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内卷为内革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同学也许是初次听到“内卷”这个概念。“内卷”如同织就的蚕蛹,每一根丝线都精致而又细腻,但堆叠后却只有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终而单调,难觅生机。固定模式的重复与低水平的复杂化让“内卷”丧失了创新的活力与多彩的生命力,继而在严重的内耗下“作茧自缚”,闭塞了自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僵化思维的同时限制了眼界。
  现在,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精细地雕琢与打磨,反复地进行修饰与繁化也是“内卷”吗?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行业不都是在故步自封?在“内卷化”?
  其实不然,“工匠精神”也是对于精致产品的极致追求,而它就与“内卷”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工匠精神”是高水平的传统技艺与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它不仅仅具备“内卷”所具有的外在形式上的精细,它更具备“内卷”所缺失的内在思想里的精巧。这种“精巧”是跳出固有模式,破除僵化思维的“粗犷”与融入文化血脉,孕育作品神韵的“细腻”的有机结合,在深层次上,它是一种“向内革新”。
  具体而言,那些大国工匠们的工作,虽然也是将作品不断地精细化,但他们的每一次雕琢,都在考虑这一步是否将作品的灵魂塑造出来了,作品能从传统中汲取到哪些养分,又能从与现代的融合中展现怎样的风姿。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激活了头脑里大量的创新因子,每一次内部革新,都让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反观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大国工匠,很少有这样视野开阔、思维创新、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内革者”,但却不乏“内卷现象”,不乏“向内演化”的人:他们利用早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自己建構的固化的框架下精细化地做着低能效的工作,稳定熟悉而又毫无思维难度的任务甚至让他们麻木,拒绝创新,避免改变,简单重复而又不费脑劳神的工作使他们渐渐被抛在时代的车轮之后……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眼前是一片等待开拓的沃土,是一条充满未知和冒险的激流。如果没有开阔的视野,我们怎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在旧社会黑暗腐朽,旧思想禁锢人性,国民麻木不仁之时,以犀利的笔与洞察的眼呐喊,唤醒时代的良知;假设没有创新的思维,我们怎能如同华为高级技术人员那样,在企业面临堵截封锁之际,自主研发出芯片力挽狂澜;倘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怎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巨匠一般,冲破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层层阴霾与天主教会的层层迷雾,为实现文化与思想的双重繁荣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都是“内卷思维”所缺失的,只有“向内革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才能“破蛹而出”,成为后浪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青年。
  化自缚式的内卷为破茧般的内革,化低水平的复杂化为锦上添花,化固定模式的重复为匠心独运,“弄潮儿向涛头立”,相信同学们定能在新时代中不负芳华!
  (编辑:李跃)
  评点:罗洪眉
  文章最大的亮点是读者意识很强,针对性很强。作者整理出读者对 “内卷”与“工匠精神”这两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容易混淆的问题而进行分析与区辩,从中开辟出自己理解与阐释的内涵与方向,将“内卷”这个概念的本质诠释得非常透彻,继而联系现实生活,论说了“内卷”的危害,并指出了解决“内卷化”的措施,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给予读者以一定的启发。全文符合分析说理的过程性与条理性,思维缜密。
其他文献
一壶米酒
我们每到一个旅游(lu you)景点玩,都会好奇地这看看,那瞧(qiao)瞧。看到好看的景物,还会忍(ren)不住把它们写下来。有些同学只用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就能把看到的美景写得生动、形象、有趣,真是妙(miao)不可言!  宋沫言:远看,金黄的枇杷(pi pa)沉甸(dian)甸地坠(zhui)在枝头上;近看,一棵棵枇杷树像撑(cheng)开的大伞。  范熙浩:北海银滩(yin tan)的沙细
什么声音最动听?  美妙的歌声?小鸟的叫声?还是欢快的笑声?……  你问上一千个人,估计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听说有些同学还为此进行了激烈的PK,小编姐姐连忙赶去做了个旁听生。这不,我还收集了部分精彩的片段,请看来自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三(1)班的同学们的精彩妙语——  梁晓俐 雨点落在地上,“滴答一滴答”,好像时钟轻轻响;雷声打在天空里,“轰隆一轰隆”,好像鼓声咚咚敲;微风吹过,“哗啦一哗啦”,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  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
王智远:桂林有许多神奇的岩洞,最特别的就要数冠岩了。它因整座山像一顶大大的冠帽而得名。  游览冠岩,可以先乘坐观光滑车直达洞口;进洞后除了乘坐观光电梯,还可以乘坐木船、观光火车等游览。洞内的景色很美,钟乳石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大青蛙,有的像灵芝,还有的像猫头鹰(yīnɡ)……  陈紫涵:桂林除了有好山好水,还有许多美味佳肴(yáo)呢。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桂林米粉了。每到星期六,我都要去美美地吃上一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张学良真的听过周杰伦的歌吗?”张学良于2001年逝世,而周杰伦在2000年11月已经推出了第一张专辑《Jay》,所以张学良确实有可能听过周杰伦的歌,可能还有五月天、王力宏、蔡依林……属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就这样奇妙地在时间上产生交错。  我们通常会凭借常识,把事件放进一定的时间框架,比如用“古代”、“近代”和“现代”来划分,或者用“上个世纪”“二十年前”来定义。但事实上,
有着“东方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 Good Design Award 2018 设计大奖爆出了一个冷门,一个“偷”供品的和尚——日本奈良安养寺住持松岛靖朗夺得了亚洲最高荣誉。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松岛的项目缺乏技术含量,却最终胜出。  松岛发现日本单亲儿童的“隐形贫困”十分严重,孩子买不起零食,社会认同感很低。于是他创建了一个叫“寺庙零食俱乐部”的组织,把庙里供奉神灵的供品转赠给贫困家庭。 2014年
趣味运动会等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的又一精品综艺,节目以经典的古籍为切入点,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生平。  主持人是“观众缘爆棚”的撒贝宁,第一期还请来了凭借“手磨咖啡”刷新国民形象的倪大红老师出演“古代护书人”伏生。但伏生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震撼的故事?伏生的一生几乎与《尚书》“绑定”。而这本被许多人形容为“佶屈聱牙”的名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金色的秋天到了,小猪的农场获得了大丰收。可是,望着装得满满的粮仓,小猪发愁了:这么多的粮食,要是被别人偷走了,那可怎么办啊?小猪想来想去,决定聘请一个保安,替自己守粮仓。  小猪请熊猫博士帮忙,写了一张大大的招聘广告:  小猪农场聘保安一名,待遇从优。  小猪刚把广告贴出去,小狗、小猫、小猴,还有长颈鹿就纷纷赶到农场来应聘了。  “你们都有哪些本领啊?”小猪坐在转椅上问。  “我先说、我先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