电长程监护加蝶骨电极可以提高癫痫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尤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的患者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癫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 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IH) 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以整体护理对入院的136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全面评估,确立护理问题,依托PIH制定护理计划。结果 共136例,全部治愈,占100% ,新生儿存活率100%。其中子痫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65-02     中西药联用产生于有意或无意的临床实践,今天能存在并不断发展丰富,是因其有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有两个方面:  1增效:指增强或延长原有疗效  西药大多成分单一,针对性强,力专效宏,药效迅速;中药大多成分复杂,能宏观调节(多功能,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疗效稳定持久。两者合理结合,不但能显示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选择干细胞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文献,总结干细胞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特点。结果 目前干细胞在口腔医学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了:牙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根尖乳头干细胞、唾液腺干细胞等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还未发现有正式应用到临床的研究。结论 随着更进一步的研究,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59-02    1目的  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彩超诊断体会及鉴别诊断中彩超应用  2方法  选取病例40例,病例均以患侧阴囊肿痛为主要症状,步行活动时阴囊疼痛增强。主要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择为7---10MHz。患者仰卧位,探头置于阴囊处,双侧对比扫查。先用二维显示睾丸、附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