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放手”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手”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放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课堂上学生被教师以一个个问题或要求牵着鼻子找答案之类的形式秀,而是需要教师放手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获得真实的自己的体验及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的环境
  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兼容并蓄的精神。阅读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过程,教师应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出不同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体验,阅读同一篇文章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所以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很正常的,有争论也是很正常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乃至错误的观点,也不必“恐慌”,要点拨之,引导之,纠正之。教师以一个宽容的心态,让学生自读自悟,既可以使学习的过程和氛围变得轻松,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其次,让学生乐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就能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有一个真正的,而不是表面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完全可以以“说”为切入点,在课堂中创造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氛围。第一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于说”。 可能有部分学生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发表意见,这部分学生,或因为懒惰,或因为胆怯,或因为不善于表达,但不能就认为他们无话可说。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甜蜜,触发这些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实现“敢说”,就为那些性格内向的、学习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打开了进步的大门。这里的“敢于说”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最终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自主阅读,参与学习过程。第二步,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乐于说,说正确,说流利。在学生敢于说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即让学生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趋于正确、完善。
  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都需要倾听。教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有听学生把话说完的耐心,耐心地听学生的表达。当学生的看法与教师的不尽相同时,教师要有倾听的耐心,先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不仅教师自己需要倾听学生,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集中精神、安静地听别人说完自己的观点,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集中精力思维的过程,是以别人的观点为基础,进行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一种互相支持的学习过程。
  二、帮助学生找到自主阅读的动力
  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没有自主阅读的动力,只是迫于外界的要求和压力而去阅读,不是主动地“我要”阅读,是无法真正实现自主阅读的。因为学生是被动的,也许表面看起来是在自主阅读,但却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有的只是敷衍,只是应付,只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实现自主学习,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对文章充满阅读的欲望时,学生才能够在自觉不自觉中把自身的潜能发掘出来,使阅读变得高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成一种阅读探索的动机,让学生热爱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给他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阅读是高尚的……这些,都可以给学生以阅读的动力。
  三、不仅让学生爱阅读,还要让学生会阅读
  在实现真正放手之前,教师先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自主阅读,会质疑、会思考、会动笔、会运用。这样,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特别注意的是,由教师教学生自主阅读到学生自主阅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较长的、辛苦的,但这个过程是必需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先示范并对学生引导,但又不能把示范和引导变成喋喋不休的讲解,越俎代庖,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实践的机会。那些可以让学生思考的,教师决不代为思考,以免让我们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做的,教师就不必动手,以免让我们的现成答案掩盖学生的努力成果。
  在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实践时,有了错误应立即纠正,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稍有小错误,教师就喋喋不休地讲解,出示“标准”答案,或一味地盯着学生的错误指责他们,学生就会因担心犯错误而变得谨小慎微,循教师之规蹈标准之矩,或懒于思考和实践,错失自主阅读之机,再次回到教师包办课文理解然后强加给学生的老路上去。让学生适当尝试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益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有些较小的错误和小缺点,自己完全能够根据经验自然而然地逐渐修正,直至改正。这个改正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逐步提高、教师逐步放手的过程。
  总之,“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积极引导,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以达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渭县西关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联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结果 45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平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有效输入的机会,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大量的语篇阅读可以促成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又能有效地促进英语语感的形成。如今的小学生不爱阅读、不能阅读、不会阅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情境激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英语的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可能”“不可能”“一定”,简单的三个词,甚至有老师认为不教学生也会,但那只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没能真正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有幸听到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受益匪浅。本节课在张齐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表现出了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孩子们享受课堂、收获成长。  【案例】可能性(张齐华执教)  师: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乒乓球,有什么
2007年7月~2010年1月,我们对1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以氧气为动力吸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支气管哮喘急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入手。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语文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从理论和实际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如何观察、认识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搜集积累材料。”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得法于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的正确指导又和对学生实际水平、对课文内容的正确深刻把握分不开,中学语文就
近年来,企业文化是计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实,自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开始席卷全球,成为企业发展中最新一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客观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由。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与世界接轨的速度不断加快,经营管理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而且表现在企业文化管理方面。因此,作为金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
根据医学现代化的要求以及危重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ICU收治的危重患者涉及多学科,且病情危急多变。ICU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危重患者救治的成败
摘 要:比较是人类思维活动中一种基本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就是通过比较实现的,它是思维的基础。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且抽象,我们可以把数学中的一些相似或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相似点或相同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恰当使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感性材料、概念、特征、规律等的认识更
目的探讨早期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后的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和记录第1~5天的CRP,比较两组CRP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注重课堂中变式的训练与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兴趣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