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油松和柴松钾钙离子流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2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油松与柴松幼苗根、叶对K+、Ca2+的积累规律及其根尖表皮细胞对K+、Ca2+的跨膜转运模式,从K+、Ca2+平衡的角度揭示2种松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培育5个月的油松和柴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短期(连续7d不浇水)和长期(连续21d不浇水)干旱胁迫处理,以每周浇2次水的幼苗为对照,于干旱胁迫结束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2种松树根、叶中K+、Ca2+含量,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根尖离子流速;同时在干旱胁迫结束后,对油松和柴松根尖分别采用500μmol/L质膜H+-ATP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Vanadate)预处理50min、采用20mmol/L质膜K+通道抑制剂氯化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预处理30min、采用1mmol/L质膜Ca2+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adolinium chloride,GdCl3)预处理1h、采用5μmol/L质膜Ca2+-ATP酶抑制剂Eosin yellow(Eosin-Y)预处理1h,然后检测根尖K+流与Ca2+流。【结果】与对照相比,短期干旱胁迫对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长期干旱胁迫下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显著减少,其中油松对K+、Ca2+的积累大于柴松。短期干旱胁迫诱导油松根尖K+从对照的轻微外排转为内流,长期干旱胁迫则增强K+外排流速;与对照相比,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K+外排均加强;对照条件下油松Ca2+内、外流基本平衡,短期胁迫下Ca2+内流加强,长期胁迫下在根尖伸长区Ca2+外排加强;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较对照不同程度地加强了Ca2+外排;油松根尖表皮细胞的K+和Ca2+内流速度均大于柴松。TEA显著抑制2种松树K+外流,但Vanadate显著促进2种松树K+外流,且其对柴松的影响没有油松显著;Eosin-Y可有效抑制2种松树Ca2+外排,但GdCl3仅显著抑制油松Ca2+内流,对柴松Ca2+外流无效。【结论】油松通过较高的H+-ATP酶活性调控依赖去极化激活的离子通道限制K+外流,同时通过Ca2+-ATP酶与Ca2+通道调控细胞Ca2+跨膜转运,在组织与根尖表皮细胞上减少K+流失并维持Ca2+平衡,因而较柴松抗旱性强。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然后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心理调适优化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让教学方式朝着多样化方
针对运动想象信号(Motor imagery,MI)在脑机接口应用中存在干扰问题的现象,如何得到纯净的脑电信号成为当前研究方向之一.通过选择母波函数、分解层数以及阈值策略的交叉组合
<正>周期性麻痹是以四肢骨骼肌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根据发作时血清钾浓度之不同,可分为低血钾、高血钾和正常血钾三型,其中以低血钾型最为常见[1]。血清
【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
作为社会交际的要素,非言语行为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随处可见,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流行以及互动假说等理论的提出,互动越来越成为二语教学不可缺少的
高氯酸盐(perchlorate,ClO4-)是典型的难降解、具有高度扩散性的持久性无机污染物.由于ClO4-能影响机体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并有可能一定程度造成血红细胞破坏和肝、肾脏损伤,相
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文对母语问题做一历史回顾,探讨了母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母语迁移对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中qnrA基因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213株,通过PCR法扩增qnrA基因,对qnrA基因阳
为了解决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个重要途径。而大用户电力负荷的管理是整个需求侧管理的重点内容。结合大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土壤生态功能的基础,也是决定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并且被认为是土壤抑制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土壤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土壤